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孔子与他的学生们
2019-04-17包建新
包建新
让年轻学生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是《论语》,但《论语》的打开方式却是个问题,即使有兴趣的学生也有读不下去的情况。
是什么原因让对《论语》产生了兴趣的学生读不下去呢?讨论起来,除了文字上的原因外,是《论语》的体式特征拉远了与学生的距离。《论语》整本书只是零乱的章句,章句之间大多没什么联系,虽有“篇”,但篇名并不反映本篇整体的内容,篇的内部也没有完整的结构可言,篇与篇之间也没有呈现逻辑性,这样,阅读《论语》就难以建立阅读线索,阅读过程缺乏情境体验,年轻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读着读着就跳着读,跳多了就失去了阅读兴趣。为了让学生充满兴味地读《论语》,笔者对《论语》章句进行重新排列,重构《论语》,形成一个新的文本。
应该怎样重构呢?答案很简单,按《论语》所体现的生活本来样子。无论《论语》中的具体章句讨论什么内容,都离不开孔子与他的学生交流这个基本点,离不开师生问答、老师教导、学生倾听观察这样的场景,这一点古今一致,现在的课堂也基本如此,据此重构文本,《论语》中蕴含的情境与学生当下的学习情境就构成共振了,《论语》阅读就变得有趣起来。这样重构文本还有一个好处,可以以人物为线索,《论语》就有了传记色彩,人物形象更加凸显出来,故事性也增强了,这就很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有兴味的阅读中不知不觉接受了《论语》这部中国文化经典的熏陶,应是幸事。
根据以上想法重构后的《论语》是什么样子的呢?大致可以用表1表示。
以上统计的数字只是大略,可能会有些出入,有的多处重章未说明,因为有重章,总字数自然会多起来。这样对《论语》重新编排,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生活圈子。除“孔子语录”外,每篇都具有故事性,从中可以看到饱满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故事情節,甚至是紧张的人物冲突。如果对每篇内部的章做适当的排序,以上特征会更加明显。“孔子语录”也可以通过分类来增强情境感,比如,可以按为政、为学、为教、修身、品评、抒志分类,这样“孔子语录”就有了全新的结构。下面我们以“孔子与子路”篇来说明。限于篇幅,删减了部分内容。
孔子眼中的子路是怎样一个人?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11.3)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11.18)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1.22)
在孔子眼里,子路的特长是“政事”,个性“喭”“兼人”,鲁莽,敢作敢为。
子路是一个好问的学生,他经常向老师请教,问的问题涉及面很广,包括“事君”“政”“君子”“士”“成人”“勇”等方面,甚至问及“鬼神”。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14.22)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13.1)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14.42)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13.28)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14.12)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7.23)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11.12)
孔子对子路的问题都一一做了回答,孔子的回答对我们很有启发,应该仔细揣摩。
子路在“课堂讨论”中发言很积极,时常在孔子提出问题后第一个发言。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11.26)
在师生讨论中,子路常能平视老师,同学都发言了,他会叫老师也说说看法。子路发言积极有时会让老师觉得轻率而“哂之”,即使这样,子路有话还是藏不住。
孔子也时常主动教诲子路,老师希望子路这个学生能学得更多更好。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17)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17.8)
孔子对子路说的,对我们何尝不是一种教育。
但孔子似乎对子路总是不满意。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5.7)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7.11)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11.25)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13.3)
听到老师赞扬自己,子路不免洋洋得意,老师就狠命地打击他;听到老师赞扬颜渊,子路不服气,老师又是一个打击;子路做事不妥,在老师面前辩解几句,老师直言这样很讨厌;子路直言与老师观点不同,老师斥责:“野哉,由也!”当批评打击子路造成了不好的后果,老师又努力挽回。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11.15)
看来,孔子这个老师对子路的打击,是为了激励他做得更好啊。
尽管有这么多不满意,子路照样心直口快,孔子对这个学生还是挺尊重的。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无厌之!天厌之!” (6.28)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17.5)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5.2)
子路这样直接对老师表示不满,老师也是耐心解释,有时还在学生面前发誓。好可爱的老师啊,好羡慕这样的师生关系。
甚至,老师有时候还跟这个学生诉诉苦。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15.4)
我们仿佛看到,老师在学生面前的一声叹息。
这样打开《论语》,发现它是一本很有趣的书,故事性增强了,说教隐在其中。当然,同样有趣的做法是,按照时间顺序把《论语》各章重新排列,这样可以看出孔子在不同时期的言说,能更深入地理解孔子的思想,但这样做自然要复杂得多。
注:
文中所引《论语》章句从杨伯峻的《论语译注》。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華书局,1980.
(作者系浙江省临海市回浦中学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肖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