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与盛唐时期边塞诗意境表达的区别分析
2019-04-16周文慧
摘 要:唐朝是我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段时间内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诗歌流传至今,而唐朝的边塞诗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更加彻底、清楚地认识到唐朝边塞诗的内涵,从初唐的边塞诗传达了功名欲望,缺少盛唐的边塞诗中的社会愿望,初唐的边塞诗传达了战乱环境,没有了盛唐边塞诗的乐观、浪漫意境以及初唐的边塞诗风格放荡不羁,没有盛唐边塞诗的浑厚感和优美感三个方面阐述了初唐与盛唐时期边塞诗意境表达的区别,从中认识到初唐和盛唐两个历史时期诗歌的不同点,有利于对唐诗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关键词:初唐;盛唐;边塞诗
作者简介:周文慧(1986.10-),女,汉族,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1
一.引言
在唐朝时期边塞诗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反映边塞战乱现象、边防战事问题以及抵抗外敌决心等内容的诗,贞观君臣就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边塞主题诗,其中,初唐时期的边塞诗以初唐四杰的诗为代表,初唐四杰指的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及王勃(王勃的诗未涉及到边塞领域,为方便称呼,仍将其称之为“四杰”),创作出了丰富的边塞为主题的优秀诗作,诗作中传达出一种阳刚的力量,蕴含着不畏牺牲、慷慨激昂的为国情怀,因为这些边塞诗作中含有这不一样的气质,成为了千古佳作,而在盛唐时期,边塞诗也进入了旺盛的时期,然而初唐与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传达出了不同的思想感情,本文针对两种时期边塞诗的不同特征阐述了初唐与盛唐时期边塞诗意境表达的区别。
二.初唐与盛唐时期边塞诗意境表达的区别
(一)初唐的边塞诗传达了功名欲望,缺少盛唐的边塞诗中的社会愿望
初唐时期的四杰是在高宗、武则天时期发展起来的新时代知识分子,各个才华洋溢、胸怀大志、高高在上,创作的边塞诗作中充满了强烈的功名和欲望,希望以此来获取君主的重用,从而平步青云直达卿相,他们创作的许多边塞诗中都蕴含着这样的情绪表达,例如杨炯的《从军行》中写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骆宾王在《从军中行路难》中叙述到“长驱万里詟祁连,分麾三命武功宣”等。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中不仅涵盖了强烈的功名和欲望,同时还表达着高尚的社会愿望,体现出了和平民百姓同甘共苦的意愿,反映出了浓烈的社会责任心,这样的诗作情感在盛唐时期出现了许多代表新的作品,例如王昌龄在《出塞》中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盛唐时期的诗作相比较初唐时期,更加地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凸显出了对人们和国家命运的关心。
(二)初唐的边塞诗传达了战乱环境,没有了盛唐边塞诗的乐观、浪漫意境
初唐时期的边塞诗主要书写了战乱时的艰辛和无奈,营造出了一种悲壮的情境,例如卢照邻在《结客少年场行》中写到“烽火夜似月,兵气晓成虹。横行徇知己,负羽远从戎”,表达出了战乱时期人们生命的卑微,在进入到盛唐时期,边塞诗中情感的叙述逐渐向乐观、浪漫的方向发展,虽然盛唐时期边塞的战事频繁,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更多的是传达出一种正能量,去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树立唐代军队的强大和勇往直前的气势,让人们能够通过诗句联想到战争胜利的欢快感,巩固百姓和将士对于战争的自信心。例如,高适在边塞诗《塞下曲》中写到“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三)初唐的边塞诗风格放荡不羁,没有盛唐边塞诗的浑厚感和优美感
初唐时期由于其处于唐朝建立的开始阶段,使得诗人在边塞诗中进行丰功伟业的情感表达时流露较为透彻,降低了旧社会生活对诗人创作的影响,让诗人能够随着自己的心境进行自由的创作,无所畏惧地诉说着对社会的不满,引导着唐朝诗歌逐渐走向激扬、豪迈的创作风格。在进入到盛唐时期以后,也出现了许多放荡不羁的诗歌风格,但是相比较于初唐时期的边塞诗,语句中蕴含了更多的浑厚感和优美感,在整体意境构造上较初唐时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同时在文字的运用上也更加的精炼、准确。
三.结语
唐朝是边塞诗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而在初唐与盛唐不同的历史时期又表现出了不同的创作手法,主要有初唐边塞诗传达了功名欲望、战乱环境,而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中包含了社会愿望和乐观、浪漫的意境,初唐的边塞诗风格放荡不羁,盛唐的边塞诗更有浑厚感和优美感,盛唐的边塞诗是在初唐的基础上对边塞诗进行了进一步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杨会敏.从浮华雕琢的初唐宫廷诗风到清丽豪逸的盛唐诗风——高丽前半期汉诗风的流变论析[J].唐都学刊,2015,31(04):50-55.
[2]罗春兰.“推折默运,殆摩明远之垒”——盛唐边塞诗对鲍照的接受[J].蘭州学刊,2006(01):92-97.
[3]刘洁.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代的民族政策——唐代边塞诗系列研究之二[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107-111.
[4]陈铁民.关于文人出塞与盛唐边塞诗的繁荣──兼与戴伟华同志商榷[J].文学遗产,2002(03):23-3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