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香落定⑤
2019-04-16木叶
木叶
第二回 上
上期回顾
镖队四人在河神的帮助下化险为夷渡过糊涂河,终于进到城来到目的地临济寺,可是送来的镖物形似一块普通的石头,计人家摸不着头脑。
本期梗概
城中可是灯红酒绿,比荒凉的河边热闹多了,听曲儿,喝酒,还有一位让一向少年老成的白令感到慌乱的人。
1 众人正为镖物是石头而发愁之际,白令突然想起还有一封私密信函,上写“滴水之恩,涌泉报之”。
2 老住持思考了一下,命令徒弟把滚热的茶水倒在这石头上。
3 随后老住持竟然将法杖猛砸下去。
4 石头开裂,其中金灿灿、亮晶晶的是镶嵌着宝石的金佛,众人哗然,不仅惊叹宝物,更惊叹老住持的果断,第一次合作押镖的四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5 川万山看不得一本正經的老住持,和白令耳语打趣。老住持虽然年岁已高,却耳聪目明,他说什么都听进耳朵里了,众人说笑着,突然一阵饭香飘来……
6 临济寺的斋饭居然有这样奇香的味道,刚巧四人饿得迈不动脚步了,在老住持的邀请下,白令几人没有拒绝,决定今晚就先食宿住此,未来几日休整也宿在这寺院。
7 第二天众人一觉睡到了日晒三竿,闻到午饭香的四人又在寺院用了午膳。奇怪的是,这寺院如此不起眼,斋饭却有着奇特的食材和味道。
8 下午众人才慢慢悠悠地出门准备去街市上转转,小城的街市上车水马龙,货品也是琳琅满目。
9 正逛着愁没处去消遣,跑来一个小叫花子,边跑边敲锣打鼓给新进城的戏班子“做宣传”。
10 听闻城中心阳和楼可以听曲儿唱戏,众人一拍即合奔阳和楼而去。
11 常有文人墨客上阳和楼登高望远,吟诗作对,而最大的戏台子就搭在阳和楼北面,是正对着戏台的悦来酒楼最揽客的原因之一。
12 几段小曲儿过后,人群骚动了起来,台下不管男女老少,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台上不肯离开,嘴里大赞着戏子的美貌和歌喉。
13 这位旦角唱的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是个名段儿,唱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恨情仇,写这曲的人名白朴,亦是这真定城中生人,这曲儿在城中几乎人人都会哼唱两句。台上曲声婉转,台下中骚动转为鸦雀无声。
14 镖队四人当然也看得入了迷。
15 众人都盯着旦角看,白令却越发觉得唱正末的哪里不对劲,川万山也察觉,这末角儿似乎不在状态。
16 晚饭时问,一行人终于尝到了当地特色的“八大碗”,大快朵颐,可令人扫兴的是,白令居然不喝酒。
17 众人正笑着白令,一声银铃般的声音响起,竟然是刚才那位扮贵妃的旦角儿!
18 女子称自已姓夜,这姓氏倒是少见。
19 这位台柱子为何单独相中镖队这桌酒呢?女子说的再巧,白令也不断生疑。
20 其他三人见到有如此美丽的女子陪酒,便欣然畅饮,不到一个时辰,几个汉子竟然被这女子喝倒。夜姑娘问是否找好客栈,川万山忙接话,隐瞒了住在临济寺的事。
21 川万山转移话题说会每天来看戏,这位夜姑娘的兴趣却转移到了白令那里。
22 几人看出夜姑娘似乎和白令有着旧交,便识趣地准备回临济寺。
23 夜已深,楼下的戏台子已经灭了灯火,戏台暗处,一个黑影默默盯着楼上的白令和刚出酒楼的三个喝得酩酊大醉的人……
24 酒楼的包厢中只剩下白令和夜姑娘,但是气氛却并无缓和。夜姑娘看白令无法动情,竟突然跪称白令为恩人。
25 夜姑娘讲述十年前,白令砍巨鸟头颅救一只小鸟的事,与白令记忆中的画面不差分毫,难道这姑娘就是小鸟幻化人形?
26 白令想起当时年少轻狂的话,竟然有些慌神,但面前的女子很有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妖怪”,白令的神经更加紧绷了。
27 女子口口声声说着要报恩,却点起了一只熏香,瞬间包厢内香气四溢……可夜姑娘一回头,却发现白令的剑已经抵在了自已的颈前……
下期预告
夜姑娘的身世、戏台上的黑影、喝得酩酊大醉却奔着佛家清净之地而去的三人,镖队已然将镖送到目的地,但故事却远远没有结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