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律动导入法

2019-04-16陈丹张恒

世界家苑 2019年2期
关键词:律动舞蹈动作

陈丹 张恒

1 舞蹈律动导入法概念界定

舞蹈律动导入法是指教师利用学生天生自然的表现行为,“有规律的行动;有节奏的跳动”,使学生伴随着音乐,通过身体的方式反应音乐,用音乐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臻于细腻敏锐,使学生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的学习。在音乐教育中,以音乐刺激听觉,产生再印象,以身体动作再现音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直接产生对音乐的经验,自然的进入到音乐学习当中。意在以音乐活动中结合身体动作的做法,强调从身体本身的律动表现出发。

所谓律动就是肢体对音乐的认知。也就是说跟着音乐的节奏而随意摆动。节奏是音乐诸要素中与人的生理、心理感知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律动这种以节奏为基础的人类天生自然的表现行为最为贴近舞蹈艺术的真谛,但与我们概念中的舞蹈动作不一样。它并不需要优美、潇洒的姿态,而要求学生的动作要绝对自然放松,协调并充满信心。学习音乐,进行身体律动的体验与学习,从而提高身体的节奏感,为更好地培养艺术感受力与表现力打下基础。

课前引导学生跳一小段舞蹈,做一段音乐律动,既可以满足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课堂上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该导入法的分类及适用的学段

2.1 模拟生活的律动

模拟生活律动导入法:指对生活中和自然界各种动态节律性特征的模仿、再现。生活律动源于生活动作,又高于生活常态的身体动作。它接近生活原点,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生活律动可以采用有旋律的音乐伴奏,也可以打击乐伴奏或自唱自跳,可以根据情绪的不同进行设计,比如雨中快乐的孩子和伤心的清洁工内心世界的不同,其律动表现也会相应不同。

(这种导入法比较适用于幼儿园、小学、初中学段的学生,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身体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从生活中发现动作,从生活中感知音乐,从而进入动作的创造性表达中,使最简单的律动成为愉悦人身心的乐事。)

2.2 宣泄情感的律动导入法

即用节奏鲜明、动势强劲的音乐伴奏让孩子们用身体律动表达对音乐的理解进行导入。宣泄情感的律动意在一种节奏鲜明、动势强劲、古朴的律动。比如:古朴的非洲律动,在非洲鼓的伴奏下,孩子们很快就会非常自然的卷入这种带着原始生命情调的律动中。在最接近人本能的律动中,很少会看到哪个学生手脚不协调,还有陕北的秧歌等。(这种导入法比较适合喜欢表现的小学阶段,和初中低学段学生)

2.3 展示风情律动导入法

展示风情的律动蕴含在各民族的民间舞中。由于各地的地理气候、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历史发展的不同,产生了不同文化的风土人情,这些体现在民族民间音乐当中,就形成了不同风情的律动。一个简单的动作,足以体现一个民族的风情。欧美国家中以步伐为主:波尔卡华尔兹、英国乡村舞等。东方民族多身体和上肢部位的动作,如汉族的秧歌、维族的赛乃姆等。

(这种导入法比较适合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适合初高中学生)

2.4 体现动作思维的律动导入法:

体现动作思维的律动导入法, 从人体运动出发,进而对时间与空间进行多维处理的导入方法,教师创设情境、激发灵感、唤醒并开发学生的身体各种可能性的创造性律动。

(这种导入法比较适合高中学生)

3 舞蹈律动导入方法的优缺点

3.1 优点

这种导入方法,用音乐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臻于细腻敏锐,使学生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的学习。在音乐教育中,以音乐刺激听觉,产生再印象,以身体动作再现音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直接产生对音乐的经验。

课堂上所要求的用身体反应音乐,与我们概念中的舞蹈动作不一样。它并不需要有优美、潇洒的姿态,而要求学生的动作要绝对自然放松,协调并充满信心。在教学时,教师如发现个别学生出现精神松懈涣散时,要及时变换讲解方式或更换内容,让学生永远处于新鲜状态。

3.2 缺点

舞蹈律动导入法的核心重点在于创设情境、激发灵感、唤醒并开发学生的身体各种可能性的创造性律动。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漫无目的的跟随音乐跑跑跳跳,学生力所不能及,不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及身心特点,不能够认识动作千变万化的可能性,就会直接影响课堂效果,引起学生反感,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教师如发现个别学生出现柿神松懈涣散时,要及时变换讲解方式或更换内容,让学生永远处于新鲜状态。

4 该导入方法所适用的课型

(1)歌唱课 在唱歌之前,可以运用简单的律动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到歌曲的意境当中,激发学生歌唱的欲望。例如:某个民族的歌曲,可以运用某个民族简单的动作,伴随着音乐律动。

(2)欣赏课 人生来就具有一定的节拍感,人的呼吸、脉搏跳动以及走路等,这些都是人体内部体现出的节拍因素。在欣赏课的导入环节,利用一段音乐,在欣赏音乐时学生往往会随着音乐的进行而摇动身体,自发地做出一定的动作。也可以说是一种对于节拍天然的感受力,或者这就是人类对音乐的基本的感受和反应能力,也就是音乐律动产生的源本和学生学习音乐律动的基础。

5 舞蹈律动导入法在实施过程中的效果及案例分析

案例1:在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缤纷舞曲》中《雷鸣电闪波尔卡》的教学中,我先是引用了一段《拨弦波尔卡》的音乐让学生随之律动,在听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有的用手隨着音乐晃动,有的用头跟随者音乐律动,有的用身体,有的用脚,甚至有的学生用自己的眉毛眼睛跟着音乐做出律动,我把一些同学请上台表演,有的同学甚至根据音乐自己还加入了一些有情境的律动,他们随着音乐很自然的流露出的身体的律动,表达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他们尽情的释放自己,一下点燃了大家学习的热情,同学们极富创意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于是,我顺势说道:“刚才大家欣赏的乐曲叫做《拨弦波尔卡》那么什么叫做波尔卡呢?我们今天将欣赏到一首非常著名的波尔卡乐曲,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波尔卡。”从而导入到本课的学习当中。学生们这时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案例2:在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美洲乐声》中《拉库卡拉查》的教学中,上课前我就让孩子们围了一个圈,让他们伴随着《拉库卡拉查》的音乐随之律动,他们有的自发的手拉手,随着音乐的节奏用自己的步伐走走停停,有的跑跑停停,有的晃动脑袋、有的拍手、有的扭扭屁股、有的踢踢腿、全班同学一起动起来,大家互相看着舞之、蹈之、笑之,场面十分热烈,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孩子们的热情,回到座位后,我给学生们介绍了这首非常好听的墨西哥民歌,直接进入到了今天的学习当中,有了之前律动的热情,孩子们很快就进入到了课堂学习的状态,因为喜爱,所以课堂学习是轻松活泼且愉快的,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舞蹈律动导入法,重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觉,用身体自然的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并在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北大学附中 陕西省西北大学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律动舞蹈动作
和谐律动
下一个动作
舞蹈课
动静之间
律动之美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雪地上的舞蹈
再寻绿野仙踪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