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教育的课程设计:融合、联合、整合

2019-04-17鲍成中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科教材改革

鲍成中

课程承载着儿童精神发展的重要使命,课程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校。21世纪是儿童主体意识觉醒的时代,是课程主权的时代。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在进行“课程革命”“课堂革命”,聚力培育具有个性、德性、生态性以及创新性的人才。面对这些变化,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培养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创新性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课程,根子在课堂。

对当前课程改革困境的反思

2003年开始的第8次新课程改革,至2018年已经过去10多年了,效果是“冷热不均”,总体情况是“趋冷”。这种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迫切需要自下而上的民间的课程改革遥相呼应。因此,当前中国教育改革需要“回归原点,需要从课程和课堂再出发”的“民间立场、学术探讨”的“草根声音”。

全国课改的领头人钟启泉教授认为,课程改革,在宏观方面需要从中央集权到适度放权;在中观方面需要从“科学中心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在微观方面需要从“传递中心教学”到“对话中心教学”。钟教授认为,国际课程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課程改革基本上是10年一个周期。我国的第8次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10多个年头。这个10年是自上而下的课改10年,而下一个10年将是自下而上的“草根革命”的10年。我国课程改革的最终成功将在于“草根的课堂革命”。

学校改革是从内部开始的。课堂不变,学校不会变!上课,就是教师在儿童与教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激活儿童相应的经验,把儿童的思路链接起来,形成一幅鲜明的概念图!上好课,不是教师独白式的讲解,而是引领学生展开三个维度的对话,同客观世界对话,同他者对话,同自己对话!佐藤学多年来观察日本和欧美的课堂,听过1万多节课,致力于“创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改革实验,致力于锻造教师的教学实践力和共同的学校文化!佐藤学创建新的课堂、新的教师文化的改革哲学及其改革实践,值得我们借鉴。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王一军教授指出,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教师是课程的规划者、编制者、实施者和评价者。为了让课程更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需要教师进行课程行动研究。王教授提出了课程行动研究的基本策略:课程行动研究以教师的课程理解为基础;课程行动研究要强化问题意识;课程行动研究要广泛开展变革性实践;课程行动研究需要建立对话共同体。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原副主任、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说:“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过程,永远给人一种‘在路上的感觉,我们都是这个过程中的经历者。”并认为,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提倡教师要超越教材思考教学的问题,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虽然我们的课程改革面临困境,但是,当前的课堂形态有了一些喜人的改变: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各有所获。这些改革在本质上是反对单向的、权威性的、控制性的、自上而下的权威文化。并认为,确定知识与建构知识、传习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模仿式学习与变化式学习不是排他的,而是可以并存的,反对“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教育的文化价值主要是传承、转接、承前启后,不应是“断裂”,或是对历史文明的“遗忘症”。课程改革的本质是改变师生关系,课程改革的诉求和难点是帮助建立学生正面的学习经验。强调对话、共同成长,重视情感体验和活动。多维度、多视域的认识和理解“课堂革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小学课程整合的基本路径

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今的中小学课程也是这种状况。我国中小学课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越来越细化,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整合是必然。什么是整合呢?整合(integration)在英语中的实际含义可主要解释为综合、融合、集成、成为整体、一体化等,其结果是相关事物的共同发展变化,以及合成一个新的统一整体。那么,中小学课程整合需要坚守什么基本原则呢?开发的基本路径又是什么?我们认为有如下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路径:

(一)中小学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一是基于生活、生命和生长的大课程观。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必须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推动“课程概念再革命”。中小学课程要基于学生成长的核心素养,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出发,抛弃学科本位的狭隘观念,构建开放式的、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立体式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的创新价值,强调生活性和应用性、尊重生命和个性、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

二是课程整合要体现综合性、多样化。在中小学的课程整合中,教师要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及不同的兴趣和需要,重视课程的综合性,又兼顾课程的多样化。诸如,在目前国家课程标准和国家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大胆整合了课程,开发出系列校本课程、群体课程、1+X课程等,打破目前统一的课时设计,有35分钟课、20分钟课、10分钟课等。这样的课程设计形成了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超市”,既能反映学生的个性,也体现教师的个性。学生喜欢,教师也喜欢。

三是课程要体现教师自主性和学生自主性的有机统一。中小学课程整合需要体现教师的个性和特长优势,充分发挥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课程领导能力,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人。教师既是课程的规划者、编著者、实施者,又是课程的评价者和保障者。同时,课程整合在注重教师个性的同时,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学生的个性与特点,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因此,中小学课程整合需要突破“成人化思维”的课程特征,必须以“儿童视角”“儿童思维”为出发点,使课程实现教师自主性与学生自主性的有机统一。

四是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互相补充。最近几年,国际上中小学课程的发展趋势是:“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的种类和比重,使课程设置个性化”。因而,我国的中小学课程整合,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让这些课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样多元化的课程设置,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一面,最终使课程追随学生。

总之,我们在进行课程整合时,要以国家的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追求目标。除了上面四个基本原则外,还应坚持灵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兼顾的原则。

(二)中小学课程整合的基本途径。

课程整合主要是针对教育领域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碎片化的、割裂的和对立的问题,通过跨学科或本学科的知识互动、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它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我们认为中小学课程整合有三条途径:

第一条途径:学科内整合。从我国当前使用的教材来看,现状是“一纲多本”,即在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下,出现了许多种版本的教材,诸如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鲁教版,等等。各版本的教材各具特色,影响力也不一样。这样也就给课程整合留下了空间。学科内整合是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我们认为,学科内的课程整合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以某一主题或中心为主线进行整合。它具体是指在某一学科内,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打破原有的教材知识结构和框架,围绕某一主题或者中心,调整教学内容的重点和进度的一种整合方式。诸如现在不少学校进行尝试的“主题单元学习”“单元学习单”等模式。第二种模式是超越现有教材,实现多版本的融合。通过超越教材,实现各教材的优势互补是学科内整合的有效途径。

第二条途径:学科间整合。学科间整合是一种开放的全方位的整合,具體指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打破学科间的界限,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有机体结合在一起,以统一的主题、问题、概念、内容,形成合力,使之互相渗透,相互融合。学科间整合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有的学校将国家的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整合为五大领域:品格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教育情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第三条途径:超学科整合。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为依据,我们可以开展“超学科的课程整合”,把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把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紧密相连,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创新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激活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经验,通过主题化或项目式研究,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使学习充满创造性。诸如跨学科开展“小课题研究”、调查报告、创意课程等。

第四条途径: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扑面而来,特别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各种移动终端的创新和发展,大大增强了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对学习者的服务能力,并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途径和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在新的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以网络教育、游戏化学习、虚拟社区与现实课堂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不断涌现,实现了超时空的学习和超时空的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互动。改变传统的“授课+考试”的教学模式,变现实的课堂为现实课堂与网上课堂、虚拟课题和在线学习的结合。充分运用云计算、云教育、大数据、大资源等互联网的交互平台,采用书本学与网络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实现在线学习、网络课堂学习、远程学习。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加大课程整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信息分析和加工能力、协作能力以及探索和创新能力。

一位著名的课程专家说:“课程意识没有觉醒,教师的职业生涯还没有开始。”教师需要有正确的课程意识,即需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需要从“育分数”到“育人”的转变,以育人为主线,培养孩子自主的学习力、自主的管理力、自主的生活力,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走出了一条不搞应试教育同样成功的素质教育之路。

面对课程改革的多元化形势,我们要坚定课堂改革的信心和动力,以行知思想审视当前的教改热点问题、以行知理论引领当下的教育问题研究、以行知精神促进课程和课堂改革、以行知文化促进“新学校文化”的形成,为教育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做出积极努力,为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做出积极贡献,为伟大的中国梦做出教育人的重要贡献。

(作者简介: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天有集团副总裁,湖北大悟书生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鄢志勇

猜你喜欢

学科教材改革
【学科新书导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改革之路
“超学科”来啦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