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夏”一词的由来

2019-04-17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故称尚书华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可见,古人是以服饰华彩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

“华夏”所指即中原诸侯国民,也是有汉朝以前对汉族先民的称谓。也可代指汉族,如:明朝叶盛《水东日记·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则有当事者而吊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于华夏矣。”

“华夏”也指华夏族所居住的我国中原地区,后复包舉我国全部领土,遂又为我国的古称。《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华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黄帝族和炎帝族,后来这两部落的联盟在战胜蚩尤后进人中原,于是华夏族在中原建立了统治机构。

(刘为民)

猜你喜欢

故称尚书华夏
绽放,华夏之美
十二生肖排序的来历
华夏航空首架ARJ21首航
《尚书》中“迪”释为“由”新探
一场约架,变了华夏
华夏撷韵
尚书·禹贡
《明新兴雷石庵尚书遗集》补遗
传统年龄代称
兵部尚书·枢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