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创新教育思考
2019-04-15王玉茹
王玉茹
摘要:为了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在21世纪全面加快我国素质教育进程,提升国民素质培养本民族创新创造能力,在我国目前实行的基础教育方案中应加入创新教育模块。创新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园作为教学领域中进行创新教育的首发单位,需要对幼儿创新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初步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现代教育;幼儿;创新教育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育中对待幼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并给予其足够的关爱,让孩子学会如何去做人,对待事物有自己的认知,利用自己的思维动手去创造。教师应对新的教学方式、教育理念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储备。通过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用正确的行为规范教育幼儿,在现实教学中不断完善自我,寻求进步。
一、对创新教育的基本含义有正确理解
(一)认识创新
创新与生活紧密相关,创新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三种:一是自己完全独立的创新,具备全新的理念,创造出了新的事物。二是继承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新的产品。三是对已经公之于众的学说概念及有待解决的问题有了自己新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新思想并进一步研究出了成果等等,这些创新多数人都可以在自己从事的工作领域内完成。而在幼儿园实行的创新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理解,创新精神,让每个受教育的儿童自身实力得到显著提高,充分挖掘幼儿思维创造能力,使其适应现代社会。
(二)正确理解创新教育
作為通过培养人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而为基本价值观的创新教育,其实质是解决幼儿如何在实践中学会创新,思维,能力,经神等方面。同时也对教师提出要求,即如何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会建立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性精神,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创新教学方法。教师的创新关键在于创造新观点,新理论,新的教学思维,来面对并适应未来高速发展时刻充满挑战的社会,为自己转型成为创新人才做充分准备。因此,创新教育是通过培养创新人才进一步实施创造的教育。在幼儿园进行创新教育的重点为幼儿未来的持续性发展,从小将幼儿的思想观念提升到一定高度,为其未来的创新创造指引正确的道路,积极鼓励幼儿树立独一无二的个人品行,帮助幼儿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智慧创造。
(三)把握不同层次创新教育的特点
创新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而创新能力由于受到不同人的性别,文化程度,年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具有不同的层次。对于处在不同层次的对象,应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在自己所在的层次内达到教育创新。
二、正确的教师观对实施幼儿创新教育至关重要
(一)角色观正确
教师即教育学生传授知识的人,教师将社会的价值观、正确的科学知识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正确的行为举止传递给未来的青年一代,是社会得以继续发展。伴随人类文明社会不断进步,教师的职责不再仅限于进行文化思想传播,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模范,教师所承担的角色是社会向外展示的一种独特文化。
(二)职业观正确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拥有多项职能,在实践教育中作为学生的辅导者,必须要不断总结完善自我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为幼儿园教育创新实现强有力支撑。教师在社会中作为形象的代表,也需要将具备良好的行为品行,符合正常的社会价值观。
(三)自我教育观正确
在幼儿创新教育的实施中,教师作为直接参与对象,须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完成传统授课任务同时通过所学的新的教育方式教育幼儿,培养其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每一名教师,都应有不管学习,不断争取进步,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正确思想。
三、幼儿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一)打造舒适的教育氛围
良好的教育氛围能激发人的创造能力。教师与幼儿间应努力构建自有,平等,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有一位来自美国的心理学家曾通过实验证明,环境因素影响着人的创造性。教师与幼儿的思维方式不同,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强加于幼儿。反之,学会寻找幼儿思想的独特之处,正确引导,这种教育环境一定程度上将使幼儿更加充分认识自己,积极投入到各种活动中,不断思考,形成一种自己独有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二)根据幼儿年龄,指导其参与创新活动
教师应通过幼儿的年龄特征在活动中给与幼儿特定活动物品及相应时间。如让其与同龄幼儿共同编写公式,不提供范围;提供绘画材料,不限制场景,鼓励幼儿创作;面对困难,让幼儿相互讨论难处解决方案等等。幼儿在进行创新活动中体验到乐趣,创新意识将会得到不断加强。
(三)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关键。由于幼儿思维模式固定,缺乏经验,在面对问题时,极容陷入思维困境,开拓幼儿思维是提高其面对问题有能力解决的关键。第一,突破原有固定思维。幼儿在解决问题时多按常规思路分析解决,难以跳出已有思维,因此,在创新教育中,应着重引导幼儿脱离常规思想,多角度考虑问题。第二,引导幼儿学会知识迁移。如在进行创意制作中,可先为幼儿做出示范,让幼儿做出发散性创造。第三,通过联想促使幼儿思维发散。经验作为联想的基础,丰富经验可引发幼儿无限的联想,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结束语
作为每个人最开始的教育阶段,幼儿教育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每名幼儿都是存在于社会的独立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需要,新时代的教师在传授幼儿常规知识的同时也应与时俱进,学习先进教学思想,打破固定思维,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充分发散幼儿创造性思维,在激励幼儿参与创造性活动的同时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创新教育机制将因此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浩月.有关幼儿创新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34:139.
[2]夏本美.浅谈幼儿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农家参谋,2017,2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