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艺术社团领域中的应用

2019-04-17王晓丽

文教资料 2019年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

王晓丽

摘    要: 艺术社团教育是艺术社团审美教育,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小学低段学生的情操,发展小学低段学生的智力,促进小学低段学生全面发展。小学低段学生艺术社团教育在发展小学低段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等各方面都起着独特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小学低段学生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地作用于小学低段学生的感官,被广泛运用于小学艺术社团教学活动中,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教学最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有传统教学不具有的特殊优势,它可以充分显示多媒体教学活动生动直观的优越性,为小学低段学生所喜爱。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艺术社团领域    小学低段教育

小学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小学低段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极大丰富了教育教学活动,将教学内容以声情并茂的形式传递出去,使小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利于促进小学低段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一、信息技术实践与小学艺术社团教学的整合更好激发小学低段学生的学习兴趣。

鉴于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往往是学习动力、信息技术与艺术社团教育教学活动的整合,改变了以往教学活动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以其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化静为动、形象生动的特点吸引小学低段学生,从而刺激小学低段学生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调节活动气氛,充分激发小学低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例如:一年级美术欣赏活动《梦》的教学活动中,我通过互联网收集了很多有关作品的相关信息,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梦》。为了引导小学低段学生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我为作品设置了不同背景:蓝色的夜空、红色的沙漠、绿色的草地、蓝色的海水。我还为作品配了舒缓的乐曲,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图片动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随着作品背景的变化而引起的不同心理感受,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画面,欣赏作品。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激发了小学低段学生绘画的兴趣,开阔了视野,而且拓宽了联想的思路。让美术作为一把通往小学低段学生心灵的钥匙,充分发掘小学低段学生的创造潜能,通过绘画,窥视小学低段学生的内心世界,观察小学低段学生智力成长状况,从而了解其个性、爱好。

二、信息技术实践与小学艺术社团教学的整合可以有效创设环境优化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实践与小学艺术社团教学的有机整合,教师通过多媒体将抽象的音乐通过图片设计处理,变成通俗易懂的、形象的、直观的、有趣的内容。调动小学低段学生参与,发展小学低段学生的想象意识和创新能力,达到让小学低段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教学目的。

例如:一年级音乐活动《小海军》,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以小学低段学生为主体,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多种感官参与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孩子用看、说、想、听等多种感官感受音乐。为了使小学低段学生用肢体动作感受、表现两段音乐的不同性质,感受音乐的变化,体验音乐的美妙,提高小学低段学生的理解、想象、欣赏能力,我利用平静的海面和波涛汹涌的海面为背景图片配上两段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试图通过多媒体的直观、生动、视听结合的教学形式帮助小学低段学生感受、理解乐曲的节奏变化,小朋友仿佛身临其境。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边听音乐边进行节奏练习,我利用图谱让小学低段学生清晰地感受小海军的情境活动,并学习对唱形式的节奏动作。

三、信息技术的实践与小学艺术社团教学的整合提高教学灵活性。

以往的美术教学中存在教师示范过大或过小,示范不准确、不规范,速度慢,遮挡小学低段学生视线等问题。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图像大而清晰,色彩鲜艳。教师能直接与小学低段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并及时掌握小学低段学生反馈的信息。小学低段学生看得清楚,听得仔细。如果小学低段学生有疑问,那么计算机可以再次演示,强化示范步骤,突破教学难点,并且节约示范用的时间,使孩子有更多的练习时间。

例如:我在《装饰各种各样的瓶子》活动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小学低段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各种各样的瓶子,再切换到用不同材料装饰出来的造型、花纹、色彩迥异的瓶子。各种色彩的瓶子、用绳子装饰的瓶子、彩色纸粘贴的瓶子等,每一个画面都有各种技能的展示,并且配上了欢快的音乐,课件画面既可以按顺序播放又可以任意选者、重复,这样大大提高教学的灵活性,激发小学低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信息技术的实践,让课堂得以拓展,从而更加完美。

在艺术社团领域课堂中,我们都会让课堂得以延伸,此时最简单最便捷的方法便是多媒体。

例如:《好玩的瓶子》活动中,我们引导小学低段学生学会废旧利用,让小学低段学生利用废旧瓶子,发挥想象,创造出比较独特又新颖的作品。用幻灯片显示一些比较有创意的作品,比如废旧瓶子做的风铃、飞机、孔雀等作品。在幻灯片的激发下,孩子们把塑料瓶子做成了公鸡、火箭等。利用信息技術激发小学低段学生的想象和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孩子得以全面发展。

五、信息技术的实践与小学艺术社团教学的整合帮助小学低段学生展现过程。

利用多媒体技术,小学低段学生能够看到自己和同伴的表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有直观的感受,通过观察、比较做自觉的调整,改进自己的表现方式和方法,达到预期的活动效果。

例如:在《木瓜恰恰恰》音乐活动中,对于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低段学生来说,接触打击乐的次数较少,小学低段学生对打击乐活动充满了好奇。教师把每一遍的合奏过程、效果录下来播给小学低段学生看,让他们通过观察、倾听和讨论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进行尝试。利用录像回放帮助小学低段学生学习怎样进行打击乐活动,也是由于这一环节做了良好的铺垫。在师幼共同进行打击乐的活动中,小学低段学生的表现十分优秀,能准确地进行打击乐活动,并且小学低段学生之间配合得很好。

六、信息技術的实践与小学艺术社团教学的整合呈现结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作品展评,活动小结,是巩固和强化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重要过程,也是一节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小学低段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成果存在迫切想知道结果的心态,总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老师表扬,总结评价就适应了学生的这一心理倾向。

在《装饰各种各样的瓶子》活动中,将小学低段学生的作品直接投影在屏幕上,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都兴奋不已,踊跃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及他评活动,加强了小学低段学生评判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传统小学低段学生评价环节,一般以文字和语言的形式进行,比较枯燥。现在我们通过信息技术,通过VCR、相机等现代设备用图片、视频、声音等方式记录下来,帮助小学低段学生将美好、丰富的经验保存下来,留下成长轨迹和快乐回忆,获得满足与自信;在需要的时候将这些记录回放,唤起记忆,为提高教育成效添砖加瓦。又如我们用相机、VCR将小学低段学生各个阶段活动的片段剪影、作品记录,并制作成PPT、专题片……这些都是小学低段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作为小学低段学生、班级及小学教学研究成长档案的重要资料;在主题开展的其他活动中,可调取这些资料,回忆当时的场景,用直观的方式让小学低段学生在温馨、愉快的环境气氛下进行知识迁移和整合,达到人文教育的最佳状态。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老师的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为艺术社团教学活动添姿增彩,不断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艺术社团环境,让每一位孩子在艺术社团的天空中任意翱翔。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信息技术在体育社团教学中的使用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在艺术社团教学中的简单应用,而且已深深影响并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让我们举信息技术之力,扬素质教育之旗,深入实践新课程新课改,让艺术社团教学多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含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使艺术社团教学达到最优境界。

参考文献:

[1]廖星麟.论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有效衔接[J].艺术科技,2015(07).

[2]刘倩.透过问卷调查思考国内音乐教育的现状[J].北方音乐,2012(07).

[3]李芳.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作用[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12).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生音体美社团活动的有效组织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823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