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的语言研究

2019-04-17郜聿页

北方文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

郜聿页

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与文学研究价值。其字里行间迸发出的感染力,使其代代传承,经久不衰。而其诗歌语言方面呈现出的鲜明特色更是后世难以企及的。为此,本文将从《诗经》的语言特色入手,对《诗经》的语言审美艺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语言艺术;双声叠韵;赋比兴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这一时期的古代诗歌305首,因此又称为“诗三百”。《诗经》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作为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乃至文学创作的先河。研究《诗经》的语言艺术对于认识我国诗歌语言艺术的渊源以及后代诗歌语言艺术的发展都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诗经》是在语言运用上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的一部经典诗集,它开创性地运用了许多艺术手法来丰富语言的表现力,在叙事、状物、抒情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和极高的成就。《诗经》主要以四言为主;词语丰富而具体化;大量地使用双声叠韵的词语,而且叠音词的使用数量非常之大,同时还善于运用模拟声音的词语;在行文之中长于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诗经》的用韵也很有特色,对后代诗歌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外《诗经》在修辞上也有许多特点;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对于提高其语言的艺术水平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诗经》在语言运用上的许多方面都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下面就分而论之。

一、诗经的词法特色

《诗经》的语言是由先秦民众日常化的言论的基础上,历经凝练组合而成的规范化的一类正式言论,在文献里有着“雅言”的美称。(《论语.述而》:“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诗经》不但有着合乎时代的共同语言(雅言)体系最原始的色彩,同时又不乏本身显著的特性,色彩鲜明。

(一)语音构词特色

《诗经》在语言组合中,单音节组合占据了其中最为关键的位置,而双音节组合则处于初始的萌芽状态,还在不断壮大。以《诗经语言研究》为参照,《诗经》中3000左右的单词中多义词比重很大,以词义为衡量标准的话,共计会有多达4000个词汇产生,它们同时又形成了1000前后的复音词,总计词组量突破5000。当中不乏各式各样的动词、名词、形容词、虚词等类,无疑会全方位、准确地将相关情境的角色予以显露[1]。

单音节词的大规模地应用,促使《诗经》语言的根基得以牢固树立,身为舞乐结合的艺术品类,要有宛转优美的语言,齐而参差的句式,铿锵悦耳的声律,明快的节奏。此类特性不仅需要单音节词来展现,更需要双音节词的帮助。双音节单纯词的产生源于民众最初的言论水准,其主要展现于机械式单一的语音重复上以及群众的日常言论中[2]。正如叶舒宪先生所说:“摹声,其身为民众最初的一大言语水平的展现平台,在激发了‘重言这一言论形式的发生了有着极大的推动力,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培育出双声和叠韵两大全新的类型,它们在展现中国诗歌独特魅力上可谓是淋漓尽致,生动传神。”[1]双音节单纯词最初的发现起始于民众寻常的话语中,无疑为民众劳作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类杰出的创造。

(二)重言的大量使用

音节掷地有声、铿锵厚重,可以将深邃的情谊惟妙惟肖地予以展现出来,这无疑在一定方面将诗歌言语当中的音乐性完美融入其中,同时也为观众也营造出了极美的视听体验。对于重言而言,均可置于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形容词先后,当中,动词同样涵盖动宾词组,同重言组合的核心词组均是双音词构造,就单字词而言,将连同衬字或虚字,以确保词句的工整,律动的完美和谐,此类词汇涵盖:狐绥绥、彼黍离离、维石岩岩等;衬字与单音动词的组合以其流汤汤、其耕泽泽、载获济济为代表,词汇涵盖面甚广。

二、诗经的句法特色

四言的句法结构是《诗经》的一大特色,四句单独成章,同时混合二言至八言等各类语法形式。四言句以二节拍的律动性最强,令《诗经》之所以能够句法整齐,韵律和谐。四字句色彩明快、略加短促,重章叠句与双声叠韵有着回环周始的特性,韵律舒缓轻慢;该书中关于前者的复沓构造,方便来就一类旋律展开多次咏唱。《诗经》中的叠字,又称为重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依依”、“霏霏”,状柳、雪之态。这类例子,举不胜举。《诗经》的语言类型惟妙惟肖、绚丽多彩,时常可“以少总多”、“情貌无遗”[3]。可对于雅、颂与国风而言,于语言类型上千差万别。雅、颂多个章节借助于严密规整的四言句,精辟干练,相比之下国风含杂言是相对较多的。小雅与国风,重章叠句应用颇为广泛,而这类状况是大雅与颂极少出现的。国风中用了很多语气 词,如“兮”、“之”、“止”、“思”、“乎”、“而”、“矣”、“也”等,雅、颂中同样不乏此类语气词,而国风当中则以此类词汇数目品类多而全、类型樣式繁杂为特色;其就语气词的出神入化的应用无疑强化了诗歌的趣味性与灵动感。三者在言论上截然不同的特质,无疑是历史更迭的一类客观体现,同样也映射出创作主体自身社会地位的高低不同。雅,颂的出品历史可追溯到西周,创作者来自贵族手,有着浓重的“雅乐”威严感;国风则出品于春秋时期,多出自于民间,以展现新声的自主与狂野,与当时的言语的贴合度极高。

四言是《诗经》核心与根本句式,其间不乏二言甚至九言的各色词句形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只有个别诗是以杂言为主的,如《伐檀》。表现手法为赋、比、兴。《诗经》多借用叠章的展现类型,便是反复的章节中,实质与字面仅仅只有微微调整,达到了一唱三叹绝佳成效。其不但为歌谣的一大特性,无疑还会提升情感的爆发力,便于情感的展现。

三、诗经的章法特色

《诗经》时常借助于叠章的类型,即反复的几章间,书面与实质仅有微乎其微的调整,由此能够大幅度地强化感情的渲染与爆发力,因而在《国风》与《小雅》当中其有着极为惊人的应用程度,《颂》和《大雅》,甚至是《小雅》中,涵盖政治类型的诗句少之又少[5]。《黍离》就是较典型的例子,全诗涵盖三各章节章,十句为一章。三章有着统一的构造,以相同事物于各自时空的展现类型为基准,以实现时间流转、情景切换、心绪压抑三大层面的进展,于周旋往复间将主角的不堪烦忧的状态生动传神的展现出来。

在《诗经》里,复沓叠咏,偶尔也幻化成事物演变的历程与次序,像《王风.采葛》,由“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演变成“如三秋兮”后上升至“三岁兮”。思忆怀人一次比一次深邃,情绪也越发难以自已。

四、诗经的表现手法(修辞)特色

《诗经》在语言简洁有趣、词藻华美的同时,必须还要大规模地借助于形形色色的展现方法、专业化的修辞技巧,让抒情叙事展现的更为出色惊艳。在该著作当中色彩最为鲜明的展现手法便是赋、比、兴这三大类,毫无疑问,这三大手法在本书的应用范围极大。就“赋”而言,依照朱熹于《诗集传》的生动传神的讲解,“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是“以彼物比此物”,换言之便是比喻的意思。《诗经》一书,自然不乏比喻的修辞,而且应用很是得心应手,形式同样也是千变万化。像在《氓》当中,借助于桑树由繁盛至凋零变换过程,预示着爱情的兴与衰;《鹤鸣》一文中,借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表达国之昌盛离不开才人相助之意;《硕人》当中“葇荑”喻纤纤玉手,“凝脂”喻雪肌如玉,“瓠犀”喻唇红齿白等,无疑均为该书中“比”得以应用的绝好范例。

“兴”是该书甚至是国内诗歌里色彩较为突出的展现形式。[7]“兴”字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起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追溯到最先前的“兴”,仅仅是一类发端形式,并无承上启下的起始之意,只是纯粹地展现思绪纷飞,飘忽不定的思想而已。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基于“兴”为一类巧妙的、适用范围极广的手法,尤其受之后有着含蓄婉转诗歌喜好的作者的青睐,对此饶有兴致的他们,穷尽毕生所学,铸新淘旧,独辟创作蹊径,赋予了我国古典诗歌极为特别、极为惊艳的色彩。

五、结语

《诗经》中的诗歌是质朴的内容、平易通俗的语言和生动优美的抒情性完美的结合。《诗经》的语言具有很多民间口头语言的优点,重言、双声、叠韵就体现了这些优点。同时它也是不断诗化,规范化的书面语言,赋、比、兴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这种诗化了的语言更加优美动人。它独特的句法和章法也使得《诗经》的语言更加摇曳多姿。另外,《诗经》的词汇极富创造性,其丰富、优美、生动、活泼、全面、形象的语言,极大地充实汉语言的词汇宝库。

参考文献:

[1]唐满先主编.十三经直解.第四卷[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2](南朝)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宋)朱熹.诗集传[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7.

[4](清)方玉润.诗经原始[M].中华书局,1986.

[5]王力.诗经韵读[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陈子展.诗经直解[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7]朱自清.诗言志辩[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向熹.诗经语言研究.[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9]李山.诗经析读[M].南海出版社,2004.

[10]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11]张涤云.中国诗歌通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2]朱广祁.诗经双音詞论稿[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13]杨合鸣.诗经疑难词语辨析[M].崇文书局,2002.

[14]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
话筒前的声音——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浅析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关于电视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探讨
浅谈新闻记者采访的语言艺术和规范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刍议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
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写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