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通立交改扩建工程设计要点研究

2019-04-17赏江伟吕江峰

四川水泥 2019年2期
关键词:匝道线形互通

赏江伟 吕江峰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299)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交通量不断增大,部分已建成道路,特别是互通立交节点已不能满足出行需求,改造迫在眉睫。互通立交改造工程相比新建工程有自身特点,设计过程中需做到既满足互通立交的交通功能,又实现建设成本的最低化和即有交通的安全运营。

1 既有互通立交及改扩建存在的问题

(1)沿线控制因素多,用地紧张,征地拆迁量大。

既有立交建成时间早,相交道路、现状沟渠、电力电信错综复杂,现状建筑密集,改扩建用地紧张,造成征地拆迁量大。

(2)即有互通立交功能缺失,交通转向不完善。

即有互通立交往往存在某个转向功能的匝道缺失,未形成全互通转向,造成立交服务水平低下,交通拥堵不堪。

(3)现状主线及立交指标低,行车安全性低,改造难度大。

主线及匝道平、纵指标不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即有立交车道数不足和间距不足,影响行车安全性,带来提升改造难度大的问题。

(4)施工干扰大,保通压力大。

既有立交存在服务水平低下,在保证交通不中断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势必给保通带来巨大压力。

综合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设计经验,对立交改扩建工程提出思考建议,为立交改扩建工程提供借鉴。

2 互通立交改扩建设计原则

互通立交改扩建除遵循新建工程设计原则外,还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原则。

(1)满足交通量增长的需求,提升服务水平。

(2)立交规模、形式、等级应适应地方发展、符合规划的功能定位[1]。

(4)既有工程利用最大化和投资经济性。

(5)既有道路交通不中断,旧路保通做到科学合理,统筹安排。

(6)保证立交功能的前提下,减少征地拆迁,节省工期。

3 互通立交改扩建设计要点研究

3.1 现状互通立交调查评估

既有立交应改扩建应通过现状调查评估,判定其整体水平和在几何技术指标、交通适应性、运行安全性和结构服役状态四个方面的好坏,结合沿线规划、现状条件确定既有立交改造的重点[2]。

线形调查评估主要通过对现状主线及匝道线形进行恢复,检查线形指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线形组合是否合理,以便判断现状主线或匝道是否保留。

路面工程调查评估主要有路面结构强度、路面平整度、路面车辙、路面抗滑性能、路面技术状况调查、路面使用性能、路基技术状况等内容。

桥涵调查评估应调查其跨径、结构形式、查明结构目前存在的缺陷、损伤位置、范围和严重程度,为立交改扩建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3.2 互通立交选型

立交形式是决定其功能的重要因素。立交改扩建工程首先应充分研究既有立交型式是否满足功能需求,其次应结合周边城镇规划,交通量预测,明确交通主流向,合理选择立交形式。

若现状立交通行能力不足,可保留现状立交形式,通过增加车道数,加长交织长度,设置集散车道,优化端部线形,完善立交转向功能等方面进行立交改扩建设计。

若现状立交形式不满足周边城镇规划及交通需求时,可考虑充分利用既有匝道的前提下新建。

3.3 互通立交路线设计

互通立交线形设计包括主线及立交匝道线形设计。对于主线拼宽引起的立交改扩建工程,主线线形可通过设置上下行辅路的方式形成分离式路基,以减小对既有主线交通通行的影响。立交匝道线形则通过恢复现状路线,对满足规范要求的尽量保留,不满足要求的则进行调整。立交匝道路线应追求线形的连续性和均匀性,避免各线形单元组合不当。对于减速车道的设计,应控制渐变率及分流鼻处的曲率半径、竖曲线半径和回旋线参数。

3.4 旧路保通

旧路保通需要结合控制性工程工期、标段划分情况及施工组织计划进行统筹安排。常见的保通类型有全幅封闭并新建保通主线、半幅保通半幅施工、分段分幅保通等三种措施。

施工前还需征询各部门意见,集思广益,确定合理的保通措施。另外可通过道路限速、临时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分流道路的管养、新闻宣传[3]等方式,统筹安排,尽量减小施工期间对交通出行的影响。

4 互通立交改扩建工程案例分析

4.1 工程概况

余家海立交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镇东侧,为连接昆阳镇而设。现状余家海立交为A形喇叭立交,立交收费广场前与G213形成零距离交叉,收费车道2进2出。收费广场中心距前方分流点及被交叉道路的距离分别为0m和180m。主线路基宽度26m,设计速度100km/h。

4.2 既有立交存在的问题

①单车道匝道,线形指标低,不满足远期交通量的需求。

②规划马余高速在该立交附近与昆玉高速形成“十”字交叉,现状立交形式与规划不符,制约该片区的发展。

③收费车道数少,不满足交通量需求。

④G213与收费站零距离交汇,交织严重,影响交通出行。

4.3 立交改扩建方案

方案一:规划马余高速预留4条定向匝道与昆玉高速形成“T”形立交,改造昆明至余家海方向匝道及环形匝道,新建东北侧环形匝道,G213改为分离式下穿。考虑马余高速路线的不确定性,建议对该立交分期实施。

方案二:仅改造昆明至余家海方向、余家海至玉溪方向匝道。收费广场由现状1进2出改造为3进4出收费车道。对G213平交口改线延长至收费广场前方。

图2 余家海立交改扩建方案一、二平面图

综合余家海现状及周边规划,推荐采用方案一作为推荐方案。

4.4 保通措施

①新建昆玉双向2车道保通道路,封闭主线及收费广场。

②对主线桥梁施工,施工结束后围挡昆玉高速,保留内侧双向 4车道开放交通。

③匝道施工,施工完毕后全线拆除围挡开放交通。

5 结语

互通立交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也是实现交通离散的关键节点。立交改扩建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做好前期调查工作,准确判断现状立交的问题所在,在设计过程中要做到因地制宜,做到既尽量节省土地和工程投资又提升立交的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匝道线形互通
山东首套ETC匝道准自由流预交易系统正式运行
短线法预制节段梁线形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控制系统研究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分析
弯曲连续梁拱桥梁结构线形控制关键技术
编读互通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编读互通
匝道ETC自由流解决方案及应用效果分析
浅谈匝道ETC自由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