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

2019-04-17张婷

文教资料 2019年4期
关键词:课堂有效性教学评价师生互动

张婷

摘    要: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活动场所,如何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和有趣性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课题。本文基于中职课堂的特殊教育背景,通过阐述中职课堂有效性的定义和特征,旨在探索提升中职课堂有效性的路径,以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力求更好地促进中职教育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课堂有效性    教学评价    师生互动    翻转课堂

200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通知,对中职学校的课堂情况与中职学生的教育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实际课堂情境中,教师传授学生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效率低下现象屡见不鲜,诸多现实问题证明提升中职课堂的有效性是当前中职教育亟待解决的教育难题。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定义及特征

(一)课堂有效性的定义

Effective(有效)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解释是“事情高效完成及产生特定的效果”。效率在物理学中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大小,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大效率越高。效率在经济学中指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投入低,产出高,效率就高。课堂有效性指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学活动大致符合教学客观发展规律,教师在课堂中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成功地教授给学生,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具有有效性。课堂有效性同时指学生学的过程的有效及学生的学习成果达到预期效果,满足个人全面发展的需求,学生有进步与发展。

综上所述,课堂有效性有以下定义:在课堂情境下,教师的教学活动符合教学活动规律,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个人发展取得进步,相对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有效性的特征

1.正确的目标导向

在课堂中进行的教学行为是教师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与教的活动,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习,为学生学习而教,这是教育的核心理念。课堂教学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课堂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掌握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提高个人能力。因此,课堂有效性的特征之一是课堂教学有正确的目标导向。

课堂教学目标是具有指向性的学生的能力提升和个人发展,课堂有效性在于学生的能力提升和个人发展程度及教学活动高效进行。课堂教学目标是全面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中提到“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完善的人”[1],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能力提升和个人发展是全面的,是要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2.高效的教师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是有目标的,为学生学习而教,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育观念、个人智力、科学文化水平、教学心理状态和教学能力等都会对课堂有效性产生影响。因此,课堂有效性的特征之一是高效的教师教学活动。

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的准备,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研习,标注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水平和基础制订教学计划,系统而有条理地讲解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有效地吸收教学内容。教师应充满热情,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个人的情绪、语言、动作等能在一定程度上感染学生的学习,教师的积极情绪能促进学生学习,同时这样的教师与学生更能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更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活动高效进行。

3.全面发展的学生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对象,学生决定着教学活动目标、教学活动过程、教学有效性。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是课堂教学的指向标,为课堂教学活动指出了起点与终点,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因此,课堂有效性的特征之一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中职学生处在青少年时期,学生学习行为的心理和特点各具特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课堂教学要应对各类学生做出教育对策,提高课堂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方法技巧影响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学生科学地运用学习策略,科学有效地学习。学生的参与度与专注度对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度高,对学习感兴趣,专注于学习,课堂教学效果佳,对个人发展有显著效果。

二、中职课堂有效性的提升

(一)建立双向评价系统

评价就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情境下收集信息(关于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和个人态度)、分析和解释(通过考试评分、课堂考查和观察等方式获得的)信息、对此进行推断、做出仔细的分析、得出概括性的结论、采取正确的行动改进教学和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意识和有系统的活动。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大学教学评价一直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宏观监控手段[2],中职教育亦是如此。评价系统中职课堂评价指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己的教学效果,学生为了获得更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更佳的教学效果,使用某种评价工具收集、分析信息,运用相关数据对此进行解释,并采取行动提高课堂有效性。

建立教师评价系统。教师需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清楚定位学生的学习水平,明确并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教师做出教學评价,最能直接感受到教师的教学。学生通过填写教师满意度调查表等评教系统对教师进行评价,主要评价教师以下三方面:第一,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教师的课堂表达及授课方法是否清晰易懂,学生能否跟上教学进度。第二,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教师讲授的内容是否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第三,教师的教学态度,评价教师授课是否充分准备,教师是否关注每位学生学习效果并解决学生提问。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改善学习提供建设性指导建议,学生的评教行为有利于学生了解教师教学目标与教学风格,让学生理解评价标准。建立双向评价系统,利用不同的评价工具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师在评价中正确取样了解学生的学习,学生参与评价、追踪并为个人学习设定目标,在评价中提高课堂有效性。

猜你喜欢

课堂有效性教学评价师生互动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