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
2019-04-15黄雨芯
黄雨芯
摘要:苏童是中国富有创作活力的作家,小说《黄雀记》反映了特殊历史时期内国人的生活状况与生存困境,笔者从“荒原”意识的角度研究《黄雀记》,从社会批判、文化批判、人性反思三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小说主题中的“荒原”意识。
关键词:《黄雀记》 主题 荒原意识
20世纪80年代末期,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文坛兴起了一阵先锋文学之风。先锋文学从广义上说是指各种新潮的文学思潮及其作品,从狭义上说,则是指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的以形式探索为目的的小说潮流。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先锋作家苏童在新世纪(20世纪以来)的创作,秉承了其一贯的现代色彩,并且将现代文化渗透于古典的、世俗的叙述中。目前,学术界对于《黄雀记》的研究探讨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该作品是对不同时代阶段的深入反映,二是从艺术角度分析其意象的含义和特征。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将从“荒原”意识的角度去解读《黄雀记》。“荒原”意识源于现代派诗人艾略特的《荒原》,这是一种富含现代派色彩的观念。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虽然在发展,但又逐渐走向精神的苍白;另一方面,更加体现出人——社会的主体,是怎样在社会的变迁当中任由心灵一步步走向堕落,人性又是如何在世界的无常之中变得无比委顿。苏童的《黄雀记》带有明显的现代派印迹,本文将从《黄雀记》的主题人手,探索小说的“荒原”意识。
一、社会批判
从内容上说,《黄雀记》讲述的是一个现代“冤案”故事,小说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别以保润、柳生、仙女三人为主要人物,一场充满着青春荷尔蒙气味的斗争在他们三人当中展开。罪犯柳生因为有钱而逃避了本该由其承担的法律责任,保润这个老实庸碌且无权无势的人便成为他的“替死鬼”。小说的社会批判主题首先就体现于此,这是一个在金钱笼罩下缺失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一个有钱则可以逍遥法外的世界。在这样一个社会中,那些单纯贫穷的社会底层人物,只能够在他人的操控下而无法自救,吞下他人埋下的苦果。
然而更加深入地来看,小说真正所要批判的,是社会的“拜金”之风。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金钱”。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说明:第一,从人物的角度。以保潤的母亲为例,她是一个现代拜金者的典型。她庸俗,口无遮拦,视钱如命。因为钱,虐待自己的公公,整天对其恶语相向,作者也正是通过其口,说出了“谁说了都不算,人民币说了算,后门说了算”这样的“豪言壮语”,像她这样的人在书中并非少数。第二,从社会转型期的变化角度。小说中祖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线索性人物,他的存在贯通了过去与现在,甚至涉及未来。可悲的是,就是这样一个世风日下的社会,公平更是无处可寻。作者在描述社会现状及其变迁时,牢牢抓住的是祖父这个时空性线索,几次利用祖父之口说出诸如“祖国变化日新月异”一类的话语来表达社会变迁后的不堪,反语的运用也使得讽刺的力度大大增强。
小说第一层主题是社会批判,这也是较为明确且容易挖掘的一层含义。作者所要批判的正是我国自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大进步,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愈演愈烈,整个社会也就随之晕染了一层浮躁、拜金的风气。主人公保润“复仇”的背后是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犯了罪的人四处逍遥甚至发家致富,即使是“夹着尾巴做人”也不能忽略其犯罪的本质;而清白的人却无辜体验牢狱之灾,对大墙外的世界一无所知,就连自己的父亲去世,母亲出走也无人通知。作者有意无意地突出“做坏事不一定绑着,绑着不一定做坏事”,究其根本,就是“金钱”在作祟。转型期下的拜金主义风潮在小说中一览无余,因为金钱的暗箱操作,好人可以是坏人;因为金钱的安排打点,坏人可以安然无恙。那样一个“时间就是金钱”的年代,金钱也就意味着一切。由此,作者对这样浮躁低迷而萎靡不振的世道给予了有力的抨击。小说结构清晰,以时间顺序为叙述方式,刻画的香椿街便是一个了无生机、驳杂荒芜的大背景,人们在这么一个地方生存、生产、生活,已然是看不到希望,只有一群如保润一般的社会底层民众,不断被压抑、被欺侮,直至毁灭。由此,作者的“荒原”意识也就显露出来,即在黑暗庞杂的无道世界,只有金钱是唯一的行为标准,所谓正义与公平,道德与责任,统统被埋没在无声的人海中,黯淡无光。
二、文化批判
《黄雀记》除了辛辣直入的社会讽刺与抨击之外,还饱含着作者对一类“文化”的批判,即“官”文化的批判,或者说是一种“权力”反思。小说的中部即“柳生的秋天”写到了在精神病医院井亭医院,富商郑姐与康司令的冲突,两人在对“特一床”的争夺中,分别代表的是“钱”与“权”的对抗。值得深思的是,作者突出的恰恰是金钱在权力面前的无力,再多的钱也一样抵不过一个光圈式的官衔。在权力的面前,所有的人又都是平等的了;在权力的威严之下,所有的不公又似乎公平了。腰缠万贯与一穷二白,都只能在“官”的呼喝声中俯首称臣,就算心有不甘,但一样没有反抗的力量。这一方面源于社会本体运作的程序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源于中国“官僚”文化的桎梏。这里包含了现实的因素,然而也更是由于历史的因素。中国向来是一个以“官”为大的社会机制,古代的官员称作“大人”,现代的官虽摘取了“大人”的乌纱帽,但是在人们的心中“官”依旧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力量使人臣服。所谓“民贵君轻”,所谓“水能覆舟”,不过是为官者本身的一种自我调节。真正的现实是,无论官员自身是什么态度,在普通百姓的心中,“官”总是要高出一截的,如若这位“大人”再装腔作势,那么就更能体现其官威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实则已经上升到一种文化批判的高度。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将“权”与“钱”进行直面的碰撞与对抗,并且直截了当地让“钱”败下阵来。这样一来,不仅消解了小说一直强调的“金钱至上”观,同时又达到了更为深层的批判与讽刺。
小说的第二层主题就是文化批判,与社会批判不同,这是一种隐含在细节处的反讽。人们对官的敬畏,表面上是由于社会分工的硬性规定,实际上,也包含了平民百姓精神上奴役的创伤。可以说,文化批判与社会批判也是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的,作者的“荒原”意识也就体现于此。作者在大方向上抨击社会的混杂与糜烂,对新时代下人与人之间赤裸的金钱关系有着深刻而明确的批评。但是,由于嵌入了文化批判的内涵,有了“金钱”与“权力”的比较,便以解构的方式消解了作者突出的“金钱至上”观。不得不说,这是社会中确实存在的矛盾,也是迫使世人挣扎于“钱途”与“仕途”的间接动因。世风日下,人们对物质的渴望,对权力的滥用,都是无法挣脱的残酷事实。可怕的是,人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看似合理、且有着历史根基的生活状态。在“官”文化的操控下,人们已然自觉地形成了集体无意识,在这么一种“权力最大”的前提下,一步步退让,也就一步步走向堕落。作者借此想要表达的既是一种有力的批判,更是突出二者对抗的无意义。因为,在二者的斗争中,无论是“权力”胜利,还是“金钱”胜利,世界之“荒芜”并没有改变,平常百姓也都只能以旁观者的角色默默路过。
三、人性反思
现代的文学是“人的文学”,无论文学潮流如何发展,都应该是围绕“人”这个文学的本原展开演绎。无论是从文学的目标还是文学的创作实践来看,文学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的表现。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或体现现代人史情怀,或展示人格风采,或体悟人性变迁。而《黄雀记》作为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除了其严谨有序的长篇结构以外,更是因为文本对于人性的探索挖掘。首先,毋庸置疑的是,《黄雀记》是一则悲剧,故事里的人们从头至尾都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他们相互对抗又相互依赖,在造物主手中的大网中来回挣扎。其次,读者在书中人物的身上可以看见自己的影子,因为就人性来讲,人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小说对“人”的突出在于不仅仅是刻画他某一方面的特征,而是将一个人所具有的不同侧面的性格进行多层叠加,从而达到一个三维立体的人物形象。回到小说的宏观主体,这是一个以“复仇”为母题的现代衍生。小说里塑造的人物大大小小有二十几个,且各具特征,围绕着三个主人公的爱恨情仇都显露出不同的性格特点。相比于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的主题,人性反思则更为深入,并且贯穿在整部作品的矛盾冲突当中,渗透于人与人的交际往来。
纵观全书,小说大致主要從以下几个方面触及人性刻画:第一,对金钱的渴望使人们丑态尽出。如小说中的祖父是线索性人物,他以一个丢了“魂”的形象出现,常常疯言疯语行为怪诞。从认为自己丢魂以来,决心要挖街上的冬青树而召回自己的“魂”。对此邻居们的态度起初是一致强烈反对,可当祖父谎称挖金子时,整条街的人都疯狂地挖起来,作者在此处的场面描写十分具有戏剧性,生动且略带荒诞。在金钱的诱惑下,人的欲念与贪婪竞相显露。第二,迫于现实的压力而选择背弃真情。香椿街上的许多人,在屈服现实之中纷纷选择了放弃人与人之间的“情”,或亲情,或友情。比如,祖父成了精神病患者,保润一家心理反应各异,但终究也做出了一致的行动,让祖父住在精神病院不让其回家,并把他的房间出租为商铺。一个老人,有儿有孙,在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却要遭受孤寂悲凉之苦。这是保润等儿孙的残忍之处,也是他们的可怜之处。的确,祖父已经成为他们的负担,让本就贫困的家庭更加艰苦。在艰难的现实与亲情的对比之下,即使他们的心中怀有愧疚,但很显然还是选择了背弃真隋。第三,在愧疚的挣扎中不断走向沉沦。书中众多人物都因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心怀愧疚之情。无论是柳生对保润及其一家的愧疚,还是仙女对保润的愧疚,或者是保润对其祖父的愧疚。令人嗟叹的是,人们都清楚自己所犯下的错是无法弥补的,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只留有那些有意无意的愧疚,人们在这些愧疚中煎熬,在煎熬中挣扎,然而于现实并无任何的影响。他们只能依照已成的现实一步步走下去,距离忏悔的道路也许更近也许更远,但对那些伤害过的人来讲也并没有什么意义了。 人性反思是小说《黄雀记》主题的第三个层面,也是最深的一层内蕴。世界上的人活着不易,荒凉的境地也并非人本身所能创造和改变的,从这一层来看,小说非常显著地体现了作者的“荒原”意识。工业文明下的社会日渐以金钱为核心,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也以此为基础,贫富差距更加剧了社会的矛盾,矛盾之下的人们也越发丧失其该有的人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书中之人各不相同,人性之复杂却是溢于言表,复仇与容忍、仇恨与忘怀、冷酷与冷悯、挣扎与失败、终止与继续,人性之困惑在几位主人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黄雀记》是一部很有厚重感的小说,无论从其历史意义、现实意义,还是审美机制的角度来说,都有许许多多值得探究的话题。杰出的作品通常似一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阐发。笔者借鉴现代派“荒原”意识的理论,探讨了《黄雀记》的主题,探究作者在艺术构思中直接或间接、显性或者隐性的“荒原”意识,希望能通过对《黄雀记》的分析,更好地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状况及其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