浅谈区域游戏的有效开展
2019-04-17王迎春
王迎春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教师要把当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独特的文化引进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奠定基础。开发本土化教材,实施本土化教育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于是我们结合四月份活动主题和洛阳正在举行的牡丹花会,重点让幼儿在建构区构建“洛阳一角”,并让其他区角活动对其进行积极配合。将特色元素融入区域活动中,促进了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建构区;主题活动;地方特色
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教师把当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独特的文化引进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奠定基础。开发本土化教材,实施本土化教育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于是我们结合四月份活动主题和洛阳正在举行的牡丹花会,重点让幼儿在建构区构建“美丽的洛阳”,并让其他区角活动对其进行积极配合。将特色元素融入区域活动中,促进了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 主题活动与地方特色相融合,在区角活动中满足幼儿的需要
建构区是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地充分利用幼儿园活动的空间为幼儿创设的学习、游戏和自由活动的一个区角。建构区可以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建构区活动是集体教育的补充和调整,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主题活动和地方特色元素的渗透下,建构区活动诱发了孩子们的积极行为,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及幼儿的探索,幼儿感知到了特色区域活动中的乐趣。孩子们不仅能够有序地搭建和收拾,而且能结合自己生活进行搭建。主题活动与地方特色相融合在区角活动中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二 教师挖掘主题活动和地方特色有关的教育价值
主题活动“大树和小花”是有关环境美化的,该活动结合本土洛阳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将百花盛开、游客众多等特点融入幼儿的区域游戏中,有目的、有层次地在建构游戏中逐步建构起“美丽的洛阳”。
建构游戏可以体现孩子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兴趣的提升,也可以体现老师积极乐观的教育观。将建构游戏与主题活动和因地制宜的取材相融合,更加地贴近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使建构游戏生活化。
案例:
1新材料的投入
四月份,我们的主题活动是大树和小花,四月又正值我们洛阳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我园根据建构教材并结合地方特色,为孩子创造条件,请孩子们思索如何让外来的游客喜欢我们的家乡洛阳。我们一边讨论一边在建构区和其他的区角里实施相关活动。
第一次搭建。孩子们在搭建立交桥时,运用了圆柱形做桥墩,可是在搭建中出现了圆柱形积木不够的问题,怎么办?刘晨阳小朋友发现可以用饮料瓶来代替(后来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饮料瓶里装上水更加稳),在搭建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搭建不同的立交桥。立交桥搭建好了,孩子们发现有了立交桥没有小汽车,于是刘晨阳小朋友说:“王老师,没有汽车游客怎么来呀?”于是我们就投放各种小汽车。
2联系自己的生活,丰富建构区的内容
第三次搭建。我的重点还是引导孩子联系生活,看到孩子们很快将立交桥和马路建好了,看着孩子们忙碌着,张之怡小朋友正在用三角形的积木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场地,我悄悄地蹲下来问她:“你搭建的是什么地方呀?”她说:“游客来了一定都开着车,我正在搭建一个停车场。”我说:“你知道停车场的标志吗?”她说:“是P。”我暗示她可以做一个停车的标志牌。刘晨阳小朋友正在用长方形的积木和奶箱在马路边搭建高层的建筑物,我也悄悄地蹲下来问他:“你搭建的是什么呀?”他马上这指着告诉我说:“这一栋高一点的是宾馆,是让游客住宿的地方,另一栋是前门烤鸭,游客吃饭的地方。”再看一看王喆小朋友也在忙碌着,看她只用了两块长方形的积木,将它立在了高楼的旁边,我问她搭的是什么?她笑着说:“是公共厕所。”
三 主题活动与地方特色相融合,实施本土化游戏
因地制宜地取材,联系幼儿的日常生活,将其融入孩子们的建构区活动,可以增强孩子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增長孩子们的见识,同时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因地制宜地取材、关注本土文化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也充分认识到要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他们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奠定基础。
就这样我们结合主题活动和因地制宜的取材,引导幼儿在建构区里搭建起了“我的家乡—洛阳”的一角。
参考文献:
[1]秦元东,王春燕.幼儿园区域活动新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吴庚.幼儿园活动区的设置与指导[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