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2019-04-16陈刚
陈刚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必备能力。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内涵: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已成为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方向,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本文结合核心素养的内涵特点,对如何在现阶段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索,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人通过多年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做出以下见解。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核心素养;构建策略
引言:语文和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语文是一门文化学科,是一门自主阅读和感悟的学科,是一门有关社会认知,道德认知,情感认知的学科,因此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构建初中语文课堂,既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核心素养的内在需求,教师对此必须要有所认识,切实提升教学责任感,让语文真正成为一门助力学生综合发展的学科。
1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说存在的问题不少。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教师因为对核心素养理念的认识和了解不够深入,实践自觉性和积极性不足,使得初中语文单纯成为考试学科,和学生文化基础的提升,自主能力的发展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都关系不大,严重限制了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价值。即便有些教师认识到核心素养理念的重要价值,主动实践意愿也较强,但是僵化保守的教学陋习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教师勇于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交流中获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增进审美鉴赏水平的勇气依然不够,学生大部分时间依然处于被动接受地位,非常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凡此种种,都需要教师在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努力提升自己,使学生从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发展可能。
2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1 如何提升学生的文化感悟
核心素养认为,文化是一个人的根,通过对文化感悟的提升,可以涵养学生的内在精神品质,使学生成为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初中生处于增长文化知识和修养的重要阶段,而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提升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感悟的重要基础学科,对语文课文人文艺术层面进行深度挖掘,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水平,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郦道元的《三峡》时,教师就可以借此机会,借助于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三峡沿江的古文化,如悬棺,栈道,屈原祠,张飞庙等,加强学生的文化感悟。由于课文也是千古名篇,布局巧妙,浑然一体,言简意赅,情景交融,生动传神,是加强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作品。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朗读这篇山水散文,感受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动静相生的神奇景观,尤其是大笔点染的艺术创作方法,体验作者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的深厚创作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很多初中生的业余生活都用来看网络小说,网络小说文化含量低,文化品位俗,文化情趣少,长期看网络小说,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会受限,认知视野会降低,在写作中会错把流行用语和网络词汇当成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运用,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写作素养的提升。所以努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基础,是初中语文课堂非常紧迫的任务。
2.2 需要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
核心素养强调初中生要有能够自主管理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进而成就精彩人生。初中生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机遇期,此时正是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教师务必要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诉求,在语文课堂上积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交流,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参与者,这也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如在教学《白杨礼赞》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给学生写下几个问题,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求索。这几个问题是:
(1)文章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2)白杨树有什么不平凡之处?
(3)白杨树象征着什么?
对这几个问题的追问,也就是通达语文主旨的过程。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主观愿望适时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表达各自的不同认识。为了进一步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教师还可以让每一位小组推荐一位讲解员,上讲台给大家讲他自己的阅读感悟,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对上台讲解的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选出最好的个人给予物质奖励等,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其他学生要仔细深入理解。
2.3 增强学生的社会认知
核心素养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新时代的初中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责任,其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如何,对党,对国家,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知如何,直接决定了他们能否在未来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须臾不可轻视。当前,一些初中生缺乏远大志向,沉溺于网游世界和早恋不能自拔,甚至还染上一些其他恶习,长此以往,不但耽误了自己的前程,也不利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语文和社会的关系,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和责任感为己任,帮助初中生走好初中路。
如在教学《邓稼先》时,教师就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课文内容对邓稼先先生的解读,而是应该深入学生中间,问问他们:“同学们,邓稼先是我最为崇敬的人物之一,他身上哪些品质是最让你们感动的?你们作为初中生,虽然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但是将来迟早要走上社会,老师想知道,到时候你们用什么去回馈社会,报效国家?”教师的启发引导很好,学生们都陷入沉思,从邓稼先身上感受他忘我无私,甘于奉献的科学情怀,在和教师的对答交流中,学生们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习态度,以邓稼先为榜样,把当前学习和未来发展结合起来,努力锻炼自己,锤炼自己,发展自己,从而走好初中路。
2.4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作为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光有自觉性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因为只有教师是大海,才能给学生一杯水。核心素养不但面对学生,也面对老师这一群体,无论是文化水平,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还是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等,都需要教师在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完善自己,和学生一起进步和提高。当前一些教师,主动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动力不足,他们固守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不放,总认为自己的经验是最好的,基于这样的主观认知,使得他们的语文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了。另外在道德方面,核心素养也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只有有理想,有責任,积极向上,和善可亲,愿意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交流和探索的教师,才能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构建中游刃有余,发挥良好的作用,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好感,诸如此类的个人品质,都需要教师加以重视,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3 结语
应该说,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并非易事。但是随着核心素养在当代语文课堂中的深入贯彻,相信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一定会大有改观。初中语文教师务必要深入学习和领会核心素养的三大内涵,不断实践探索,创新教学,增强教学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需要为学生们保驾护航,为初中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和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庆萍.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创新课堂教学方式[J].中学课程资源,2018(11).
[2]陆招兴.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1).
[3]杜桂枝.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8(03).
(作者单位:四川省中江县仓山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