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有效培养

2019-04-15刘园莉

神州·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小学生

刘园莉

摘要: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最好时期,老师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

小学时期是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有效培养的重要时期,老师更要重视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精心教育,给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1、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是改正不良行为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提高,也传播了各种消费信息。在小学校园也开始传播追求名牌、高消费等思想,对小学生有一定影响。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溺爱,有求必应,学生有不听话、不干活,不认真做作业等很多不良习惯,老师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性,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1]。第一,正确引导学生,经常给学生讲领袖、英雄等人物故事,讲勤劳、节约、孝敬长辈的各种故事,引导学生勤俭节约、孝敬父母长辈,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逐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第二,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教育学生正确的消费。开展小银行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零花钱存起来,鼓励和引导学生用零花钱购买文具、生活用品等送给贫困地区的学生,或者资助灾民等,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心。第三,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比如“携手互助”“春游”等各种活动,参观工厂,到农村实践等,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热爱劳动的情感,改变学生的消防观念,让学生感受高尚情操的熏染,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最后,老师、家长要积极配合,针对学生的的具体情况,交流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2、教育学生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培养的重要场所,学生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辨别能力。小学生控制力差,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做事缺乏目的性和自主意识[2]。学校教育要针对学生的具特点和行为有效实施,比如学生乱扔杂物、上课不注意听讲等不良习惯,老师要以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为目标,组织学生编写小话剧、小品等活动节目在班级演出,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进而受到良好教育。小学生年纪小,缺乏辨别能力,会受到社会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所以,老师的教育要讲究方法,不能简单粗暴、不能打骂体罚、不能急躁,要以感情和爱来感化学生,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什么是错误的事。引导学生坚持做正确的事,一段时间后,会形成习惯[2]。比如,学生不爱惜学习用具,铅笔不用完就扔掉、文具盒脏兮兮等,老师组织学生活动,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各种文具,有大哭的、有愁眉苦脸的。“这些文具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都低頭看自己的文具,哑口无言。老师没有让学生急着回答,而是说“大家想想办法,我们怎么可以让这些文具高兴呢?”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始思考和研究,“我要给我的橡皮治病,不再对它破坏。”“我给我的铅笔盒洗洗澡,让它干干净净的。”“对不起,我的小书包,我不会乱丢你了。”学生们都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并进行了实践,捡起了地上的铅笔,领会了讲桌上的橡皮,学生的心理已经有了爱护物品的思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不仅爱护自己的文具,对家里的各种物品也轻拿轻放,并进行更好的整理和归纳,逐渐的养成了习惯。

3、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要坚持长久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不断的重复培养,不是简单的一次教育活动就可以实现的。小学是人生教育的开始,是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要进行不断的实践巩固认识,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有趣,有意义的活动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老师组织学生到老人公寓献爱心、让学生每天给妈妈做一件事,培养学生的尊老爱老思想,让学生从爱自己的妈妈开始养成孝敬父母的习惯;组织学生参加班级干部竞选活动,增强学生责任心,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组织学生参加春游,感受祖国河山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利用学校的各个学科及思想品德课和少先队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培养。老师有意识的关心和帮助一些表现差的学生,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要发现学生长处和优点,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针对学生的典型事例,让学生自己分析和研究其对错,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成长。

结束语:

总上所述,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老师要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现在提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的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从学生的各种小事出发,坚持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有效培养,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范绍乾.浅谈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神州,2017(8):180-180.

[2]李国惠.浅谈小学生良好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形成[J].学周刊,2016(7):66-66.

本文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总课题组下子课题《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有效培养研究》课题编号:(JKS83187)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小学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