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美学视域中的深层审美心理学
2019-04-16季芳张静
季芳 张静
[摘 要]实践美学与新实践美学在几代美学家的建构下,形成了原点一致、代代累进、整体自洽、各有侧重的博大理论体系。新实践美学重要代表人物张玉能教授再次推出一部力作《深层审美心理学》,探讨人类审美心理深层,将实践美学进一步引向深入、完善,具有弥补相对空缺以及延展创新的意义,再次以实践美学理论开拓的力量,展示了实践美学在新的历史时期与领域继续延展的客观现实与生命力。
[关键词]实践美学;深层审美心理学;体系;创造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9)01-0117-04
作为当今主流美学,实践美学与新实践美学在几代美学家的建构下,形成了原点一致、代代累进、整体自洽、各有侧重的博大理论体系。
从20世纪60年代创始至今,中国实践美学继承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观之精髓,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将西方先进的现代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在新的时代理论基础之上研究美、美感,以及艺术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实践美学在李泽厚、刘纲纪、蒋孔阳等学者的建构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体系,90年代之后,实践美学在分化与分类研究中继续发展。进入21世纪,以张玉能、朱立元为代表,实践美学学者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继续弥补历史发展阶段留下的空缺与局限,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新的学理开掘,将实践美学引向新实践美学建设的新阶段。
2018年1月,继《新实践美学论》一书探讨美学元问题之后,新实践美学重要代表人物张玉能教授再次推出一部力作《深层审美心理学》,从美学作为感性学的特质出发,探讨人类审美心理深层,将实践美学进一步引向深入、完善。从实践向美飞跃的重要层次发展实践美学,具有丰富实践美学整体体系、延展创新的意义。
一、审美心理的探讨,是实践美学结构框架中重要的过渡性层级
自从实践美学诞生以来,在确定劳动实践的本体地位之后,探讨的中心问题是人类如何由物资生产实践走向美与审美的问题。历代实践美学的美学家对此展开层层追问,清理转化过程中的各级层次、结构与关联,澄清了由实践本体如何达到审美升华,实现美的理想创造的内在机制与原则,为世界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作出了贡献。
实践不等同于自由,自由不等同于审美,实践、自由、审美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与过渡。从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到50年代至80年代间的中国,实践美学的研究者以马克思唯物实践观为基础,寻找实践本身所蕴藏的美的发生与升华,从实践本体出发,研究美、美感、艺术等不同层面的问题。在《艺术论》中,普列汉诺夫指出美感具有个人非功利性与社会功利性的双重特点[1]。李泽厚先生在《美学论集》《美学四讲》《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等著作中,在实践的本原意义上提出著名的“积淀说”,着重从心理、情感本体出发,奠定了美学的实践认识论基础,并依次提出工具本体、心理本体、情感本体,即物质、意识、审美的三个层次,蒋孔阳先生则突破认识论框架,在《美学新论》中提出“美在多层累的突创”[2],阐明了美与美感发生、发展的立体、动态的特质。从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出发,将美划分为四个层面:自然物质层、知觉表象层、社会历史层、心理意识层。意识指的是人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所展开的主观方面心理活动,结合意识与无意识[3]150。
刘纲纪先生承前启后,在《艺术哲学》《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等著作中,以实践本体为中心,以自由为理想,探讨了实践与审美、实践与非理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等的辩证关系,充分肯定了个体性、非理性、审美性作为独有特质的超越性意义。“所谓美,就是在超出了‘必然王国的‘自由王国的领域中,人的个性、才能自由发展的种种感性具体的表现。”[4]407邓晓芒和易中天在合著的《黄与蓝的交响》一书中阐述了实践审美超越的内在机制和原理,将审美的超越性从人类实践的一般超越性中引申出来。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张玉能先生重新整理实践美学的历史脉络、整体框架、内在元问题,将实践的结构分为三个层面:物质交换层、意识作用层、价值评估层。这三个层面,从横的方向,将实践划分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实践三大实践类型,构成了以物质生产为核心,话语实践为中介,精神生产为显象的交互作用的主体网络系统。
由此可见,实践具有从物质到审美的多重结构,物质层面为基本自由,而美的发生正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而人类审美心理则是从实践走向审美和美的创造中神秘而客观存在的重要一环,是从实践的视角回答诸多复杂审美现象的重要依据。
张玉能先生的审美心理学研究,尤其是《深层审美心理学》研究将探讨的视域掘进到人类心理玄奥幽远的深层,融合现当代心理学成就、古代审美心理资源,将前人分散的研究系统化,融入实践美学整体结构,集中从最复杂玄奥未知的潜意识、无意识心理入手,阐释审美心理的构成与功能,并将深层审美心理与艺术现象、审美教育、人类自由本质的实现相结合,继续开拓并大大拓宽了从实践本体、实践层级联通艺术审美的桥梁。
二、《深层审美心理学》是对实践美学的审美心理层面的开拓与推进
从物质实践到美的诞生,其过程离不开心理学,尤其是人类深层审美心理的探索与阐发。
以往的实践美学学者均从实践的整体层级出发,探讨实践美学主体感性、美感心理等意识层面问题。
李澤厚先生强调心理—情感本体的重要性,尤其是情感本体对于审美发生的重要意义,奠定了美学的实践认识论基础。在《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中从哲学意义上提出建构心理学本体。认为心理本体自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谓本体即是不能问其存在意义的最后实在,它是对经验因果的超越,离开了心理的本体是上帝,是神;离开了本体的心理是科学,是机器。所以最后的本体其实就在人的感性结构中。”“普遍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形式的发展变化,和个体自身作为本体动力的不断确认。在这一建设中,个体属于生物性的种种,从各种本能冲动到无意识层,通过个体的自由创造而进入本体,心理本体由之而生长得非常强壮。”[5]指出感性的重建是心理本体论的目标。
蒋孔阳先生从美的多层累性出发,探讨美与审美的心理意识层。认为意识是以客观现实为依据展开的主观心理活动,包括意识与无意识。“自然物质层,决定了美的客观性质和感性形式;知觉表象层,决定了美的整体形象和情感色彩;社会历史层,决定了美的社会内容和文化深度;而心理意识层,决定了美的主观性质和丰富复杂的心理特征。”[3]156人类要实现审美的自由超越,不能回避其独有的心理与心灵现象。
邓晓芒、易中天承接刘纲纪先生对于个体性、非理性、情感的研究,在合著的《黄与蓝的交响》一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区别了审美超越与哲学、道德宗教超越的差别及其特有的心理机制。
张玉能先生则在实践美学范畴体系的基础上,以实践创造性自由价值为中心,进一步探讨审美个体性、审美心理、审美活动的主体间性等一系列精神主体的超越性问题。
在对主体心理意识做出探讨的同时,实践美学学者们借鉴康德对于人类心理“知”“情”“意”的划分,以及苏珊·朗格等对于“情感说”的研究,将实践美学中心理要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感方面。认为情感是理性通向自由的中介、通向美的桥梁。“作为心理结构的审美情感,已经不同于作为这种心理结构因素之一的一般情感,它使这种一般情感在理解、想象诸因素的渗透制约下得到了处理,也就是所谓‘情感的表现(Collingwood)、‘情感的逻辑形式(S.Langer)。”[6]“美感虽然包含着许多复杂的心理因素,但它在根本上是从对象上感知体验到人的个性才能的自由发展获得了肯定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愉快的情感,也就是自由的愉快,而所谓美,就是引起这种情感的对象所具有的种种属性规律。”[4]449
在《深层审美心理学》一书中,张玉能先生从审美心理的整体构成出发,承接前人以及自身研究,继续深入到情感与审美生发、形成的深处,将古今中外相关的重要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研究成就和相关资料纳入研究范围,博采众长,集中于人类最潜在的无意识、潜意识,揭示深层审美心理不同于普通心理学、审美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的独特品质、意义与价值。既深挖又超越了以往实践美学情感研究的范畴,将历史性的成果与新时代的心理科学成就纳入实践美学层级中美与美感诞生的框架。
三、整理中外前人成果,与实践美学体系相融合,同时丰富和发展了深层审美心理学说与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如要继续深入,超越传统文艺心理学,在新的基础之上与文艺相结合,厘清中外文艺心理学传统成果、融入现当代心理科学研究成果既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深层审美心理学》一书中,张先生以学贯中西的视野,指出了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差异。中国侧重审美主体研究,属于直觉型,西方侧重审美客体研究,属于科学分析型;中国美学以潜隐体系的方式存在,西方美学以体系鲜明对立的方式存在。中西方因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构成了在思维方式、语言运用、知情意、人格气质、审美理想的不同,而各类差异,尤其是深层审美心理差异会通过一代代人的历史积累,形成无意识、潜意识的不同模式与定势。不过,正因为差异的存在,不同的心理学资源将从不同的方面丰富深层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同时,又能通过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深刻地探测到人类共同审美深层世界形成的终极奥秘。
在此基础上,张先生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人类心理动力定型的主要部分:无意识与潜意识。由此确定研究范围:“主要是人类审美活动中的深层结构、深层机制、深层功能以及它们在文学艺术和审美教育中的具体表现。”[7]49因此,这一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一门关系到人类生成、发展、自由完善的人文科学。其一,它是美学、文艺学、文化学研究的延伸。著作从笛卡尔、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以及中国古代诗学、文论等大师的潜科学研究,到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对深层心理学的确立,再到弗洛伊德、荣格将心理学与文学艺术的分析研究相结合,建立深层审美心理学,体现了这一学科在哲学、美学意义上的一脉相承与当代发展。其二,引入自然科学,尤其是脑科学的成就,丰富与充实了深层审美心理研究的内容。重点关注从19世纪医学界对于“无意识”“潜意识”的生理基础的探索,援引各时段著名的心理物理学家、脑神经科学家、神经心理学家的研究,论证审美意识的大脑定位、整合状态、动态结构。从科学实证的重要角度,验证深层审美心理的特殊性。认为“是社会实践不断重复的结果,最终使得审美活动在深层审美心理的支配下成了直觉式的、顿悟似的、范畴化的,甚至模式化和自动化的系统过程。”[7]95其三,学科涉及社会科学、政治、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在中西各有特色的历史沿革、伦理教化过程中,探讨集体与个人深层审美心理的无意识、潜意识的积淀与形成。在这一新作中,张先生以广博的视野,兼收并蓄、旁征博引,并将其集中于深层审美心理的阐发,展示了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复杂、新颖,以及与实践美学的深刻关联。
在历时与共时、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基础上,张先生展开了对深层审美心理学的系统性探索。首先,从审美意识的心理构成,即审美无意识、审美潜意识、审美显意识开始,深入研究审美潜意识、无意识的结构、机制、功能,以及其内在的图式、转换、超越升华的心理运行。其次,从社会历史的视角,追溯深层审美心理的生成与发展,审美原型的产生,群体与个体认知、情感、意志的生发。再次,将深层审美与对艺术的探讨相结合,分别从艺术创造、艺术欣赏、艺术本质方面,得出一系列新的阐发与见解,从新的层面、视角开拓了审美心理学、艺术理论研究,丰富发展了实践美学。最后,在审美教育的层面上,将深层审美心理学与人的全面发展、完善相结合,从近乎玄妙莫测的心灵海底,寻求更深刻的自我实现、人格完善和在社会关系总和中的人的自由提升,最终指向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理想,即人的自由发展,人类能力的全面实现。
在实践美学生动、博大的体系中,张玉能先生的《深层审美心理学》一书将中外前人的研究系统化,融入实践美学整体结构,从深层审美心理的层面与阶段再次丰富、发展了原有学说,实现了实践美学新的深化与超越,朝着美的本质继续科学审慎地靠近。同时,对于学术界“告别实践美学”“实践美学终结论”的质疑,该著作以实际行动印证着实践美学理论开拓的力量,成为对诸多误读与疑问的又一次精彩的回应,展示了實践美学在新的历史时期与领域继续延展的客观现实与生命力。
[参考文献]
普列汉诺夫.艺术论[M].鲁迅转译自日本外村史郎的译本.上海:上海光华书局,1930:29.
蒋孔阳.美在创造中[J].文艺研究,1986(2):4-13.
蒋孔阳.美学新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刘纲纪.艺术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2008.
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186.
张玉能.深层审美心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王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