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梆声声
2019-04-15路来森
路来森
幽夜静思,耳边常常传来深长而厚实的梆子声。
梆子声一般出现在农闲时节。此时,秋糧已经入仓,时节已是初冬,整个乡村深深地陷入了冬眠期。
晚饭时分,“梆梆梆”的声音就响起来。声音由远及近,时大时小,时而清脆,时而沉闷,像蛇一样蜿蜒在一条条街巷里。梆子声响过之后,村庄又陷人沉寂之中。可这声音也唤醒了点什么,你会听到“吱呀吱呀”的开门声,很快,人们会透过暗夜的微光依稀看到,从农家大门里闪出的一个个人影。这些人懒洋洋地走着,他们会奔向同一个地方—村头的场院屋。
场院屋在农忙时节用来碾打粮食,农闲时节则成了生产队里的豆腐坊。为梆子声召唤而来的乡民陆续进入豆腐坊。此时,屋内炉火正旺,大锅里“咕噜咕噜”的豆汁在热气中滚动着。屋子里弥漫着浓浓的热气,诱人的豆浆香味溢满整个房间。
很快,一碗碗滚烫鲜美的豆浆就端在了乡民们手中。他们有的靠在锅沿旁,有的随便找个地方一蹲,有的则倚靠在门框上,噘着嘴,一口一口地啜饮着。醇厚的豆香温暖了整个肺腑,一天的疲劳就随着呼出的热气溜走了。乡民们捧碗啜饮的情态,实在又安详,一种温暖的满足和朴实的憨厚洋溢在脸上。豆浆价钱不贵,三五分一碗,人们大多能喝得起。
接着,大多数喝豆浆的人陆续离开了,剩下一部分人则等着吃浆豆腐。他们盯着热热的豆浆被倒入一个大缸里,然后在缸中浇人齿水,豆浆“咕咕”冒一阵气泡后,便凝结成了豆腐脑儿。师傅再把豆腐脑儿圃入方形框架内的布兜中,豆腐脑儿中的汁水便顺着布兜的缝隙渗了出来。大约二十分钟以后,豆腐脑儿就凝成了块儿。这时的豆腐水分较大,吃起来柔、嫩、滑、软,一箸入口,唇齿留香,终生难忘。
那些惦记吃浆豆腐的人,可以进入内间。里面摆着简单的饭桌,桌上放着醋、酱油,还可能有一碟蒜泥。他们总是慢慢地吃,高声交谈,尽可能地让幸福在热烈的气氛中多停留一会儿。那种氛围充满了一种淳朴的温馨,仿佛回到家中的感觉,很贴心。
眼下,穿行于乡村的豆腐挑子仍然还是敲着那柄梆子——一块椭圆形的木块,中间挖空,然后,用木棍敲响。梆子发出的声响却总是那么羞涩,似乎底气不足。似乎,再也吃不到那种正宗的“卤水豆腐”了。各种名目繁多的做法,已使豆腐丧失了本色与豆香。
深切怀念乡下胡同里的木梆声声,还有那浓浓的豆香。
选自《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