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缩短一日活动中的等待环节
2019-04-15蔡晓红
蔡晓红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发展指南》,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为孩子们精心安排各种学习、生活、游戏活动。但不难发现,在组织这些活动的过渡环节中,不免存在一些时间的隐形浪费,如在洗手环节、喝水环节、如厕环节等,有的孩子动作快,有的孩子动作慢,有的先,有的后,教师为了等待其他的孩子,此时就会存在消极等待情况。为了优化幼儿的一日生活,让幼儿在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有意義,我们也在工作中断的探索方法,使用一些有效策略,尽量缩短一日活动中的等待环节。
1 明确要求,锻炼孩子能熟练做好过渡环节的事宜
在过渡环节,让孩子明白要求,才能有序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比如吃点心时,小朋友要先解便,再洗手,最后到杯架里拿杯子,到老师处领点心。每个孩子心里都很明确此时我们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并熟练的完成,那么过渡环节需要的时间就会缩短。
2 建立常规,逐步形成了良好而稳定的常规
班级中幼儿的常规很最要,只有形成了良好而稳定的常规,教师才能在工更好的开展学习和游戏活动。比如还是在点心环节,为了缩短孩子的等待时间,又能让动作慢的孩子不受影响而吃完自己的那份点心,我们要求先吃完点心的孩子轻轻地把小椅子放在教室的四周,然后到图书角取自己喜欢的图画书坐在小椅子上安静地欣赏,慢慢地孩子形成了习惯,吃完点心后不再需要老师提醒应该做什么,教室里孩子们的活动有序,紧凑。
3 职责明确,科学合理的安排过渡环节
幼儿园一个班的孩子都在二三十人左右,在有些环节中,不可能让他们同时去做,如入厕环节、洗手环节总是有一个部分孩子先,一部分孩子后。如果此时不能组织好另外一部分孩子,就可能让剩下的一部分孩子形成消极的等待,个别调皮的孩子有可能因无可事事而疯闹。此时,教师可以和保育教师配合好各自的工作。如入厕时,保育教师站在盥洗室,组织幼儿入厕,教师则在教室组织剩下一部分孩子朗诵儿歌,做做手指游戏等,即便先入厕回来的孩子也能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如此交替,分批让孩子进行如厕,孩子们也没有了消极的等待。又如在餐前的盥洗环节,保育教师可先带部分孩子进行盥洗,教师在教室里带领其他孩子游戏,待前面部分孩子回到教室后,教师则和保育教师交换位置,由教师带剩下部分孩子盥洗,保育教师则回到教室组织餐前的准备工作,如:边指导值日生分发餐具,边组织孩子进行活动,如讲故事等。
4 因材施教,合理安排共同提升过渡环节的效率
让孩子参与到等待时间的活动中去,让孩子自己成为主宰时间的主人。如在起床的环节,有的孩子动作,很快就穿好了,而有的孩子动作慢,而此时,教师一边要帮助和等待动作慢的孩子,一边要协作整理床铺,此时教师该如何有效缩短等待的时间呢?根据本班孩子的情况,在起床环节我采取了这样一些方法:班上的孩子有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强,动作也比较快,我便让这部分孩子去帮助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帮他们检查鞋子穿反没有,帮他们整理衣服的拉链等,孩子们很乐意去帮助同伴,这样也增进了孩子间的友谊和交流。然后,我还会组织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手指游戏,让孩子坐在自己的床边边念儿歌,边等待其他小朋友,这样也就消除了孩子们在等待环节中的乏味,避免了寝室中的无序与混乱。
如何有效缩短一日活动中的等待环节,是我们幼儿教师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了让幼儿的一日活动环节更加有效和有趣,相信只要我们有心、用心一定能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分分秒秒都有意义。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双凤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