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而为畜,谤誉由人

2019-04-17张立峰

读者欣赏 2019年4期

张立峰

猪纹黑陶钵新石器时代高11.6cm口径17.2cm长21.2cm浙江省博物馆藏

在不少现代人心目中,猪是既懒又蠢的动物。然而,中国古代先民对此却有不尽相同的观念。

猪为六畜之首。古人对猪的表述文字有很多,《方言》中说:“猪……关东谓之彘,或谓之豕,南楚谓之狶,其子谓之豚,或谓之豯。”在古代民间,“刚鬣”“亥氏”“糟糠氏”“黑面郎”“乌羊”“乌金”“乌将军”“长喙将军”和“天蓬元帅”等,都是猪的别名。

早在公元前13世纪,“豕”已见于甲骨文记载。至于我国养猪的历史则更早,可追溯到距今约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河南舞阳贾湖、广西桂林甑皮岩、陕西西安半坡、河北磁山、浙江跨湖桥、山东大汶口、甘肃大地湾等遗址中已能见到家猪骨骼,这说明当时人类对猪的驯养较为普遍。

在新石器时期的人类遗址中,特别是墓葬里,都不乏猪的陪葬遗骸,原始先民可能以拥有猪的多寡来衡量地位高低或贫富程度。除了猪骨,在出土的陪葬品中还有陶猪、玉猪龙和绘有猪形图案的各种器物。例如,在距今约6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一件夹炭黑陶钵,其外壁两侧刻绘有猪纹形象,长嘴大眼、鬃毛根立,猪身上还装饰有圆圈、花叶纹饰,十分生动。

从出土文物看,我国远古时期就有以猪为图腾或崇拜对象的痕迹。辽宁红山遗址女神庙的主室内就有一头平卧大猪,猪的两只前足塑成爪型,是把猪神化为龙的表现。这个放置于女神庙重要位置的“猪龙”,应是远古“红山人”所崇拜的图腾。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出土了一件玉雕,雕刻主体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鸟,鸟的双翼又分别作两个猪头形,猪鼻前突,猪嘴微张,猪眼较大,猪耳上翘。从造型上看,此玉雕可能反映了当时的鸟崇拜和猪崇拜。此外,商代用作占卜的猪肩胛骨、青铜文化中的猪造型,也可能是豬崇拜的遗迹。

青铜猪 商

石猪 东汉 四川博物院藏

在中国古代祭祀活动中,人们还常以猪为祭品、为上牲。在商代早期偃师商城遗址祭祀区,猪是数量最多的牺牲,超过300头。《国语·楚语》说:“天子举以太牢”,“卿举以少牢”。《礼记·王制》也说:“天子社稷则太牢,诸侯社稷则少牢。”在这些祭祀活动中,无论“太牢”还是“少牢”,都包括猪。这足以说明猪在古人心目中圣洁崇高的地位,因为不洁之物是不能献祭给鬼神的。

猪作为祭祀用品的习俗,也被后世一直沿用。天子王侯的国祭如此,黎民百姓的家祭也要“陈豕于室”,合家而祭。故而,甲骨文中的“家”字,就是“宀”下有个“豕”,这也是今天我们书写的“家”的由来。

由此可见,在上古时期,猪是财富的象征,是信仰的图腾,是祭祀的上牲,猪的形象是正面的。但是,最迟到春秋时期,人们对猪的看法或评价已出现“杂音”。

《左传》记载,在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晋国大夫叔向想要娶申公巫臣美丽的女儿为妻,他的母亲劝阻说:“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乐正后夔取之,生伯封,实有豕心,贪婪无厌,忿颣无期,谓之封豕。”这段话是说,从前有仍氏有个女儿非常美貌,头发乌黑、光可鉴人,名叫“玄妻”。后夔娶了她后生下伯封,心地和猪一样,贪婪不知满足,忿恨没有限度,被人称作“封豕”。在这里,猪已经被认为是“贪婪无厌、忿颣无期”的。

青铜镀金猪 汉

洪州窑青瓷猪圈 西晋 瑞昌码头晋墓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猪圈陶模汉 39.4×22.9×27.9cm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藏

上述“杂音”的来源可能更为久远,难以考证其因由。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崇奉猪图腾的氏族部落的信念中,猪图腾是至善大能的,至于以猪为贪婪残忍象征的氏族部落,则可能是仇恨、敌视崇尚猪图腾的部落,从而形成了与崇猪观念相反的遗风。

到了秦汉时期,蔡邕在《独断》篇中说:“春荐韮卵,夏荐麦鱼,秋荐黍豚,冬荐稻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鸿门宴”上,项羽命令侍卫给樊哙“猪肘子”,“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羊彘千双……此亦比千乘之家。”这些文献资料说明,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普遍饲养猪,以提供肉食,并且将猪视作财富的象征。

猪形玉握 汉 长10.6cm 高2.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铜猪 汉 首都博物馆藏

据甲骨文记载,商代已有猪的舍饲。至汉代,猪多以圈养为主。一个明显的证据是,各地汉代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猪圈陶模。显然,许多汉代人希望在死后也能过上肥猪成群、生活富足的日子。

在洛阳发掘的一座汉墓内壁上,绘有一个猪头怪人的形象,有研究认为这是“方相氏”。《周礼·夏官》记载,方相氏具有“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的神奇力量。还有始见于汉代墓葬的猪形玉握、猪形玉琀等“葬玉”,以及汉代墓葬中广为流行的滑石猪等,都具有用猪驱邪祛祟的含义。

“圂”,释义为猪圈。西汉初,人们还以“圂”字作为人名。例如,《汉书·周勃列传》记载,汉高祖时期的雁门太守名叫孟圂。与此同时,“彘”又被视作贬义甚至污蔑性的称谓。《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戚夫人得到汉高祖的宠幸后,便“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太后深恨她的贪得无厌。掌权之后,吕太后便将戚夫人砍去手脚、毁坏五官,让她住在厕所里,称其“人彘”。在《治安策》中,西汉贾谊也说:“反君事仇,行若狗彘。”是说背叛君主、侍奉仇敌的人,就像猪狗一样。

青玉十二生肖猪清 高5.9cm 宽4cm 故宫博物院藏

十二生肖陶俑唐 每个大约高30cm 寬10cm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东汉末年的曹操有一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史书记载,在降服荆州之后,曹操率领80万大军沿长江顺流而下进攻东吴,见到孙权“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刘景升原为荆州刺史,“豚犬”是指他的儿子刘琮,他最终投降于曹操,曹操却鄙视刘琮的投降行为,赞赏敢于抗争的孙权。在这里,猪被视作庸碌无能的象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猪依旧受到鄙视。《南史·张敬儿传》记载:“生敬儿,故初名狗儿。又生一子……复名猪儿。宋明帝嫌狗儿名鄙,改为敬儿,故猪儿亦改名恭儿。”由此可知,南朝时已将猪狗视为贱名。另一方面,当时的人又认为猪具有某种神秘力量,可以治愈重病。《晋书》记载:“韩支,字景先……邓林妇病经年,垂死,医巫皆息意。支为为筮之,使画作野猪,著卧处屏风上,一宿觉佳,于是遂差。”从上述事例来看,汉魏时的人们对于猪的看法或态度已经处于矛盾的状态。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

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十二生肖开始出现,并分别指代十二地支,代表着我国历法的12年周期。在生肖属相中猪排在最后,是十二生肖的压阵之物。有一套流失美国的十二生肖陶俑,展现了唐代的生肖文化。上图中从左至右依次为鼠、牛、虎等兽首人身的生肖形象,长嘴圆脑、大腹便便的猪位居末尾。这些生肖俑曾涂着鲜艳的色彩,但只有作为装饰基础的白色衬裙保存相对完好。在唐代,随着丧葬习俗变得更加精细且富有内涵,这些曾经穿着官服的生肖陶俑成为受欢迎的随葬品,寓意为更新或再生。

从唐代开始,殿试及第的进士们流行在长安大慈恩寺的大雁塔上题书留名。《唐摭言》记载:“杏园宴后,皆于慈恩寺塔下题名,同年中推一善书者纪之。他时有将相,则朱书之。”如果进士中间有人在今后高升宰执将相,就要用“朱书”即红笔题名于雁塔。因“猪”与“朱”同音,“蹄”与“题”同音,所以每当有人赶考,亲友们都会赠送红烧猪蹄,预祝考生早日高中、朱(猪)笔题(蹄)名。

猪首人身生肖瓷清 高15.2cm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还有一则关于猪的笑话,曾让女皇武则天哭笑不得。《朝野佥载》记载,某年契丹起兵,武则天委派侄子武懿宗领兵平乱。到了前线,武懿宗还没看见敌人,便吓得策马奔逃。官员张元一胆大又诙谐,他当着女皇的面对此作诗道:“去贼七百里,隈墙独自战。甲仗总抛却,骑猪正南窜。”起初,武则天没听明白诗意,问道:“为何不骑马反要骑猪呢?”张元一回答:“骑猪就是‘夹豕啊!”猪又名“豕”,“豕”与“屎”同音,“夹豕”即“夹屎”,以此讥讽武懿宗被吓得屁滚尿流之态。

在《符读书城南》诗中,唐代文学家韩愈讲述了两个孩子成长差异的故事。“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两家孩子是一样聪明的,年岁稍大时在一起玩耍,就像鱼群中的两条小鱼,看不出区别。“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到了十二三岁,两人的表现开始不同;二十岁时,就像清沟与污渠一样区别明显;三十岁时,其差别犹如龙和猪一样大。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学与不学欤”。显然,在这里,韩愈将猪比喻为不学无术的人。

黄釉猪 唐 故宫博物院藏猪通体施黄釉,呈跪卧状。头部瘦长,吻部突出,两侧嘴岔开启,露出獠牙。体型瘦长,四肢躬曲,欲向前跃动。

长沙窑青釉绿彩瓷猪 唐 长沙博物馆藏

陶猪 唐 故宫博物院藏

就猪与龙的比较,宋代大文豪苏轼另有高论。在《答毕仲举书》中,苏轼说:“佛书旧亦尝看,但暗塞不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仆尝语述古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这段话阐述了苏轼的学佛观,即旨在裨益身心有所得。他说自己学佛就像吃猪肉,可以感受到味道美、肚子饱;而毕仲举整日空谈,好像食用龙肉,却谁也没见过、吃过。其实,所谓猪肉与龙肉的最大差别,就是一为真实、一为虚妄。由此可见,有着独特“猪肉观”的苏轼已经把“吃猪肉”作为一种人生修养。

除了“吃猪肉”,苏轼还创烧出著名的“东坡肉”。在《猪肉颂》中,他讲述了烧猪肉的秘诀:“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净洗、少水、小火、久炖,是烧出美味猪肉的诀窍。“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宋人食肉,贵羊而贱猪,贬谪黄州的苏东坡创烧出物美价廉的“东坡肉”,可谓造福百姓,遗泽后人。

草堂客话图 24×23cm 何荃 南宋图绘松柳丛竹掩映下茅舍数间,阶下小溪蜿蜒流淌,奔流不息。门外一长者过桥来访,堂上二人对坐交谈,以点出主题。右侧一人高卧亭中纳凉,悠闲自在。一童子亭外牧猪,生活气息浓郁。图中界画严谨,主要人物相貌端庄,用笔细入毫端,画风工雅兼长。

宋代養猪业发达,养猪已成为农户增加收益的重要手段。《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开封每天都有大量的猪从南薰门被赶进城内屠宰,“唯民间所宰猪,须从此入京,每日至晚,每群万数”。如此大的屠宰量势必要有更大的存栏量。在宋人的《草堂客话图》中,几间茅舍掩映于松柳竹丛间,小溪潺潺流过门前,我们除了可以看到草堂叙谈、亭中高卧的文士风流,还有亭下童子正在牧养两头黑猪,让人感受到一派乡野生活气息。

猪在宋人的生活中还有多重意义。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对农民来说,在丰年里养几头猪,便是梦寐以求的好日子。每年立秋之后的第五个戊日,是古人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称为“社日”。宋代的乡民们在当天宰杀鸡和猪,先是祭祀赐予他们粮食的土地神,然后在这个难得的农闲时节,享用祭肉,欢聚一场,这就是宋人念念不忘的“鸡豚社”。南宋方士繇有《鸡豚社》诗云:“投身便入鸡豚社,老去人间懒问津。”陆游也心有同感:“兴发鸡豚社,心阑翰墨场。”令人生出归隐乡野之思。

另一方面,在宋代民间,人们常把发生“异变”的猪称为“豕祸”,如《宋书·五行志四》《清史稿·灾异志一》中都有记载,至于逸闻野谈中更是屡见不鲜。南宋洪迈著《夷坚志》之《夷坚丙志》卷十三《福州异猪》记载:“政和元年正月,福州北门卖豆乳人家,猪夜生七子,但一为猪,余皆人头马足……郡守知为不祥,命亟杀之。”《夷坚丁志》卷二《丘氏豕祸》中记载:“其家大猪育数子,或人头鸡头豹首马首,俨如塑绘瘟鬼状,遂杀猪祭而禳之。”不久丘氏一家人十有八九都丧命了。在这些奇谈怪事中,发生“异变”的猪被视为不祥之兆,是灾祸的象征。

山水人物册梅朗三 明 安徽博物院藏

白玉卧猪明 首都博物馆藏

明清时期,猪的声名依旧是毁誉参半。一方面,在祭祀、饮食乃至医药方面,猪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明清皇家无论祭社稷、祭祖先还是祭马神时,都要用猪。《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卷一记载:“大内春秋立杆祭神后,祭马神二日,各用猪二;王公等祭马神一日,用猪一。”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把猪列为26种畜类之首,充分肯定其药用价值。从头到尾、从骨到毛,猪身上有23种材料可以入药。例如,猪肚补中益气、治消渴病,猪胆治小便不通、疔疮恶肿,猪蹄润滑肌肤、通乳下乳。

仿元人书画图册 程氏 清 安徽博物院藏

姑苏繁华图(局部) 徐扬 清 辽宁省博物馆藏清代宫廷画家徐扬为乾隆皇帝创作的大型文化献礼工程《姑苏繁华图》中出现了猪的形象。在上图的左下方一个妇人正在给猪喂食,5头肥壮的猪摇头摆尾地奔向食物,颇有生活气息。

另一方面,猪狗已是当时人们常用的骂人之词。在《水浒传》中,王婆被武松、郓哥骂为“老猪狗”;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以“狗彘奴欺天招伙盗”作章回标题。更有雍正帝将两个兄弟削去宗籍、改换名字,八阿哥胤禩称“阿其那”,九阿哥胤禟唤“塞思黑”。“阿其那”“塞思黑”都是满洲俗语,分别为“猪”“狗”之意。这些都是借猪狗痛骂那些品行卑劣、奸邪成性、叛逆不忠的人。

“屋头还听岁猪鸣”,“昨日宰猪家祭灶”,“龙猪不计儿时会”,“蒙鞑残兵骑猪遁”……千载以来,人们对猪的看法或评价总是有好有坏,有人说猪是财富丰饶的象征,有人说猪是庸碌无能的典型,有人说猪能驱邪祛祟,有人说猪为祸害不祥,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说好也罢,抹黑也罢,看起来讲的是猪,其实矛盾的恰恰是我们自己。就像贪吃好色却又勤恳老实的猪八戒,折射的正是俗世中的民情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