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因素与银行贷款风险的影响
2019-04-16赵新新
摘 要 银行的业务主要涉及在贷款和储蓄两方面,而除了个人储蓄之外,让银行格外关注的就是来自企业的业务,企业的储蓄和贷款占到银行业务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研究企业的相关因素,能够更好地解决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而企业的管理因素是最值得讨论的,企业的管理方式直接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资金收支安全。所以,企业管理因素对贷款的风险影响,是银行需要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 企业管理 银行贷款 处理途径
一般来说,银行的不良贷款的产生都是由于企业的经营不善,导致欠款无法收回,而有效降低不良贷款概率的方式之一就是在贷款前,贷款时,贷款后进行对企业严密的监督,但实际上这也是不够的,企业的发展有不可抗因素的影响,有时候坏账还是会产生,但是银行在调查企业时可以着重关注企业的管理水平,以此来评价企业的未来偿债能力。
一、企业管理与银行贷款
(一)银行贷款风险概况
商业银行在我国发展多年,但是由于特色经济体制的影响,表现出独特的性质和特征。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受到政府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内控上有一些机制不够完善,再加上一些商业银行在市场上占比很大,获得的用户和资金量大,很多情况下都将自己摆在一个高等的位置,而且受到利益的驱动,资产的质量并不高,四大商业银行都具有价值几亿的坏账,造成银行资源的流失。其次,贷款的风险很高,市场竞争,法律缺失,使得银行在一些项目中难以收回资金,多数时候都变成不良资产,而且一些企业为了获得资金,骗取银行信任,将报表粉饰,在贷款前伪装的特别严密,银行的监察难以发现问题,最后给银行完成不可避免的损失。最后,很多经济类犯罪在近年来时常发生,并且也表现为金额巨大,情节严重,银行在这类案件中属于受害者,大笔资金难以追回。
(二)企业管理与银行贷款风险的关系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金来源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而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来自银行的贷款都是资金的命脉所在,如果银行贷款停止,企业很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所以很多企业都非常珍惜来自于银行的贷款机会,但是,也存在一些企业,为了套取银行的贷款,运用各种手段,隐瞒真相,虚增利润,让银行相信自己的还款能力,进而骗取信任,得到贷款,这种企业成为市场中的威胁,他们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同时,银行的贷款风险也与企业管理息息相关,如果企业的管理层兢兢业业的工作,认真规划企业的未来发展,那么只要整个市场环境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可以预测到企业未来可以持续经营,这样的企业能够受到银行贷款的青睐,这样出现不良贷款的概率也大大降低,而如果企业的管理非常混乱,各项资金的来源和用途都存在可疑的漏洞,会让银行的贷款评估更加详细,以保证自己不会出现坏账,呆账。企业的管理越不善,银行之前给予公司的贷款风险就越高,出现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
银行作为企业的债权人之一,其实它的权益很容易被企业损害。银行提供给企业的资金用于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而企业的最终管理目标往往都是实现所有者权益的最大化,这种目标设定经常会做出对债权人不利的决定,因此也使得银行的贷款风险大大提升。
二、银行贷款产生风险的原因
(一)银行对企业的监管不到位
一些银行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量,尤其是地方性银行,刚刚成立的新银行,面对寻求贷款的企业往往缺乏辨别就进行贷款业务,这也是坏账出现率高的原因。其次,多年来银行在進行贷款前期评估时,都有一个模板化的工作流程,一些银行在编写可行性报告时会对不同企业进行相同的格式化调查方案,面对这样的流程,首先企业可以对自己的数据动手脚,隐藏真正的问题,并且这样的格式化调查使很多的资料没有被搜集起来,例如项目管理者、项目规章制度,都没有进行研究和调查,而这方面恰恰能反映出企业的经营能力,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其次,很多企业在进行经营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挪动资金的情况,将银行提供的专项资金挪用到其他项目中,只为提高企业的效益,但是忽略了银行的权益,这种情况下,银行的贷款风险也会增加。对于银行来说,这也是它在贷款时所欠缺的监管,当银行将贷款汇给企业,银行就很少派专门人员去检查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情况,定期对企业的监督不会产生应有的威慑力,资金是否充分利用,是否运用到合理的位置很难通过低频率的监督被审查出来。
(二)企业的管理水平导致不良资产的产生
企业的管理层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可以看到,现在很多的企业破产,倒闭,很大程度上因为企业的经营不善,管理层决策失误,导致投资难以收回,无法偿还银行的债务,给银行带来不良资产。
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为了追求利润,决策也都只为了利益,很少能够关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导致很多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在管理过程中会出现管理的死角,有一些人为了追求私利,运用这些“死角”,变卖企业资产,或者是将企业资产占为己有,财务部门出现挪用资金的情况,导致企业内部混乱。或者是在执行管理层决定时,出现决策传达不到位,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执行人员见人行事的恶劣情况,严重威胁到企业的健康发展。这样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责任不能具体到人,导致员工对责任出现了逃避心理,最终使得企业走向衰败。
三、企业处理银行贷款风险的途径
(一)合理经营
企业的合理经营与企业的合理管理决策息息相关,企业应当在内部完善管理制度,投入资金设计属于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将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分配具体到人,重视管理体系的设立。
企业可以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发挥财务管理的优势,在企业内部进行合理决策,认真监督,分析问题,讨论解决方案,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中都融入财务管理的理念和制度,让各个部门都按照规定执行工作任务。其次,企业也要设计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每年和每月都要对各个部门的业绩进行检查,检查资产的完整性,检查员工的工作效率,对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严格把关,对风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控制,结合自身特点设计内控体系,将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科学梳理,严格要求,提高竞争力。
最后,企业也可以对员工进行培训,管理理念应该被所有员工掌握,并不是只有管理层才应该具备管理理念,生产线的工人具备管理理念,可以更高的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收益,销售部门的员工具备管理理念可以更好的表现出产品的优势,可以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因此,提高企业员工综合素质,虽然是一笔资金支出,但是这也是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非常有利。
(二)建立不同阶段企业的银行体系
企业的经营水平与其所处的经营阶段有关,一般来说,新设立的企业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经营水平不稳定,导致企业的整体水平并不能符合一般银行的贷款发放要求,而企业在初创期时,对资金的需求量也更高,如果不能从银行贷款,那么资金链难以保持稳定的输送。在成长过程中的企业往往已经具备了一些资金量,对于在银行贷款时所需要的偿债能力应该可以满足,但是这个阶段的企业面对市场因素还是难以稳定,如果发生通过膨胀、税率变化,会打击到企业的资金链运转,导致这个阶段的企业在进行银行贷款时需要经过程序复杂的审查程序。而进入了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一般都具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这个阶段的企业进行银行贷款也更加容易满足企业的要求。
由此可见,初创期的企业在进行银行贷款时,企业发生不良资产的可能性最高,因此这些还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很难找到银行的贷款,那么国家可以给这阶段的企业创建自己的银行体系。针对这个構思,可以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对初创期企业的融资支持方式。
德国设立担保银行为中小企业融资进行担保,由工商业协会和保险公司等进行出资,并且完全独立于政府,虽然被称作“银行”,但是只能进行担保业务,这是与其他银行性质最大的不同。美国建设小企业管理局为小企业进行融资担保,隶属于联邦政府,除了融资服务,还能够为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培训服务,帮助小企业发展,渡过难关。相比于这几个国家的措施,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法律制度体系非常健全,政策也比较完善,能够将贷款机构与担保机构进行分离。
在10月14日,国内召开相关座谈会时,对建设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性银行进行讨论,研究它的改进工作,帮助小企业的融资能够更快更便捷。它的出现对于目前的商业银行来说,能够让银行取消一些让利政策和优惠政策,减少银行的负担,银行给小企业提供资金而产生大量坏账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真正改善商业银行的发展环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能够对银行的贷款风险带来诸多的影响因素,企业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制定优秀的内控机制和管理制度,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保证银行贷款的安全性,银行为应该在贷款前对企业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检查,尽可能的降低不良资产的出现,社会也应当为小微企业设立更符合它们融资特点的政策性银行,给普通的商业银行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孟著. 如何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N]. 中华工商时报,2020-10-09(003).
[2]李晓红.浅析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中的预算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0(16):150-151.
[3]梁楠,胡彦立.上市房地产企业银行贷款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J].统计与管理,2017(11):71-72.
[4]李文阁.企业银行贷款业务管理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8(02):35-36.
赵新新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