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2019-04-17秦育滨陈武生李妙娜赖丽思徐孝伦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亚组类风湿关节炎

秦育滨 陈武生 李妙娜 赖丽思 徐孝伦

广东省普宁市中医医院,广东普宁 51530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1]。目前,临床还未完全明确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但较多研究显示,该疾病的发生和遗传、感染、性激素等存在一定相关性[2]。

目前,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尚无特殊的方法。因此,为改善患者预后,对其实施尽早诊断和治疗尤为关键[3]。以往,临床常对患者实施类风湿因子检测,但较多研究显示,类风湿因子的特异度不高,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现象,为保证诊断效果,有必要对患者实施其他辅助检测方法[4]。我院对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50例正常人志愿者均实施类风湿因子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以探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50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1组及同期来我院行体检的50例正常人志愿者作为对照2组。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以及所有观察对象知情同意后开展研究。

观察组68例患者年龄38~65岁,平均(44.8±2.7)岁,男 女 分 别 为 26(38.24%)、42(61.76%)例;病 程 为 8个 月 ~ 5年,平 均(2.65±0.52)年;结合病程是否超过3年将患者分成早期亚组(34例,病程≤3年)及非早期亚组(34例,病程>3年);并结合患者X线Sharp评分法分为骨侵蚀组(34例,Ⅰ期9例,Ⅱ期10例,Ⅲ期8例,Ⅳ期7例)、非骨侵蚀组(34例)。对照1组50例患者年龄40~68岁,平均((44.80±2.68)岁,男女分别为17(34.00%)、33(66.00%)例;疾病类型:13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3例为干燥综合征,8例为强直性脊柱炎,16例为骨关节炎。对照2组50例正常人志愿者年龄37~67岁,平均((44.67±2.70)岁,男女分别为18(36.00%)、32(64.0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观察组患者均符合1978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2)年龄大于20岁者;(3)临床信息完整,自愿配合研究者;(4)依从性良好者;(5)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参与研究的同意书;(6)有关节不适感。

1.3 排除标准

(1)存在药物过敏史者;(2)合并严重心脑肾脏器损伤、活动性感染、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3)恶性肿瘤及临床资料不全者;(4)精神异常、沟通障碍者;(5)依从性欠佳者。

1.4 方法

1.4.1 检测方法 对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50例正常人志愿者均实施类风湿因子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具体为:抽取所有受检者3mL清晨空腹肘部静脉血,置于山东省成武县医用制品厂生产的未加抗凝剂的试管中,室温静置待血液凝固后立即离心10min,取上层血清进行检测。选择日本东芝公司生产提供的TBA-120FR 型号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类风湿因子(选择上海聚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盒,检测方法为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选择北京百奥泰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测定试剂盒,检测方法为胶乳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及相关要求进行检测。

1.4.2 治疗方法 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实施美洛昔康片+甲氨蝶呤片联合治疗,指导患者每次口服15mg美洛昔康片(H20020369,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规格:7.5mg),每天一次;并指导患者每次口服5mg甲氨蝶呤片(H19983205,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5mg),每周一次。同时,给予患者口服碳酸钙D3(江西宁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alcium carbonate D3)药物等对症治疗。治疗半年。由于对照组为非类风湿关节炎,所以不进行治疗。

1.5 评估指标及评估标准

1.5.1 评估指标 比较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单独检测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结果;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浓度;比较观察组骨侵蚀相关不同亚组治疗前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浓度。

1.5.2 评估标准 类风湿因子浓度超过20IU/mL为阳性,反之为阴性;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浓度超过45U/mL为阳性,反之为阴性[5]。关节及关节周围的晨僵至少1h(≥6周);3个或者3个以上关节部位的关节肿(≥6周);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者近端指间关节至少有一个关节肿(≥6周);对称性关节炎(≥6周);类风湿结节类风湿结节伸肌表面或近关节区域的皮下结节结节;类风湿因子阳性(效价≥1∶32),阴性则与该标准不同。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单独检测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结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单独检测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结果明显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见表1。

2.2 观察组(治疗前)不同亚组患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浓度比较

早期亚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为(80.24±12.36)U/mL,非早期亚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为(123.56±20.46)U/mL。非早期亚组患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浓度高于早期亚组患者(t=10.567,P=0.000)。见表 2。

表1 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单独检测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结果比较[n(%)]

表4 观察组骨侵蚀相关不同亚组治疗前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浓度比较(±s,U/mL)

表4 观察组骨侵蚀相关不同亚组治疗前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浓度比较(±s,U/mL)

注:*表示骨侵蚀组治疗前后分别与非骨侵蚀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表示与Ⅳ期骨侵蚀组比较,P<0.05;&表示与Ⅲ期骨侵蚀组比较,P<0.05;¤表示与Ⅱ期骨侵蚀组比较,P<0.05;※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非骨侵蚀组 34 72.36±7.32 43.24±5.26※骨侵蚀组 34Ⅰ期 9 102.42±4.35*#&¤52.24±3.36*#&¤※Ⅱ期 10 155.26±8.58*#& 115.45±8.46*#&※Ⅲ期 8 195.36±8.78*# 162.58±6.85*#※Ⅳ期 7 295.58±7.45* 278.20±8.69*※

表2 观察组(治疗前)不同亚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浓度比较(±s,U/mL)

表2 观察组(治疗前)不同亚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浓度比较(±s,U/mL)

组别 n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浓度早期亚组 34 80.24±12.36非早期亚组 34 123.56±20.46 t 10.567 P 0.000

2.3 观察组治疗前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浓度比较

治疗前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为(105.69±52.58)U/mL,治疗后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为(90.24±22.45)U/m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浓度低于患者治疗前(t=2.228,P=0.028<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治疗前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浓度比较(±s,U/mL)

表3 观察组治疗前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浓度比较(±s,U/mL)

组别 n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浓度治疗前 68 105.69±52.58治疗后 68 90.24±22.45 t 2.228 P 0.028

2.4 观察组骨侵蚀相关不同亚组治疗前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浓度比较

骨侵蚀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浓度均明显高于非骨侵蚀组患者,且骨侵蚀组Ⅳ期患者治疗前后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浓度明显高于Ⅲ期、Ⅱ期、Ⅰ期患者,P<0.05。见表4。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病程较漫长,以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受限为典型症状,发展至后期,患者的运动功能严重下降,严重者甚至出现残疾,给患者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程度负面影响。所以,尽早对患者实施诊断和治疗十分关键[6-9]。

以往,类风湿因子(RF)是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常用指标,但该指标的特异度较低,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亦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甚至部分健康人也可检出类风湿因子阳性,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准确性欠佳[10-12]。所以,有必要寻找其他的早期诊断指标。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是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是以IgG型为主的抗体。与类风湿因子相比,该抗体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且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侵蚀程度进行预测,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13-15]。因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十分可行,可有效弥补类风湿因子特异度差等缺陷,有助于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率。

此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前)单独检测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结果明显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这提示相比于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体检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率明显更高,对临床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观察组(治疗前)非早期亚组患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浓度高于早期亚组患者,这亦提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接受后续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此外,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浓度低于患者治疗前,这提示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对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具有较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医师分析患者疗效。另外,研究发现,骨侵蚀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浓度均明显高于非骨侵蚀组患者,且骨侵蚀组Ⅳ期患者治疗前后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浓度明显高于Ⅲ期、Ⅱ期、Ⅰ期患者,这提示随着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加重,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浓度升高越明显,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且患者骨破坏越严重,其治疗效果越差。所以,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得,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应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具有较佳的效果,对诊断患者病情、监测治疗及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亚组类风湿关节炎
不同煎煮方法及时间对炮附子配伍大黄治疗阳虚型便秘的效果及对心脏的影响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微小RNA-145、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mRNA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研究
血浆Lp-PLA 2水平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类风湿关节炎血脂与中医证候分型相关性研究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