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原则及对策

2019-04-15于洪利

神州·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小学数学

于洪利

摘要:数学在小学教学中是一门必修课程,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比较差,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佳。如何才能让教学内容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思维和学习积极性,是当前数学教师一直在致力探究的问题之一[1]。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就这一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原则;创设对策

前言:

小学生正处于系统学习的初级阶段,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2]。这个时候如果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問题情境创设教学法,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思维能力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从而给学生今后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在小学生各项能力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进行探讨,再就具体的创设策略展开论述。

一、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原则

(一)趣味性

小学生性格活泼,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但是自身的控制能力比较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3]。所以,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教师要遵循“趣味性”原则,确保创设出来的问题情境生动有趣,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

(二)针对性

创设问题情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某一个知识点,而不仅仅是为了活跃教学氛围。换言之,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设置问题情境,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思考和研究该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某个或者多个知识点,并且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所以,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要保证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目标。

(三)层次性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层次性,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应当凸显出的问题的层次性,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让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更多的知识点。与此同时,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不同,教师也应当凸显出问题的层次性,确保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积极、主动探究问题,从中获取相应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分数”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分数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掌握分数的本质内涵,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看《西游记》这一电视剧创设这样一个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这天唐僧去化缘,化到了一块大饼。回来的时候准备分给自己的三个徒弟吃。沙僧建议师傅将饼分成四份,一人一份。这个时候猪八戒在一旁抱怨,一人只吃一份太少了,吃不饱肚子。悟空眼睛骨碌一转,对师傅说道:‘师傅,师弟说一份太少,那你把饼分成八份吧,这样每人就可以吃两份了。猪八戒在一旁开心极了,他说终于可以多吃一份了。同学们,你们认为猪八戒吃的饼变多了吗?”这个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创设具有实践性的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新课程标准针对数学教学明确提出的要求。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既要做好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重视数学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这节知识点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的时候准备若干个圆形的纸片,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对圆形纸片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剪裁和重新组合等方式,引导学生计算圆形面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少干预的态度,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探究。为了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数学教师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法,让三五个学生一组展开探究。通过探讨、猜测、实践等,学生将圆形转变为一个近似长方形,再根据极限思想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除此之外,在讲解几何体周长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等知识点的时候,数学教师均可以创设具有实践性的问题情境。这样既能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又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消化和吸收。

(三)创设具有生活性的问题情境

知识源于生活,同时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创设生活性问题情境,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讲解“100以内加减法”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你和同桌一起进行跳绳比赛,你跳了98个,同桌跳了65个,你比他多跳多少个?”相对于纯数字计算,这种生活化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更加真实理解加减,这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等特点,加上小学生本身的自制能力比较差,导致数学教学一直问题不断,课堂教学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数学教师要对此予以重视,遵循趣味性、针对性和生活性的原则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清华,张文利.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27(09):143-144.

[2]于波,朱文平,朱剑英.中加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方式比较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08):113-116.

[3]金轩竹,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中真实情境的理解与设计策略[J].课程教学研究,2018(09):69-75.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小学数学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