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9-04-16于冰

世界家苑 2019年2期
关键词:谚语口诀趣味性

于冰

摘要:作为一门“小科”,如何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我从趣味性的导入,创设情境,编排一些地理谚语、口诀、民谣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地理教学;趣味性导入;情境教学法;口诀记忆教学法;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学好地理,个人认为需要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对地理学习感兴趣,才能在生活中自觉的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从而将生活实际与地理学习紧密联系起来,达到良性循环。

1 趣味性导入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教师的课堂生动有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欲望。导入是每一节课的开始,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一门艺术。由于受中考、高考考试“指挥棒”的引导、课时安排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初中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地理课,对地理课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认为地理可有可无。所以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具有吸引力的知识点,结合日常生活中学生熟知的相关材料,把它们精心加工成生动的、带有悬念的课程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课外引向课内,引向新知识的探索方面,直至化解悬念、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的第一个知识点“南北气温的差异”时,导入就采用了如下方法:1、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旅游,那我就可以从旅游的角度出发,列举出南北方相关地点,让去过或者知道这些地方的学生来谈谈见闻感受,学生就可以从切身感受方面明确我国南北方的差异;2、也可以直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出南北方同一时间不同景观的照片或者视频,例如展示藏族同胞的藏袍,傣族同胞的吊脚楼,冰天雪地里黑龙江人民的五颜六色的羽绒服,让学生们辨认这是哪里的景观,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这些景观为什么会不一样?让学生们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然后从课本中获取知识,进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既让学生足不出户就了解了南北方的气温和景观差异,又开阔了眼界。

2 情境教学法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设置一定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地理教学跟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教师需要把知识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让抽象枯燥的地理知识点变得生动鲜活起来。通过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点的趣味性,并且能够灵活地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点来帮助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多种问题。

初中地理课本当中存在很多有趣的阅读材料,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们找寻相关的趣味故事,帮助学生拓展眼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不同的情境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把难于理解的抽象化的地理知识具体生动地传达给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口诀记忆教学法

受课时安排的影响,地理教学的时间往往捉衿见肘,需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点,难度很大,怎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口诀记忆教学法往往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

例如在讲七年级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时,对于俄罗斯地形与河流的掌握,我就用到了口诀记忆法。俄罗斯的地形包括三大类:平原、高原和山地,自西向东分别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它们的界线分别是乌拉尔山、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所以我把这部分知识缩编为“东西平平,中原东山,乌——毕——叶——勒(吾毕业了)”,学生印象特别深刻,非常感兴趣,这节课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注意力集中了,畏难心理也就消失了,就能带着轻松愉悦的心境中进入了学习的佳境。采用学生喜欢的方法教学,往往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课本中有很多复杂的地理知识,可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由于民谣、谚语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可以使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强化对地理知识的联系、理解和运用。例如讲八年级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时,我引用了“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描述了我国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每到夏季光照充足,白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差,导致气温上升快,夜晚由于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差,导致气温迅速下降,人们不得不勤换衣服,生火取暖,一家人围着火炉品尝美味的西瓜。口诀法的描述,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学生易于接受。在讲季风与非季风区界线时,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線以西以北,属于非季风区,以东以南属于季风区。这个界线我把它简化成一句口诀“大阴贺巴冈(大饮喝八缸)”,便与学生记忆,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节约了时间,并且学生也不容易忘记。又如反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语句:“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种了一坡,收了一车”,这些语句反映了西部地区一些地方开荒后,随着土壤肥力的下降,土地荒废的现象,导致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加剧了西部地区的贫困,形成恶性循环。这些口诀可以应用到八年级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的学习当中,使学生认识到:开发西部地区首先应该把环境效益放在首位,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才能再造一个美丽富饶、山青水秀的西北地区,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的伟大目标。

通过实际教学中口诀教学法的应用,可以看出它是一种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巧妙穿插谚语、口诀既体现出地理的学科特点,又可以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还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趣味性导入,创设一定的情景,运用恰当的口诀记忆,能够将枯燥的,复杂困难的地理学习,转变为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创新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的投入到地理学习之中,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温端政.中国谚语大全[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 姜瑛俐.创新教育模式与方法[M].东方出版中心,2003.

[3] 邓新亨.对天气谚语的科学考察[J].济南大学学报,1994(04).

(作者单位:农安县农安镇滨河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谚语口诀趣味性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巧记乘法口诀
三八等于多少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24节气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
口诀法解一元一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