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自制图书的价值
2019-04-17张蕊
张蕊
摘 要:自制图书活动是综合性的语言教育活动,不仅涉及幼儿的读、写经验,而且涉及幼儿听、说的经验。该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用图画写故事,并讲述出来,然后制成书。自制图书活动的实质是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初步的书面表达,体现了绘画与语言、阅读与书写的结合。
关键词:自制图书;幼儿;价值;活动
一 自制图书的特点
由于自制圖书活动时幼儿运用绘画进行写作探索的活动,而图画本质上是故事文学,因此,自制图书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用图画述说故事。
(一)体现绘画与语言的结合
绘画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在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还困难的时候,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形象表达自己的观点。近年来,随着幼儿绘画的研究愈渐深入,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绘画的符号表达功能,并把绘画生动地比喻为“儿童的图形语言”。对儿童而言,画就是“话”,应更关心孩子的“话”,而不是画本身。
(二)反映并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我国最早提出绘画与语言关系的是黄翼,他认为幼儿的图画,很像是从语言直接翻译过来的,幼儿图画功用与语言相似。绘画是幼儿早期的书面语言形式,画图能促进幼儿对语言的探索。而自制图书活动正是绘画与语言结合的活动形式,把绘画的形式运用到幼儿语言教育中,用绘画来激发幼儿阅读和书写表达,从而发展幼儿读写能力。
(三)用图画述说故事
图画书作为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自制图书活动的过程重在图画书的创作。图画书的作者通常既是画家又是作家,既要编好故事还要把故事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用图画述说故事是自制图画书活动的核心内容,这对中小班幼儿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 自制图书活动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意义
(一)激发幼儿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
自制图书本着“做中玩、做中学”的理念,以手工制作和绘画为主,幼儿在制作的每个环节都是自主的,可以自主掌握进度,可以自己设计画面、安排内容,在制作过程中幼儿可以获得新的学习经验。自制图书与传统的模仿有本质区别,它没有现成的范例供幼儿临摹,需要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来开展制作,是个集整合性、自主性、操作性、愉悦性、创造性于一体的综合活动。
(二)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自制图书活动给幼儿带来的更多是成就感和阅读的愉悦感,他们阅读自制的图书时,有更丰富的想象力和自主性。由于是自己创作的故事情节,幼儿能很自信地和同伴分享交流图书的内容,大胆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快乐和成功,这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提升自主阅读能力,有效促进了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自制图书活动就是利用幼儿熟悉、感兴趣的素材自己制作图书的活动,带给幼儿更多的是成就感和阅读的愉悦感。他们阅读自制图书时,有更丰富的想象力和自主性,幼儿能很自信地和同伴分享交流图书的内容,大胆表达对图书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快乐和成功,这就能进一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提升阅读的能力。
三 幼儿自制图书活动的过程与特点
幼儿自制图书一般都遵循着下列过程:明确任务—图书构思阶段—制作阶段—讲述作品—展示和欣赏作品。但不是所有的幼儿都按部就班地遵循这几个步骤,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更为灵活多样,因为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其不一定能完全记住自己的构思,随着自己作画的过程,其他幼儿的言语和行为也会影响到他的思路,同时环境的因素也会影响到他。
在制作过程中可以说是幼儿表现最客观和真实的时候。在选择先画书页还是封面时,幼儿往往会模仿其他孩子,但也有和其他幼儿不一样的。在制作的具体步骤上,不是所有的幼儿都选择先画好故事再装订,很多幼儿对装订很感兴趣,常常等不及其他孩子画完就要求装订。
四 幼儿在自制图书活动中获得的经验
(一)对图画书的认识
幼儿进行图书创作活动的最终结果是做出一本图画书。亲自动手做一本图书,亲身参与创作的过程,这种经历是真实而深刻的。通过参与图画书自制活动,幼儿乐意把自己想象的和实际的图画书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头脑中的图画书概念更为清晰。
(二)制作图书经验
图画书的创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过很多程序才能完成。首先必须构思好图画书的完整形式和里面的内容,然后实施制作,最后还要把弄好的作品整理并装订好。上述每一个步骤都是不可缺的,每一个幼儿都必须完成制作一本图画书,也因此积累了制作图书的经验,熟了悉图书的制作过程,加深了幼儿对图画书的认识。
(三)书面表达的经验
绘画是幼儿的一种书写形式,在幼儿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绘画给了幼儿一个畅通的渠道去表达自己。在幼儿时期,绘画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能给以后的书写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幼儿编故事,用多种连续的画面表现出来,考查了幼儿绘画表达的能力。因此,让幼儿自制图画书,用绘画的方式述说故事,其实是通过绘画进行的“写作”活动,反映了幼儿初步书面表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斯佳.我的图书我做主——关于幼儿在自制图书过程引发的思考[J].长三角(教育),2012(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