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宇佳舞台与观众同在

2019-04-16邱骊吉

东方电影 2019年4期
关键词:多伦多林黛玉话剧

文/邱骊吉

虽说是缘于“想演林黛玉”而开始的演员生涯,演得最多的却是年代剧里的女战士,不过这无碍于陶宇佳对表演的热爱。参演过《霓虹灯下的哨兵》等众多影视作品的她,今后也将直面观众期待,坚守一方舞台。

在自己演过的所有角色里,陶宇佳最喜欢的是电视剧《决战》里的女狙击手苗萱,因为这个角色身上有女性的柔情,又有斗士的坚韧。“她的人生可以说是受尽了折磨,但她选择了参加特战队,与一群男人一起在最前线直面敌人的炮火,从不弱于他人,也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女战士。”

陶宇佳是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女孩子,多少受此影响,她从上海市戏曲学校毕业后,进入了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文工团不同于民间的文艺组织,作为演员之前,首先是一名军人,当兵的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她将这段经历视为一生的财富,同时也从未忘记这最初的舞台。即使在参演了不少电影和电视剧作品后,她仍然对话剧有一份独特的偏爱:“我很喜欢话剧表演时那种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的感觉。”

无论是何种舞台,似乎都与无数光鲜的字眼相连,而陶宇佳却向我们讲述了演员生活纯粹的一面。研读剧本、琢磨演技、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所饰角色的表情和眼神是她每次表演前必做的功课。她演过许多与本人性格迥异的角色,至今回忆起来仍觉得挑战性不小。陶宇佳说到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剿匪英雄》,她在剧中饰演大反派江汉波,既要留心角色瘸腿的特征,又要用浙江话说台词,还要演出那一份阴险狡诈。

“其实,现在影视作品里的角色已经不那么脸谱化了。”陶宇佳说,为了演出每个角色的特点,她一般会从角色的心理逻辑出发。“每一个人物首先都是活生生的人,正面人物有可能干坏事,反面人物也有可能干好事。只要掌握了每个人物行动时正确的心理依据,就能把他们的性格和形象区分开了。”

积累经验的同时,陶宇佳也在她的演艺生涯里亲身体验到了影视界的发展。今年2月首届中加电视节在多伦多举行,她也参加了。踏上异国的土地,迎面是冬日的寒风,但观众的支持能驱散所有冷意。“我是第一次到多伦多,没想到那里的冬天这么冷,但多伦多的朋友们非常热情,开幕式和闭幕式的现场座无虚席。”她回忆说,“我能感觉到,我们的影视文化在国际上也是非常受欢迎的,特别是海外同胞,他们对我们的影视剧作品有很大的热情。”

对于自己走过的演员之路,对于一路留下的足迹和依旧闪耀着憧憬的远方,陶宇佳感触颇深:“随着入行时间的增长,自己对作品和角色的理解力和驾驭能力的确是会越来越纯熟的,但同时,我觉得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他们对角色的要求也在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表演上更加精湛出色,为此我们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TALK 对话陶宇佳

Q: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对表演感兴趣的呢?

A: 记得是初中时的暑假,电视里在放1987年版《红楼梦》电视剧。我看着陈晓旭老师演的林黛玉,她哭我也哭,她笑我也笑,那时就萌生了想当演员,想演林黛玉的想法。之后上海市戏曲学校话剧影视班来学校招生,因为我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所以校长推荐了我。顺利考入艺校后,又被特招入伍进入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便开始走上专业演员的职业生涯。

Q: 拍戏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一些让你至今记忆犹新的故事?

A: 在拍摄《瑶山大剿匪》时,有一场戏是我们爬到山顶,剧组在两山中间的吊桥上拍我与丁海峰老师的一场对话。吊桥踩上去就晃,山顶上又非常冷,双腿发抖,嘴唇发紫,又冷又怕,但脸上必须保持镇定,这场戏真是令我印象深刻。

Q: 演话剧、演电视剧和演电影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A: 演电影要注意镜头语言的把握,而电视剧篇幅比较长,需要掌握人物整体的演绎脉络。话剧则是现场表演,借助外力少,更多的是展现演员自身的表演。这三种舞台各有千秋,但我本身是话剧演员,更偏爱话剧舞台。

Q:会不会感觉到一些角色和自己之间存在反差?

A: 确实会感觉到很大的反差,但是反差越大,就越能激起我心中的挑战欲和表演欲。最后得到观众们的认可时,也会有更大的成就感。

Q: 有没有想象过,如果自己没有选择当演员,现在可能在从事什么工作?

A: 在入伍前我拿到了上海音乐学院和北京广播学院的专业录取通知书。如果不当演员的话,我可能会是一名音乐教师或者主持人。

猜你喜欢

多伦多林黛玉话剧
浅谈文学性在话剧中的重要性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话剧《二月》海报
再见啦,秋天!
最宜居的多元文化之城——多伦多
《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的肖像描写
话剧《关汉卿》:半个世纪的历史回响
《为奴十二年》摘多伦多大奖
两个人的爱情和一个家族的“内战”
2009版芭比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