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中的初中语文课前活动

2019-04-17刘亚娟

文教资料 2019年4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实践性高效课堂

刘亚娟

摘    要: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目标。语文课课前活动的有效开展对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

关键词: 课前活动    高效课堂    实践性    语文素养

一、语文课程的目标和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正是基于对语文课程的这些认识,语文老师才倍感责任的重大和使命的崇高。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名语文老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大课程观,才能在语文的路上走得更远。

二、语文高效课堂的高效性

“甩掉包袱,轻松上阵,向课堂要效益”是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高效课堂追求的目标。老师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大胆质疑,敢于评判,积极探究,主动展示……一时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发挥了。其实,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打造多姿多彩的课堂,才算是高效课堂。能做到这一点的笔者认为就是课前活动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而不是老师安排好了的事,必然会全力以赴精心准备,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对学生语文素養的提升助益也很高。

三、课前活动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九项语文素养,这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不仅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以文本为媒介的互动,而且是课前三分钟语文活动设计。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课课前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课前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就决定了初中语文学习资源的丰富性。自然、社会、文化、艺术、体育等资源都可以拿来为语文课堂所用,这正是语文课程综合性的体现。初中语文课堂如何把这些资源与语文课合理科学地加以结合,这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这些资源的利用形式多样,只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能动性真正发挥出来就行——动口、动手、动脑、动多媒体,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主题故事大家说,感恩励志演讲,趣味语文知多少,美文佳作欣赏,走近艺体明星,试水作文展示,时政点评,名著为你推荐等都可以作为初中语文课前活动的形式。依照语文课程学段目标,在不同的学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活动内容,这不仅遵循了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而且符合语文高效课堂的要求,教师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有意识地自主学习,爱上语文学习,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

五、课前活动注意的事项

语文课前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语文学习的信心,全面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活跃语文课堂气氛,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意识,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坚实的主体基础。但我们应时刻警惕,注意一些事项:

第一,因时间问题,内容有可能在限定的时间段内完成不了,势必影响到正常的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第二,有些活动学生不可能人人参与,否则因时间过长会影响到其他语文活动的有计划开展。

第三,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怎样才能更好地为高效课堂服务。

第四,大语文观的落实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能否形成统一。

六、课前三分钟活动可能存在的误区

课前三分钟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容易培养学生对于汉语文学浓厚的兴趣,但是如果方法不当,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就笔者目前所看到的形式来说,在课前三分钟活动实践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凑热闹”、“玩乐主义”,对于语文学习并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学生在时间活动结束以后,也没有多少收获,同学们对于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涨,但是真正到“实战”,比如写作能力并没有多少提高,有的不增反降,因此教师应当及时发现以下误区和错误:

1.活动过程与结构单薄。每次课堂时间只允许一两个同学进行发言,最后教师进行一些总结性陈述,受限于发言人数和发言次数,随着活动的继续进行,学生对于整个活动表现出乏味,不但降低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丧失了语文学习兴趣,批判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佳。

2.整个活动的随意性过强。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繁杂的工作和有限的工作时间,没有办法统筹好课前三分钟活动,整个活动缺少系统性的规划,教师时常依据自身兴趣变化安排整个活动,今天工作少,就提前规划,明天工作多,课前活动就草草了事,有兴趣就做,没有兴趣就不做,课前活动的主体变成了教师,像这样“三天打鱼两天三网”的教学观念,违背了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初衷,而且像这样间接性地开展活动,容易让学生丧失积极性,并且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3.活动目标不够明确,活动初衷被孤立。课前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出现了缺少与“实战性技能”相结合的现象,没有与写作、阅读这些学生应当学习的技能结合起来,经常会出现非常奇怪的状况,例如多活动表现出热情和积极性的学生时常在考试中出现不及格的现象,相反那些考试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却是那些在活动上一言不发的同学,因此,要避免使活动与作文、阅读孤立开来,明确活动的目的,提高活动的效率,真正做到让学生既感兴趣,又获得好成绩。

4.点评过于敷衍,活动存在“走秀”的嫌疑。在整个课前三分钟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师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点评时只看到了学生外表所呈现出来的东西,没有注重学生所讲的内容,没有对文章进行深刻的分析与理解,仅仅点评了学生朗读的熟练度、节奏的把握等,并且点评的语言千篇一律,对于文章所表现的情感和反映的深刻内容没有剖析,不能挖掘背后的内涵,学生在朗读文章中所运用的情感和理解也没有得到建设性的意见,学生在活动中提升空间很小。一些教师把课前三分钟活动当作语文课堂开始的“暖场”,通常是找一位班级内语文学习比较优秀的同学,进行一次有准备的演讲,在精彩的表演结束以后,立刻开始完成教学任务,点评草草收场,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学生很少可以在活动受到锻炼,能力的提升不大,如此课前活动,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性,学生应当自己多学,教师要减少干预,这样才可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忽视这一点,语文教学会陷入课文分析、知識讲解、机械训练中。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虽说语文教材新增了“活动探究”课,通过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但是教学受制于应试教育,课堂教学往往注重讲授和操练,注重做题,语文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系统性或基本取消知识的学习。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树立大语文观,放眼学生的发展,除旧布新,有计划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阅读策略,根据学生的特点与优势合理制订学习计划,结合班级的情况,系统地进行规划与设计,让学生在课前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使语文知识得以综合运用、读写听说能力得以整体发展,在开放、实践、探究的方式中,实现语文新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尹广会.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8(21):67.

[2]陆宁.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探究[J].华夏教师,2018(1):35-36.

[3]周飞.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以《璀璨星辰——古代文人及诗歌作品选读》为例[J].考试周刊,2018(9):48.

[4]马志红.展示,激趣,合作,提高——初中语文课课前活动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24).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实践性高效课堂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