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力测评反拨下的听力教学实践路径探究*

2019-04-16卞金华

英语学习(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语篇听力语境

文/ 卞金华

引言

自2009 年起,江苏全省中考实行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采用人机对话形式进行听力和口语二合一测试,该听力测评方式对于听力教学实践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使用好该听力试题,不仅丰富了听力材料的取材范围,更能为学生提供利用真题进行听力训练的机会,将听力测评融入听力教学的过程,符合听力教、学、评一体化的内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在听力测评反拨下的听力教学实践为听力教学开辟了新路径。

听力测评试题分析

江苏省中考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中的听力试题结构基本稳定。该项共20 道试题,共计20 分,所用试题都采用三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形式。听力材料由10 段短对话、2 段长对话和1 篇独白构成。该听力测评试题具有一定的命制设计特点,分析其特点对听力教学能产生积极的反拨作用。

1. 听力测评试题呈现形式分析

在江苏省中考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中,命题者基于10 篇短对话设计了10 道听力测评题,其中5 道题的备选项以图片的形式给出,另外5 道题的备选项以短语形式的文字给出。此外,命题者基于2 篇长对话设计了5道题。其中,命题者根据第一段长对话设计了2 道题,采用完整句子形式,并给出备选项;第二段长对话采用表格形式呈现了3 道题的题干,备选项则以单词形式呈现。最后,命题者基于1 篇独白设置了5 道选择题,其题干都为完整的句子,备选项则以单词、短语或完整句子的形式呈现。

综上所述,该听力测试的20 道试题以文字和非文字形式呈现,备选项以封闭性的选择形式给出,开放性不足。文字形式的试题具有不同层次,包括单词、短语、语块和句子等;非文字形式的试题则包括图片和表格等,体现了多模态形式呈现语言材料的试题设计理念,照顾了学生的不同认知倾向,对与考生听力能力相关的读、看等输入理解能力都进行了考查和测评。

2. 听力测评试题测评指向分析

在江苏省中考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中,听力测评以对听力输入理解能力的测评为主,也兼顾对其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测评,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听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其他语言素养要素的支撑,因此对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都提出了相关要求。下面笔者以案例一进行具体说明。

[案例一]

试题如图1 所示。

听力材料:

M: Which foreign country do you want to visit?

W: I want to visit the USA.

案例一考查了考生的听、读、看等理解能力。学生在完成听力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要读题干、听材料、看备选项中的非文字形式的图片,还需要调动比较、选择等思维能力。该案例还考查了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学生只有了解备选项中的名胜景点(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和白宫)分别属于哪个国家,才能结合听力材料作出正确判断。由此可见,语言知识是文化知识的载体,学语言也是学文化。

3. 听力测评试题材料分析

听力测评试题的材料以真实的语言材料为主,以丰富多样的语篇类型给出(胡曙中,2012),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主题语境。江苏省中考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的听力测评材料形式多样,有由2 个话轮构成的10 篇短对话,有由多个话轮构成的2 篇长对话,以及1 篇含有丰富信息的长篇幅独白语段。听力测评主要采用多元化、连续性文本形式的语篇型听力材料,也适当采用了部分非连续性文本形式的图片和表格。听力测评材料结构完整,所用语料都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实践有关,话题广泛,且与教材中的话题相关联,有贯穿始终的主题语境,即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命题者围绕着这三大主题语境来选择并设计听力材料,其体裁、题材都为听力材料的主题语境表达服务。

图1. 案例一

听力测评反拨下的听力教学实践路径探究

听力测评反拨下的听力教学实践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围绕主题语境选编听力材料;基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形成设计听力教学;依托听力教学培养和发展语篇分析能力。

1. 围绕主题语境选编听力材料

教师需提炼、概括听力材料中的主题语境,引领学生围绕主题语境建构并积累语言材料,并对其进行整体把握,以提升对听力材料的加工处理能力。教师在听力教学中还要整体构思如何处理听力材料中的信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作为信息流起点,在此基础上建构起相关话题的图式框架,为听力过程明确思维导向,指明信息处理方向(陈国安、卞金华,2016)。在提取听力材料图式框架的基础上,教师要引领学生提炼主题语境,依托主题语境对语言材料进行整体的结构化处理,触类旁通地提升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加工处理能力。下面笔者以2019 年江苏省中考英语听力样卷一中的独白语篇听力材料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案例二]

听力材料:

My husband decided to decorate our living room last weekend. He bought a wonderful blue paint for the walls and brown for the f loor. I helped him put the furniture into the middle of the room. I didn’t want the paint to fall onto our chairs and tables.

He painted the walls all day on Saturday. On Sunday I went out with some friends. When I left, he was getting ready to paint the floor. I was away for about three hours. When I returned, I found him sitting in the corner of the room. All the f loor was brown except the place where he was sitting. “What are you doing there?” I asked in a surprising way. “I have painted myself into the corner of the room,” he said, “I can’t walk across the wet paint. I shall have to stay here for four hours until the paint becomes dry.”

通读听力材料不难看出,该听力测评材料中的主题语境与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Do it yourself”Reading 的主题相一致,基本叙事结构也类似。学生在听该听力材料时能激活已有的相关知识。教师可就此主题语境整合相关的听力材料,在听力材料与听力材料之间建构起话题、主题和语境的联系,引导学生开展专题探究,对相关话题、主题和语境进行拓展延伸式的学习(威尔逊,2012)。下面笔者依托该听力材料设计了一则主题语境下的听力教学流程。Step 1 建构听力材料与已有阅读材料的主题语境联系

教师将听力材料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解读。然后向学生提问:“Have you read any other texts that are similar to this one in the topic?”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教材中的类似阅读材料,大多数学生都给出了肯定回答。

[设计意图]

教师充分挖掘听力试题中图文材料所蕴含的丰富教学资源,进行补充和添加、舍弃或修改、整合或重组,围绕主题语境进行探究或相关的拓展延伸教学(张冠文,2018)。教师可大量积累同一主题语境下的相关语言材料,充分开发并利用好听力测评的试题材料。

Step 2 依托听力材料建构跨语篇的主题语境框架

教师追问学生:“What similarities do you f ind in these texts?”教师要求学生归纳、总结听力材料与阅读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并理解不同语篇在话题、主题、语境、结构、衔接和连贯等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关联,跨语篇概括、总结表达形式和内容的基本框架图式,将听力材料与教材相关单元的阅读材料联系起来。

[设计意图]

听力测评材料是听力教学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运用听力测评材料时,要与教材中的相关材料建构主题语境之间的联系,将它们与教材中的相关课时板块、单元、模块和跨年级、跨学段的语言材料相联系,尽量帮学生建构起某一主题语境下具有完整性、结构性和层次性的语言材料,以便学生整体理解和把握该主题语境。Step 3 依托主题语境框架开展专题听力材料研修

教师要求学生继续思考自己还在教材的哪些单元见过类似话题,引领学生将该话题、主题整合到跨单元、跨模块乃至跨教材的学习进程中,依托听力材料中的主题语境进行贯通理解,开展专题研修,整合性地学习主题语境下的语言材料。

[设计意图]

教师将听力材料与其他语言材料建构起主题语境联系,可以引导学生依托主题语境开展专题探究,对相关主题语境进行拓展延伸式的专题学习。

2.基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形成设计听力教学

教师需要设计伴随听力活动的其他平行式技能训练活动,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使各种语言技能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例如,口语语篇与书面语篇交替出现能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把握听力材料,帮助学生建构一个有助于听力理解的丰富语境(任庆梅,2011)。

听力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认知思维深度参与的过程,是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听力材料内容的认知过程,也是思维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哈默(2011)认为,听力教学就是信息输入—内化—输出的信息流过程,具体的听力教与学过程以信息整合为核心,以学生为信息加工的认知主体,以信息收集、处理、整合为基本信息加工环节(Helgesen、Brown,2008)。学习者在整合、加工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运用并提高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形成并发展与听力教学相关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案例三]

试题如图2 所示。

听力材料:

Hello, everyone. I’d lik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the Youth Center. It is next to the Ocean Park on Bridge Street. It is open from 8:00 a. m. to 9:00 p. m. every day.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clubs for different hobbies, like Hiphop Club,Art Club and so on. You can choose what you like. All the clubs are free for teenagers. No matter if you’re studying or playing, the Youth Center is the best place to be. If you need more information, call Miss Lee on 88586676. Thank you.

Step 1 看表格,建构听力材料的基本框架

图2. 案例三

教师要求学生看表格,依据表格建构听力材料的基本框架。该题干中的表格为上下、左右栏的混合结构,上栏是该听力材料的标题(或主题),下栏则由左、右栏两部分组成,左栏是语篇的基本要点Location、Open hours、Clubs、Consumption 和Contact,右栏是与之对应的主要细节,学生浏览表格就可以猜测出听力材料的基本内容架构。

[设计意图]

表格是呈现听力材料框架结构的基本手段,是将听力材料可视化的基本方法。学生浏览、分析表格既是利用认知和语言知识整体建构听力材料框架的过程,也是整体把握语言材料、避免碎片化地理解听力材料的过程。

Step 2 读表格和备选项,构想听力材料框架中的基本内容

教师要求学生将表格与备选项整合起来进行宏观解读,并从微观层面构想听力材料的具体内容。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备选项,并将备选项放入题干中的表格进行整体理解,从而较完整地构想出听力材料基本框架中的具体内容。

[设计意图]

表格是听力材料的提炼和概括,由丰富、具体的内容作支撑。学生借助表格和备选项能够猜测、建构出听力材料的大致内容,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听力内容并完成听力任务。

Step 3 完成看、读、听平行性任务,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播放听力材料,要求学生完成听力任务,并检测学生听力任务的完成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关注看、读、听等语言技能的整合使用,注重解读、理解、学习和掌握听力教学材料中的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

[设计意图]

看、读、听是语言技能的基本形式,这些语言技能可以单独训练和发展,也可以依托语言材料对多个语言技能进行平行性训练,使学生在整合性任务中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因此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是积累与运用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过程。听力教学活动是形成和发展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过程。

3. 依托听力教学培养和发展语篇分析能力

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主题语境下表达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它不是与句子或从句并列的语法单位,而是一个意义单位(胡壮麟,1994)。语篇能力是运用语言形式和语言含义,并在各种语境中构成语篇的能力。语篇分析和理解能力具体包括领悟或运用句法的能力、领悟或运用逻辑表达手段的能力、领悟或运用修辞手段(初级水平)的能力、领悟或运用篇章组织手段的能力、领悟或运用文体的能力。语篇分析和理解活动是语篇知识的实际运用,语篇知识又是语篇分析和理解活动的前提。语言并不存在于零散的词句中,而是存在于语篇中。

语篇分析能力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听力能力的基本。要想在短时间内理解听力材料并完成听力任务是不容易的,不能依靠对听力材料的碎片化理解来完成。深度且完整理解听力材料的过程就是语篇分析的过程,是形成和发展语篇分析能力的过程。下面笔者仍以案例二中的听力测评材料为例,探究如何依托听力教学培养和发展语篇分析能力。

[案例四]

听力材料:见案例二听力材料。

Step 1 分析语篇中的事件关系类型

教师要求学生先通读听力材料,然后罗列出语篇中的事件,用when、who、where、what、how、why 的叙事类语篇模式对语篇中的事件进行提炼和概括,便于他们按类型分析系列事件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

听力材料通常以意义连贯、完整的不同层次的语篇形式出现,如短对话、长对话、语段、独白语篇等,不以句子形式出现,因此听力教学与测评都要在具有独立、完整主题意义的语篇中进行。在语篇层面影响听力理解的情况有:语篇的组织形式较为特殊,例如语篇采用倒叙或插叙的叙述手法等;语篇类型的影响因素,如比起议论文来,故事更容易被理解(任庆梅,2011),分析语篇类型便于学生准确把握听力材料。

Step 2 分析语篇中的话题发展模式

教师要求学生罗列事件并分析其内在联系,告知学生该语篇是以线性话题的发展模式推进并按照时间顺序叙事的,属于叙事类语篇,同时展示以非线性话题发展模式(并列话题发展模式)推进的听力材料。

[设计意图]

该活动旨在拓展学生对语篇话题发展模式的完整认知。语篇一般是以线性话题发展模式或并列话题发展模式推进的。其中,线性话题发展模式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叙事,多以因果链来说明;并列话题发展模式多为分类说明、比较与对比(王艳,2012)。一般来说,和以并列话题发展模式推进的语篇相比,阅读者更容易理解以线性话题发展模式推进的语篇。中学英语听力教材中常常出现各种不同的语篇类型,其中,叙事类、描写类和说明类语篇是学生接触较多的语篇类型。叙事类语篇包含一系列先后发生的事件,事件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多按时间顺序叙事,主要出现在新闻报道和故事中;描写类语篇包含静态的场景,描写人物、地点、物品或场面,多按空间顺序来描述;说明类语篇是按照逻辑顺序组织的,如下定义、举例、记叙过程、分类说明、比较和对比或议论等(任庆梅,2011)。Step 3 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师要求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透过语言表层去理解语篇的深层意义,并提问:“Why did the author write the story?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story?”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感知生活、体验生活,将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设计意图]

语篇是意义单位,语篇意义又有表层和深层之别。其中,语篇的深层意义是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在进行语篇分析的过程中,要能够结合语境、篇章结构、体裁特征等因素,逐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语篇的表层和深层意义,特别要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语篇的深层意义,深度理解语篇。实际上,学生在听力测评中的易错题往往与对写作意图的理解不到位有关,很多错误正是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偏差而引起的。

结语

如何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并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师在听力教学中不断追求和探索的目标与主题。教师恰当地在听力教学中使用听力测评试题,围绕主题语境编选听力教学材料,基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设计听力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是听力测评试题反拨下的听力教学实践路径,能够对听力教学产生积极的反拨作用。

猜你喜欢

语篇听力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跟踪导练(三)2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