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侠恭斗金庸逝世、江湖已远侠义求存

2019-04-15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侠义笑傲江湖明报

2018年10月30日,一代武侠泰斗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武侠迷们回味着他的作品,缅怀巨星陨落。

金庸,原名查良镛,生于1924年,浙江海宁人,20世纪40年代移居香港,是著名武侠小说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也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他几乎经历了整个20世纪的洗礼,又在新世纪保持了独树一帜的传奇身份。

20世纪50年代,查良镛开始用笔名“金庸”进行创作,写出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如《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他与古龙、梁羽生被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他的小说曾多次被翻拍为影视作品,还被译成英文、法文、韩文、日文等多种语言流传海外。人们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1957年,他进入电影公司,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三恋》等剧本,合导过《有女怀春》《王老虎抢亲》。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后来推出包括《明报晚报》《明报月刊》《明报周刊》等系列报刊。此外,他还担任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2000年,金庸获得了香港特别行政区颁发的大紫荆勋章;2009年9月,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多维解读

角度一:金庸虽逝,侠义永存

“世间永别金庸,无人再笑傲江湖。”“笑傲江湖成绝响,人间再无侠客行。”金庸,创造了无数的武侠故事。人们之所以喜欢金庸的著作,是因为里面有十八般武艺,有民族情感,有儿女情长,有兄弟义气。他的武侠世界里有情有义、有国有家,每个人物都是鲜活的,又是让人刻骨铭心的。

角度二:赤子之心,家國情怀

有人曾说:“金庸的江湖再远都有一座庙堂。”金庸作为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颇具士大夫情怀,他笔下的人物多有庙堂之心。陈家洛与虎谋皮,搭上香香公主的性命,只为了反清复明;袁承志在为父报仇与国难之间挣扎,直至事不可为;郭靖坚守襄阳直至牺牲,只为报效国家。“侠之大者”的关键就在于家国情怀,金庸便有这样一颗赤子之心。

角度三:一代巨匠,德艺双馨

金庸一生紧握“两支笔”:一支写武侠,雕刻人生百态:一支写社论,道尽世间冷暖。他写尽了世间冷暖,更写出了侠义豪气。金庸说,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这正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概括:盛年成名,晚年退出江湖,轰轰烈烈地做事,平平淡淡地做人。金庸先生,德艺双馨,注定会成为一个时代的丰碑。

猜你喜欢

侠义笑傲江湖明报
怀念金庸
不惭世上英
我国跨境电商的前世今生
兰花
《聂隐娘》:仙剑不绝的传说
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