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如何完善小学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探究

2019-04-17潘佩蓓

赢未来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策略

潘佩蓓

摘 要:小学教育是中国学龄儿童必经的教育阶段,在施行素质教育的现在,小学教育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准。而作为管理者,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为教师营造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从而获得高效的教学质量。新课改的推进更是要求管理者摒弃以前的陈旧管理思想和方法,重新探索新的管理方式,有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策略;教学质量

作为基础教育一个重要环节,小学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各方关注的重点,在新课改提出并推进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教学管理者、教师们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去探索更为合适的道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 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思想问题

一直以来应试教育还占据着主导地位,管理者和教师虽然一直都了解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在现阶段的管理过程中仍旧缺乏切实有效的执行办法,并且部分管理者还存在着思想上的误区,认为小学管理工作十分简单,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琢磨,而教学管理对于一所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的误区导致了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很大问题,所以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管理方法、树立管理意识、改革管理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管理方式的问题

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管理方法上存在很大缺陷。管理方法的实用价值不高,很多制度只是走形式化路线,并未能真正作用在管理实践中,这样就使得很多制度化的东西更加僵硬,且不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对管理制度做及时更正,从而限制了我国小学教学管理制度的更新换代,严重阻碍了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使管理和教学方向严重脱节[1]。

(三)社会中各种价值观影响教学工作

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中的各种思想和不良风气也在不断冲击着传统教学,而社会观念的变化也使得教学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这样的转变有好的一面,但是造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间接挑战了教学管理工作。小学生的思想还处于不稳定时期,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正在形成期,所以对于各种不良风气和不同文化意识形态的判断也缺乏正确方法,如果学校不能拿出很完善的管理方案,配合教师教学和家庭教育,小学生很容易在思想意识上发生动荡,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巨大影响。

(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同步

现在经济水平提高了,家庭条件也随之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一方面由于工作的繁忙无暇顾及学生教育,把孩子交给老一辈抚养,而老一辈对孙辈的溺爱,让孩子在自理能力和价值观念上很容易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心理世界的了解是很欠缺的,很难结合学生的心理实现教育目标,而家长又缺乏和老师的沟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办法达成同步,这样其实增加了教育的难度,对学生发展也很不利[2]。

二 完善小学教学管理问题的方法探究

(一)将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进行有效结合

整个教学活动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每一位学生具体的特点进行教学指导,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组织教学活动,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教学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就起到了维持秩序、让教学活动更加高效的作用。教学管理者通过对教师教学计划、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并总结经验,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让教师通过反思不足并吸取其他优秀老师的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让教学质量有所保障。

(二)以学生和教师为核心,提升教学管理效率

教学管理的重要参与者是学生和老师,所以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听取每一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切实可靠的实施办法,以人为本。旧的评价观念认为教师所带班级的分数高,则教师教学水平便很高,这种分数至上的评价体系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让他们在分数的重压下更关注学生的成绩而非综合素质,这其实间接让教学价值大大下降。素质教育环境下这样的评价机制是很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的,而学校应该从实际出发,采用综合评价法,不单单看到分数,还应该看到教师在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组织上的努力,综合评价,提升教师教学积极性。

1教学管理者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

要想提升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效率,管理者应当为教师和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交流环境,促进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让整个教学活动活起来。一方面,教学管理者要对教师提出更为人性化的要求,让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之间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教学管理者应当以身作则,多多听取教师意见,更多了解教学实际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案,提高教学效率,让教师们能在有交流、有解决办法的积极心态下设计教学活动,使得教学更加有效。

2教学管理者应当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以人为本

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当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使学生们树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们求知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探索新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真正实现教学活动中的以人为本[3]。

3教学管理者应积极引導开展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其实起到的是一个引导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单单要以教会学生知识为目的,还应当以教会学生应用知识并发展创新思维为目的,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积淀的过程,更是思维培养的阶段,教学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在保证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对教师要加强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引导者,而教学管理则是针对教学活动展开的,所以加强对教师的管理至关重要。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按时安排老师进修,与此同时针对老师的教学活动还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较为全面的评价机制,不仅提升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全面的评价机制还能激发教师们的教学热情,让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机动,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在现实中,对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如果进行校外脱产培训是很难开展的,所以要加强校内培训,如老带新、教学观摩、讲座指导、教研活动等。而在教学评价机制中要校内外相结合,实施多样化标准,并能实现机制的强化。同时在管理者中间要树立起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根据教学质量的需要实施教学管理,使得教学管理顺利进行。

三 结语

一个学校一种情况,教学管理工作者应当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因时因地因人不同而制定适合自己学校的管理办法,从而保证管理活动适合本校情况,能更加顺利地实施。在管理过程中,不单单要依靠科学的管理理论,还要考虑到教师们的具体情况和教师的情绪,用各种方法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断创新教学,让管理者和教师的关系更为和谐,促使管理更加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旭光.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电子制作,2015(1):173-174.

[2]何彦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4-16.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策略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实践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