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院院士为何被普林斯顿大学开除
2019-04-16袁南生
文_袁南生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塞其奥·维杜博士是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国际信息论领军人物、2007 年度香龙奖得主(国际通信理论领域最高奖)、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讲习教授。维杜院士因违反普林斯顿大学校规于2018 年9 月24 日被开除教职。作为一个世界级的科学家、世界最著名大学之一的著名院士,他到底犯了多大的错,以致把饭碗都玩丢了?
行为不端,被人举报
塞其奥·维杜院士1958 年生于西班牙,1984 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获得博士学位。这所大学建立于1867 年,是一所享有世界声望的一流研究型大学,是美国“十大联盟”创始成员,美国大学协会(AAU)成员,被誉为“公立常春藤”。维杜院士开创了通信领域多用户检测研究,2007年因在多用户通信及信息论方面的贡献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同年荣获香农奖,并于2014 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他还曾担任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信息论学会主席,是国际信息论圈子里位高权重的领军人物。可以想象,一个位高权重的两院院士,被学校炒了鱿鱼,这样一个新闻,对圈内人士是怎样的一个冲击。
2018 年9 月28 日 晚,美 国普林斯顿大学校园传出爆炸性新闻。普林斯顿大学负责沟通事务的助理副校长向记者证实,维杜院士被学校开除,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的网页,已经将维杜除名。在给记者的电子邮件中,助理副校长这样描述维杜被开除:“普林斯顿大学校规禁止教职员工与学生发生性关系,要求教职员工在大学工作和生活中诚实与合作。维杜院士违反了这一校规,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提议予以开除。”
维杜院士违纪案件是因他的女研究生实名举报而引发的。2017年,来自韩国的女研究生艺姬向普林斯顿大学指控维杜院士对其进行性骚扰。经校方调查发现,性骚扰指控成立,但对维杜的处分仅限于8 小时的行为规范培训,这引发了艺姬的不满。有意思的是,从后来校方的声明来看,维杜被开除与对艺姬的骚扰并无直接关系,是因为师生恋而翻船。这真是一波三折、案外有案!
2017 年4 月,韩国女博士研究生艺姬向普林斯顿校方举报其导师涉嫌两次对其性骚扰。第一次是2017 年2 月,维杜邀艺姬去其家里一同观看韩国影片The Handmaiden,中文译作《小姐》或《指匠情挑》。该电影具有直白的色情镜头,这令艺姬不安,并因此向朋友求助,具有短信截屏为证。但2 月23 日,她还是搭维杜院士的车去了他家里。看电影的时候,她的导师坐在她身边,对她有肢体接触,并短暂地搂了她。电影看完后,艺姬回家,满怀疑惑和不安。
3 月9 日,维杜院士再次邀艺姬一同观看另一部韩国电影《老男孩》。第二天,两人一同去维杜家里,各喝了两杯红酒。观影过程中维杜再次搂了艺姬,并轻抚其肩膀。艺姬不小心把红酒撒在衬衫上,虽然艺姬一再推却,但维杜仍坚持为她擦洗,期间有接触她腹部,并一度将手伸进衬衫以便擦洗。
回家后,艺姬深感不安,给自己的导师写邮件表达困扰,要求为两人相处设置合适的界限,维杜当即回信表示同意。据艺姬称,其后两人关系恢复“正常”,继续保持工作联络。但是几周后,艺姬将这段经历告诉了系里一位助理教授保尔·卡夫博士,这位博士当即向校方举报。
不得不提的是,卡夫助理教授向普林斯顿大学申请了终身教授职位,他的申请此时正面临被否决的艰难境地。有人称其申请终身教授职位不顺利,原因就是被维杜卡了。而2018 年,卡夫博士已经离开了学术界,去了一家公司。
2017 年6 月9 日,普林斯顿大学调查认定,维杜院士性骚扰属实,但仅给予其8 小时行为规范培训的纪律处分。为什么这么轻呢?维杜所在学院负责教师工作的院长德博拉·彭迪斯就此向艺姬解释:“当艺姬向老师维杜指明他的行为不合适时,他停下来了,并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考虑到这些情况,我们认为维杜院士是初犯,初犯不等于性侵犯。”院长的意思是说,学生说不的时候,老师就刹车了。
事实上,在因为艺姬而调查维杜前,普林斯顿大学就曾收到针对维杜的其他指控,只是没有其他的女性愿意站出来作证。彭迪斯称:“没有人原意站出来具体指正其他的性侵犯行为。”其实早在2017年2 月,普林斯顿大学一名院士就曾给副教务长写过匿名邮件,指控维杜曾与两名女研究生有亲密关系。而卡夫助理教授则称,他在2017 年3 月2 号从另一位院士口中得知,维杜在学术会议期间亲吻女学生被人看见,且当天晚上,卡夫便将此事向学校举报,并提到艺姬是维杜当前唯一的女学生,需要保护。同一天,还有一位院士告诉卡夫,维杜曾炫耀与另一位女学生有性关系。不过,其他几位院士都没有回应记者的联系。
一个月后,艺姬向卡夫透露了自己的经历。卡夫马上向学校做了举报。普林斯顿大学由此启动了调查,并在2017 年6 月份公布了结果和相对轻微的纪律处分。然而到了当年9 月,学校又获新的举报,重新启动调查,并最终导致维杜被开除。不过事到如今,让维杜这位院士丢掉饭碗的,并不是性骚扰,而是维杜院士对指控事实所作的伪证。诚信是普林斯顿大学精神的精髓,院士的伪证被认为有违普林斯顿大学精神,被认为不诚实,导致他最终丢掉了教职工作。
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美国两院院士被普林斯顿大学开除一事给我们提供了非同寻常的启示。
一是要筑牢校园性骚扰的“防火墙”。进入21 世纪后,美国大学校园性骚扰与性侵害现象有增无减。美国政府对大学校园性骚扰和性侵害泛滥现象也做出过正面回应。2014 年年初,奥巴马总统就美国大学校园安全问题发表讲话:“在美国大学校园里,5名女性中,大约有1 名遭受过性侵害。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为受害人提供帮助,让美国人民感到安全,保证美国梦的实现。”奥巴马在讲话后即签署备忘录,并成立了由司法部长、教育部长等政府官员参与的反性暴力专门工作组。
大学是防范和处理校园性骚扰行为的前线,对降低性骚扰行为的发生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霍布森的调查,目前美国97%的高校都有正式的反性骚扰规定,并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90%的高校能就反映的性骚扰问题进行内部调查。除此之外,美国教育行政部门和司法机构也都对校园性骚扰的受害方提供特殊支持。
二是教育必须坚持和维护诚信这一条社会底线、做人底线。克林顿总统在任时差点被弹劾下台,主要原因就是被认为讲了假话。普林斯顿大学非常重视学生品格的培养,从1893 年开始实行“诚信”制度,在这里,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都必须遵照被称为“荣誉规章”的学术诚信政策。这条规定需要学生写一份书面保证,保证对所有的书面作业既没有剽窃,也没有违反其他道德规范。写下这份保证表示签署的学生已经理解这条政策的“双向责任”:自己绝对遵守,也向校方报告任何其他学生违反这条政策的现象。因为“荣誉规章”的存在,普林斯顿的考试没有监考。违反“荣誉规章”的学生会遭到最严厉的处分,包括短暂的禁闭,甚至开除。维杜院士被普林斯顿大学炒鱿鱼,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的行为被认为违犯了诚实合作的普林斯顿大学精神。
三是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普林斯顿大学开除两院院士维杜教授充分彰显了这一精神。维杜院士是世界上国际信息论的领军人物,信息产业是世界上日新月异的朝阳产业,他的存在就等于是一面旗帜,他有的是精英人脉,身后是一个既成的人才网络,加之两院院士通常被视为“国宝”,是一个单位的招牌,是一个地方的招牌,人才争夺战,首先是院士争夺战,既然争都争不来,哪能轻易地端掉一个院士的饭碗?如果这样,岂不是鼠目寸光、自挖墙脚,跟大局利益、长远利益过不去吗?然而,普林斯顿大学不吃这一套,在校纪面前人人平等,该从严执纪就从严执纪,该按校规办事就按校规办事,该断掉两院院士饭碗就断掉饭碗,一点也不含糊。
校园性骚扰案件中的塞其奥·维杜
四是尽量维护弱者利益。性骚扰案件中,通常被骚扰一方是弱者。在美国,由于校园性骚扰行为一般被认定为侵权案件,因此校方所承担的责任是一种事故连带责任,而不能将这种责任推脱。按照英美法的规定,连带责任属于无过错责任,这就使得雇主不得主张已尽相关职责而不负责,即使雇主本身无任何过失,仍应对受雇人的行为负责。
校园性骚扰案件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也不同于普通侵权案件。在审理普通侵权案件时,诉讼的发起方将承担举证责任。考虑到性骚扰行为的隐蔽性与瞬时性等特点,如何分配举证责任就成为审理性骚扰案件的关键。如果严格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进行审理,那么原告的胜诉将十分困难。为了补救举证缺陷,美国法院在对待性骚扰案件时通常会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即变更当事双方的举证责任,要求被告提供反证证明其侵权行为不成立。
五是对高校师生恋现象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未雨绸缪。大学要不要禁止师生恋,在美国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美国大学总体上反对师生恋,有的绝对禁止,有的部分禁止,有的建议避免。他们觉得师生之间存在权力上的不平等,女生容易受到性剥削。
俄亥俄州北部大学规定,所有教职工不得与未婚学生发生性关系。耶鲁大学对年龄上做了区分,禁止教职工和本科生发生性关系。有的学校部分禁止,印第安纳大学规定,如果某学生选修了某教师讲授的课程,或是某学生处于某教师的监督管理之下,不论双方是否你情我愿,一律不许发生恋爱关系或是性关系。这种部分禁止的规定,在美国大学最为普遍。
美国大学为什么禁止师生恋呢?第一,这种行为对其他学生不公平。恋爱中的老师会利用权利关系给自己的“女朋友”开后门,造成学校教育环境的不公平,伤害其他学生的平等权利。第二,对当事学生不好。一般而言,“男朋友”如果是老师的话,会不自觉地受到其他学生的疏远。另外,当“男朋友”还是任课老师时,这种情感因素,会导致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态度反复无常。第三,会让学生质疑涉事教师的公正和权威。特别是事先甜蜜的师生恋,变成事后无情的性骚扰指控,对老师的个人名誉和职业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据美国加州教师协会统计,从1992 到1998 年,加州共发生34 起学生因与老师感情破裂,而伪报老师性骚扰的案例。第四,妨碍学校的教育权威与声誉。对学校而言,师生恋引发的教育不公平会对整个学校教育权威产生不信任。而且当有关于此类指控被曝光时,也会严重损害学校名誉。第五,妨碍全社会的职业道德建设。
为了维护校园秩序,许多国家都将性骚扰者绳之以法,但这种性骚扰现象却屡见不鲜。例如据韩国《中央日报》2018 年9 月29 日报道,韩国首尔大学一名教授朴某,因骚扰女学生被校方开除。报道称,朴某自2004 年起就职于首尔大学音乐学院,2014 年时被曝收取高额的补习费并有骚扰女生的嫌疑:朴某于2011 至2012 年向当时跟随其学习的20 岁左右女学生发送骚扰短信,但仅凭受害者的陈述不能定罪。首尔大学调查后召开教工处罚委员会会议,会上决定将朴某开除。朴某因不满处理结果向法院提起上诉,首尔行政法院判决校方处理并无不妥。
判决部表示:“原告(即朴某)作为一名教授,对其职业道德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些负面事件会使国民对教师失去信任。首尔大学的处理不存在惩罚不妥或惩戒权力滥用的问题,因此,学校将朴某开除的决定合理。”据悉,首尔大学是韩国公认的最高学府。但近年来,首尔大学教授骚扰女学生事件一直不断。首尔大学曾发表声明表示:“对于在学校里发生如此不光彩的事情,首尔大学师生们感到很悲痛,也深感自责。向国民致以最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