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系青年的实质、成因和发展趋向

2019-04-17柳丽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发展趋向实质成因

柳丽

摘 要:佛系反映以“90后”为主体的青年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是青年消解社会焦虑心态的一种消极方式,也是一种逃避性的青年亚文化形态。佛系青年是在社会现实与个体期望的冲突中,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扩散以及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下产生的。佛系青年的未來社会发展态势是不容回避的重要社会问题,佛系青年反映了社会情绪的新转向、青年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无助感以及社会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在局部群体中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佛系青年;实质;成因;发展趋向

佛系青年的起源与实质

“佛系”和佛教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当今青年低欲望的反映,是借助调侃方式戏谑人生的行为,折射了青年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情怀。“佛系”一词最早出现在2014年日本的某杂志,该杂志介绍了 “佛系男子”,他们外表普通,内心世界却激荡无比,永远关注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兴趣爱好,不太喜欢恋爱,随心所欲地寻找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佛系”在2017年才火爆网络。这年4月,出现“佛系追星”一词,核心就是“不撕”。2017年9月,博主“奶骑本骑”发出一篇内容为“佛系追星,受教了,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的博文,转发量超过两万。2017年11月21日,“留通社”出现《胃垮了,头秃了,离婚了,90后又开始追求佛系生活了?》的文章,“佛系”开始真正进入大众视野。2017年12月,“新世相”出现《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的文章,这篇文章对“佛系”进行了深度融合,该文成功将“佛系青年”变为网络热词。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佛系恋爱、佛系购物、“佛系”员工等词汇,也有人为了对抗“佛系”,提出儒系、道系、魔系和法系等,引发大量青年的关注。2017年12月,《人民日报》对“佛系青年”进行报道,提出了“事事随大流只会迷失自我” [1]的观点。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佛系青年反映青年脱离世俗生活、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的一种人生态度,代表一种“怎样都行、看淡一切”的活法,其核心是“不争不抢,不求输赢”。佛系青年主要以“90后”青年为主,他们安于现状,不过度追求物质生活;喜欢随大流,盲从于外在,容易迷失理想;他们全身心投入自己在乎的事情,不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以“90后”为主的青年群体被冠以“佛系青年”的标签,实质是青年消解社会焦虑心态的一种方式,代表一种逃避性的青年亚文化。

一方面,佛系青年是青年消解社会焦虑心态的一种消极方式。佛系青年的产生,是他们应对剧增的社会压力的一种消极方式,反映了青年群体的生活景观。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鲍德里亚认为:“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2]在这样一个物质丰盈的新时代,很多青年由于没有体验过物质匮乏的感觉,因而无法认知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很多人热衷于过普通人的生活,不喜欢努力奋斗,不热衷于盲目购买学区房,任由自己的孩子自然成长,长大以后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人类社会的任何时代,都有很多看似不求上进、满足现状的“佛系”。在今天拼学历、拼技能等的时代,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想单凭个人努力,实现“草根逆袭”,相比10年前或者20年前,难度增大许多。房价、教育、医疗、就业等,让一些年轻人生活负担加重、心理压力增大。现在许多城市买房的压力逐年加大,有些青年或许终其一生都要做“房奴”,许多年轻人为了买房不但掏空了父母的所有积蓄,而且还要负债累累。年轻人之所以自称“佛系”,是因为他们试图看开一切,借此缓解生活压力。于是,他们不再视奋斗、拼搏为人生第一要义,而是把“佛系”作为抵抗社会压力的缓冲剂。他们坦然接受现实生活馈赠给他们的一切,不抱怨,不做无畏的挣扎,也不为各种压力而烦恼。与前几年流行的“屌丝”一样,“佛系”是沉重生活压力下弱者的一种自我保护,在“佛系”口号的遮蔽下,青年释放了焦虑心情,增强了抗压能力。

另一方面,佛系青年是一种逃避性的青年亚文化形态。亚文化是一种非主流文化,是特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表征人类特殊的社会实践方式。青年亚文化是指青年所创立的文化样态,反映青年的利益诉求。青年亚文化是为了解决社会生活中蕴藏的矛盾,而采取的特定利益表达方法和情感宣泄方式,体现为独特的语言表达方法、多样的行为模式以及奇异的思维方式等,往往能为大多数青年所接受。在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娱乐性和消费性。面对社会矛盾时,青年易于采取偏执的态度,他们希望掌握社会的主导权,以便更好地区分自我价值观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不同之处,从而尽情享受独特的精神世界。二是时代性。作为一种文化样态,青年亚文化深受社会制度影响,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青年亚文化是从主流文化中剥离出的文化样态,它会随主流文化的嬗变而变化,青年的人生观也将通过亚文化得以彰显。三是颠覆性。在社会转型期,青年群体具有较强的叛逆性,他们不满社会的传统秩序,试图通过颠覆性的言行加以对抗,对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给予强烈回应。“佛系”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具有青年亚文化的特性,青年调侃式的人生基调,体现了佛系文化的娱乐性特征,青年对各种新生事物的好奇态度,折射了消费性特征。同时,“佛系”还表征青年亚文化的颠覆性特征,与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相反,它表现为青年逃避现实社会的心态。

佛系青年的成因

“佛系”体现了青年对这个时代的焦虑,以及思考时代痛点后的所思、所感。关注佛系青年形成的原因,需要立足于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探究个体的社会化方式。

1.社会现实与个体期望的冲突

佛系青年产生在社会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时代背景下,这一时期的整个社会心态正处于调整期。青年群体因为对时代充满困惑,在无力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形成了消极应对社会的思想观念。“佛系”之所以能在“90后”青年群体中广为传播,主要是因为他们涉世不深,又可以轻易通过网络获取社会上的一些负面信息,高标准的生活要求与残酷的社会现实对他们形成强烈的思想冲击。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使得曾经的美好梦想化成泡影,希望也逐渐被绝望所代替。为了缓解这种失望情绪,个体可以对社会表现出一种愤世嫉俗甚至极端的反社会心态和行为,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心的期望来消解绝望的情绪,产生“佛系”心态。佛系青年之所以产生,正是因为受特定社会环境和媒介工具的影响。如果在传统社会,佛系青年也不一定会发展成为一种群体文化现象。新时代的网络技术则为佛系文化迅速演变成一种流行文化现象提供了技术条件。“佛系”凭借网络媒介瞬间引爆的强大信息传播能力使分散在社会各个角落的佛系青年通过“放烟花”模式照亮整个网络空间,而其他青年借助于网络上的点赞、转发等功能使一种个体化的行为很快转化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蔚为壮观,为正处于个体与社会冲突中的青年提供文化和价值观选择。而网络衍生的流行文化、多样化选择与现代社会个体社会化模式的共同作用,进一步加速了佛系青年的形成。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扩散

社会现实并不必然产生“佛系”,其产生还需要相应的文化和价值观的支撑,具有深层的文化动因。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中国实现了物质财富快速增长,但也对主流价值观构成严峻挑战,突出表现为不同社会价值观的博弈,传统價值观和现代价值观的此消彼长,以及东西方价值观的碰撞。青年正处在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为青年应对社会问题提供了文化借鉴。青年群体呈现人人自称佛系青年的现象,就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结果。文化资源并不能自发地转变为青年的价值观,其转化还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佛系”从2014年出现在日本,到2017年成为中国的网络流行词,这是因为青年群体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徒增,在绝望情绪的影响下产生的文化现象。同时,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其反传统、主张标新立异的特点,与青年的价值观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新样态的“佛系”,容易得到青年的情感认同。再者,“佛系”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青年群体的思想认同,这也和新媒体时代“微文化”的传播密不可分。“微文化是互联网文化的一个新变体,它反映了网络对话或交流日趋简单化和快速化的趋势。”[3]凭借新型媒介交往工具,青年可以公开展示自我,“佛系”因此得以迅速传播,很快推动个体性的行为转化为群体性现象。

3.个体社会化的多重表现

佛系青年是青年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生活态度,反映青年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由于行为方式的多样性,青年群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生活图景:佛系青年提倡“玩的就是心跳”“过把瘾就死”和“今朝有酒今朝醉”,追求生活娱乐和即时性感受;有的青年追求 “酷”,认为“生活就是游戏一场”,称自己为“新人类”或“新新人类”;有的青年离群索居,终日沉溺网络,他们认为“历史太老,未来太远”,从不考虑生活的真正意义,只追求现实的“潇洒”和“享受”;有的青年无视日常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忽视约束教导,讲究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青年生活图景的多元化,也导致青年自我认同方式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一些青年习惯通过网络建立人际关系,塑造他们另类的自我认同。言谈是“面对面”的话语交流和思想沟通,而联接则是以互联网为中介的互动。联接提供了在时空分离的情况下如何使不在场的主体进行交流的全新模式,使互联网社会中的青年迅速交往和广泛互动成为可能。“点赞”这种无声化的联系方式是联结交往的体现,它直接助推了佛系青年的迅速发展,使他们倾向从符号系统中获取自我认同。

佛系青年与中国社会心态的新趋向

佛系青年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青年的一种情感宣泄方式和网络社会的言语行为方式,它的存续发展、发展趋向,以及对青年价值观的塑造等,都是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后续跟踪。

1.佛系青年的产生反映了社会情绪的新转向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渐趋丰富,但精神生活相对贫瘠。一些人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不惜采用一切手段,甚至铤而走险。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丢弃了善的理念。社会中的一些“潜规则”,使人们恐慌不安、焦躁难耐。人们内心无所寄托,却又无可奈何。当人生的苦闷无从排解、冤屈无从诉说时,一些极端事件就会呈现在世人面前。2017年,上海携程亲子园事件、北京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以及2018年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等系列案件的发生,一次次拷问公众的良知,也加大了公众的焦虑感。当这些事件不断走向公众视野,而人们又找不到合理的解释理由时,不声张、不作为、不对抗的佛系青年便产生了。佛系青年是社会集体情绪的一种新型表达方式,是内心张惶不安的体现,表征了人们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整体认知。无所谓的人生态度,不是不关注社会诸多不公平问题,而是内心强烈震撼中的无奈。调侃的人生基调,不是不理解社会,而是对社会现象的新认知,是摆脱人生困境和释放内心压力的一种方式。“然而人们对于未来却并没有充满希望,反而增加了怀疑和忧虑。”[4]

2.佛系青年的产生折射了青年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无助感

“佛系”是社会转型期青年心态的映射,体现了青年在特定时期的价值观。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生产力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生产方式也日益多元化,这是社会日臻文明的重要体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却出现了诸多让人难以理解、无法释怀的社会问题。物质丰富就代表社会文明进步吗?财富暴涨就是人生成功的标志吗?这些问题一次次拷问人的灵魂,对青年的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有的佛系青年因为拥有相对丰富的物质生活,不关注物质生活待遇;有的佛系青年尽管出身贫寒,工作环境也不理想,但他们并不羡慕别人的丰裕生活,而是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问题。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人们的社会心态多样化,佛系青年反映了青年群体的一种自我调适、自我感悟的人生态度。貌似的无欲无求并不能完全反映青年群体的精神世界,通过观察佛系青年的行为特征才是了解他们真实内心世界的正确方式。然而,他们真的对物质生活无所向往吗?他们真的对相对恶劣的工作环境满意吗?他们真的对居高不下的房价和物价没有一点愤懑心绪吗?走进佛系青年的内心世界,“愿做一个‘斗战胜佛系青年。西行路上,那悟空会玩耍、敢担当、勇打拼,做下偌大事业,此真有志者言。”[1]

3.佛系青年反映了社会消极情绪在局部群体中的良性发展

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佛系”是一种消极悲观情绪的集中体现。西方犬儒主义随着希腊文明的衰落而产生,他们消极对抗当时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一种消极的善念。唐朝诗人王维是中国古代佛系文人的典型代表,尽管他一生仕途坎坷,却依然心系理想和真爱,他用心写就的无数田园诗词是留给后人的精神食粮。“佛系”在2017年火爆网络,成为许多青年引以为傲的标语,正是一种消极善念和佛系情怀在青年群体中的重要体现。当今,依然存在着贫富差距和腐败现象,这些都是产生群体性事件的思想源头。佛系青年的出现可以限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避免社会发生大的动乱。“无所谓”“怎样都行”“没有也罢”,代表转型期青年群体的良性情绪,引领一些青年在不如意的人生跑道上扬鞭远行。佛系青年不羡慕别人的丰富物质生活,而是踏实地走自己的人生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善念?只不过这是一种消极的善念。善有多种表现形式,佛系青年的消极善念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于特定的人群极其重要,它可以抚慰青年群体的心灵,对抗生活压力。

本文系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7FKS006)和2016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公共危机状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MKS162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念.也说“佛系青年”[N].人民日报,2017-12-13(13).

[2]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1.

[3]王斌.“点赞”:青年网络互动新方式的社会学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4(7):23.

[4]盛宁.二十世纪美国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4.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发展趋向实质成因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照猫画虎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例说追及问题的解法归类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向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儿童音乐剧发展趋向分析
警察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存在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