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面向东盟的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9-04-15廖俊玉
廖俊玉
摘要:随着广西与东盟国家与地区经贸往来日渐频繁,广西对财经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上升趋势。针对国内高校财经新闻专业办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广西高校财经新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注意从三方面着手:以打造面向东盟的财经传播人才为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要注重财经与新闻的融合及重视财经新闻的实训环节。
关键词:媒介融合;面向东盟;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1-0153-03
一、财经新闻与财经新闻媒体发展现状
财经新闻是关于财经现象、财经活动和财经问题的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门类。财经信息上连国家政府,下系百姓民生,中间更是连接无数實体性的经济组织。
随着我国新闻媒体对财经信息传播的重视,特别是一批专业性的财经新闻媒体的崛起,出现了专业经济新闻人才短缺的局面。一方面,媒体对经济新闻报道人员的需求急剧扩张,随着公众对经济生活关切度的不断提高,他们需要了解理财知识、市场行情与投资信息,经济新闻报道正在适应受众需求,逐渐成为新闻舞台的重头戏。目前,全国“财经”类的期刊上千种,“财经”类的报纸也有六十多种,财经专业门户网站有三十多个,各类媒体几乎都开设了经济新闻的专刊、专版、专业频道、专栏。因此、媒体对财经新闻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新闻的专业性强、进入门槛较高,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其他部门的采编人员向经济领域的拓展。
二、财经新闻专业的开设现状与问题
目前,全国有财经专业学科背景的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数量较少,这与庞大的财经传媒市场需求不相匹配,业界的需求促使高校财经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加快了步伐。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高校开始开办财经新闻专业至今,有该专业的院校已有30多所。多数院校本身依托财经类背景,如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些是综合类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开设财经新闻方向,如中山大学的传媒与设计学院。就专业办学规模来说,财经新闻专业开设院校数量不少,但从办学质量而言,整体上距离真正培养合格甚至优质财经新闻人才还有距离,目前该专业办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办学定位不明,人才培养目标“大而全”
一些财经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没有特色,定位不明,人才面向区域过于广泛,没有区分度。是为专业财经媒体培养人?还是为企事业单位培养经济工作宣传人才?亦或是为企业做财经信息发掘、企业形象公关和传播培养人?人才培养目标方向不同,决定了课程体系设置不同。不少高校的财经新闻人才课程体系显得“大而全”,似乎学生毕业可以适应各类媒体、各种单位的宣传工作,其结果却是学生去媒体做一般新闻做得不精通,去财经类单位对经济类工作的认知又不够。
(二)课程体系陈旧,人才培养不能适应新兴媒介生态的大环境
媒介融合是当今媒介生态和媒介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随之而来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媒体技术时代的到来,更对财经新闻行业提出了新要求。然而,目前很多课程的设置还停留在旧式的新闻学办学模式中,无法培养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学生毕业后无论从思维,还是实践操作与社会对专业财经传播人才的需求有差距。
(三)“新闻”与“财经”两大学科知识难以融合
根据国内高校财经新闻办学调查显示,大部分财经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传统新闻学课程,加上财经类基础课程。传统新闻学课程包含新闻学理论与新闻史等课程,而财经类课程一般则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财经基础知识。课程设置出发点本想让学生即懂新闻,又通财经,然而在办学实际操作中却普遍存在新闻与财经不能融合的“两张皮”现象,即上新闻学课程教师由于不懂财经,不能从财经角度去分析新闻价值,也难以树立用财经视角讲述社会现象这样的思维。而财经类课程基本都是由学校财经专业教师讲授,由于欠缺新闻传播学的相关背景,也难以将财经知识与新闻报道相融合。
三、媒介融合时代广西高校财经新闻专业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广西地处西南边疆地区,与东盟国家与地区地域相接,文化相通,民风相近,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南博会”)的永久举办,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与开放,以及我国关于“一带一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广西与外界的交往日趋频繁,海外(尤其是东盟国家与地区)的企业、各类商业和金融机构纷纷驻足广西,使得广西经济社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广西急需培养高层次的财经新闻人才。广西媒体需要大量财经新闻记者来进行专业财经报道,同时将广西发展成就向外界传播和宣传。因此,无论是广西的传媒市场,还是事业和企业单位与机构,都对财经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大的需求,这对广西高校(尤其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本科院校)在新闻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现今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适应广西对东盟传播的财经类新闻人才,笔者认为应从财经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实训建设三方面来考虑。
(一)人才培养目标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在财经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上,专业所属高校要考虑人才培养方向的具体针对性,是输入到专业财经类媒体,或者专业媒体的财经板块,还是为政府经济部门、企业、公司等机构服务的财经信息传播者。就广西的具体情况而言,大部分高校是地方院校,主要面向地方输送人才,其主要办学职能是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因此,开办财经新闻院校要充分考虑广西区域特征以及面向东盟区位优势。自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南宁,广西与东盟国家和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的联络更为频繁。东盟不少国家公司、企业、银行等经济机构与团体在广西设置了分支机构和办事处,急需懂财经、会传播、熟悉东盟文化背景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因此,广西高校的财经新闻专业可以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适应媒介融合大时代背景,主要培养面向广西地方经济发展,以及面向东盟国家驻广西的政府、企业、公司等分支机构的经济信息传播者,以此区别于全国其他院校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目标,更能凸显区域特征与地方特色。
(二)课程设置应覆盖“媒介融合”+“财经分析”+“东盟知识”三方面
1.媒介融合类课程设置。在媒介融合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财经媒体也顺势而为,在媒介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上更加强调用户体验,为用户画像,精准传播实现也日渐成为可能。不少财经媒体推出线上线下媒体互动,加快融媒体产品上新速度、财经传统媒体积极与新媒体合作,共同打造融媒体矩阵。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给财经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按照传统媒体时代培养的新闻人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新要求。媒介融合要求新闻传播者是全能型传播人才,既能运用传统媒体,又能熟练掌握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同时能将不同媒介形态进行内容整合,传播渠道融合。新闻从业人员要有媒介融合思维,在媒介内容输出的终端上要实现聚合。因此,财经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当今财经媒体在媒介融合方面的发展特征,例如,財经数据图表在“两微一端”上的即时推送,财经信息的可视化呈现,相应的财经新闻专业也要开设诸如融媒体报道、数据新闻与可视化呈现、全媒体记者培养等课程。
2.财经类课程设置。为了凸显财经培养特色,财经类课程是财经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不少高校财经新闻专业的财经类课程名称均为“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原理”、“财政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等,看似将财政学、管理学的基础课程都涵盖在内,然而实际授课效果并不好,学生普遍反映无法将这些经济学知识和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更不用说如何与新闻报道相融合。那么,财经类的课程应该如何设置才能符合财经新闻专业学生人才培养需求呢?笔者认为,对于财经类课程,要避免过多理论讲授,而应该侧重结合财经现象的财经案例教学。以会计学课程为例,财经新闻报道中真正用会计学原理的并不多,更多财经报道涉及的问题其实是公司、企业财务报表和财务审计的问题。因此,对于财经新闻专业的学生,与其花大量时间去教授会计学理论和公式,不如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公司财务报表的讲解,以及从财务审计角度去看待企业的账目问题,因为财经新闻中大量的调查性报道往往是不良企业的呆账、坏账,甚至是假账,这需要财经新闻报道者能够熟练阅读财务报表,并能从中发现问题。因此,《会计学原理》这门课程如果更改为《公司财务报表与审计》,对财经新闻专业学生更为适宜。同理,财经新闻专业学生学习《金融学》,更多地应该了解中国金融市场的各种现象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具体流程与业务操作,引导学生思考金融市场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更多应该通过具体案例讲解,让学生明白金融学的基础原理,而不是简单讲授金融学的理论,这样学生可能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相关东盟通识类课程设置。广西与东盟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南半岛国家)山水相连,文化相通,民风相近。自古以来,双方民间交流频繁,近年来,随着“两会一节”(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投资峰会以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召开,广西与东盟地区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交流日渐增多。因此,报道东盟经济,反映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的财经类记者需求量有所上升,这也给广西高校财经新闻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提出了要求,因此可以考虑增设东盟财经、文化类的课程,如东盟历史与文化、东盟政治与经济发展、东盟财经专题、中国与东盟的外交问题等通识类课程,建议课程的开设以讲座的形式为主,每门课程设置几项专题,这样容易给学生形成东盟基础知识的体系和框架。如果教学时间允许,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设与东盟国家语言相关的课程,如泰国语、越南语等课程。当然,由于英语的通用性和普及型,教学计划中还是要强调英语(尤其是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要重视新闻英语的阅读和英语口语表达的学习。
(三)财经新闻专业实训建设
新闻传播学专业是个很强调实践的专业,这种专业实践不光体现在学生去媒体或各类传播机构的实习,还体现在日常教学实训环节,学校媒体的实践等。财经新闻专业实训可从三方面进行建设:一是专业实训课程的开设;二是重视校园媒体的实践;三是在财经类媒体或其他各级单位从事财经信息传播的社会性实践。
首先是财经新闻专业的实训课程设置。除了常规的新闻采、写、编、评、摄等课程外,财经新闻报道、数据新闻与信息可视化、融合新闻报道也应该作为必须的实训课进行开设。在财经新闻报道课程实训教学中,广东财经大学财经新闻专业的做法值得学习与借鉴,该校新闻专业将课程实训场地放在财经专业的仿真实验室,与该校的其他财经类专业实训课结合开展。例如,该校金融学专业有模拟股票交易市场的实训课,财经新闻专业的实训也同时安排进行现场报道实训;会计学专业开展上市公司财报的审计实训课,财经新闻专业学生也在模拟现场进行“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审计调查报道;通过与其他财经专业共同开展课程实训,财经新闻专业学生收获的是无数的案例,学生通过高仿真度的案例报道来体验财经新闻的采、写、编工作的开展。
其次,财经新闻专业实训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不要忽视校媒平台。国内高校目前已经建立起校报、校刊、校园网站、“两微一端”,校园广播站等比较完善的高校传媒矩阵,这为财经新闻专业提供了良好的校内实践平台。财经新闻专业学生要善于发掘校园中的财经新闻,或将校园新闻进行财经化视角解读,例如,学校学生的消费状况的报道、学校附近的餐饮、租房情况的调查、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对于“校园贷”、学生宿舍空调安装引发的纠纷、学生宿舍的旧房改造等敏感问题的调查等。财经新闻的学生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对校园财经事件和问题进行调查,积极解决学生的疑惑,做好学生与学校管理方沟通的桥梁与纽带。
最后,财经新闻专业学生要积极利用寒暑假和大四专业实习的时间,去专业媒体或者各类财经机构实习。一些财经新闻专业学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一定要到专业财经类媒体实习才会有所收获。事实上,专业类新闻制作的前提都应该从基础的社会新闻做起,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有了接触和认识,在采写财经新闻、政治新闻、法制新闻等具体的新闻门类才有更深刻的体会。因此建议去专业媒体实习的学生不必在实习伊始就盯住财经新闻,而应该从社会新闻、反映老百姓日常生活问题的点滴报道做起,慢慢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这无论对个人成长,还是做专业财经新闻报道都是很好的体验。
參考文献:
[1]杨雨丹.新闻教育的背离与回归——新闻教育脱离实践的原因分析和应对之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07).
[2]蔡雯,周欣枫.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02).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Convergence,the Training Mode of Financial News Talents to ASEAN is Explored
—Taking the Financial News Major of Guangx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AO Jun-yu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ning,Guangxi 530003,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frequent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between Guangxi and ASEAN countries and regions,Guangxi'S demand for financial news communication talents also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For domestic financial news profess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common problems of Guangxi universitie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ournalism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alent training from three aspects:to develop an ASEAN finance professionals for the training target,curriculum to focus on the integration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and news,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actice link of financial news.
Key words:media convergence;ASEAN oriented;financial news;personnel training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