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卫东:每一份证件背后都有故事

2019-04-15

中国民政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登婚姻登记服务

自1995年至今,张卫东已在婚姻登记一线岗位工作了24年。多年来,他始终践行“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先后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全省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服务标兵”“全省婚姻登记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作为威海市文登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张卫东说,每一份证件的背后都有故事。“我还是希望可以多发结婚登记证,少发离婚证。”

抽了离婚的一巴掌

在民政部门婚姻登记领域,张卫东是老先进了,但他也干过“出格”的事,“没忍住,抽了离婚的一巴掌。”

那时他刚干婚姻登记员,两女一男来办理离婚手续。原来,其中一个女的是“小三”,她要亲自见证这对夫妻离婚!妻子是不愿意离婚的,而且已经有了身孕,而那位男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面对张卫东苦口婆心的劝导,妻子伤心的眼泪,该男士依旧“就这样,爱咋地咋地吧。”

张卫东怒了,这是啥人啊,冲动下,他突然给了那小伙子一巴掌。小伙子直接被打蒙了,原来那副“我的事,别人管不着”的心态也被打跑了。

后来,这对夫妻和好了,结局虽是大团圆,张卫东却从中吸取了教训,自己一定要做个理性的局外人。

俗话说,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对于离婚登记这项业务,张卫东总能凭借敏锐的职业观察,对那些因家庭琐事一时冲动闹离婚的夫妻,进行耐心细致、春风化雨的调解说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则社会稳、家庭和谐则社会和谐。”多年来,经他受理的离婚登记业务,调解成功率达20%以上。

“没啥诀窍,就是注意观察总结,”张卫东说,“那些心平气和来离婚的夫妻,基本上无复合希望。但只要有复合迹象的,我还是会尽力挽救。”

“群众满意是第一标准”

多年在一线工作,张卫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成为了山东省的行业标兵。对同行,他从不吝传授经验。2015年7月,张卫东在莱芜对全省17市152名婚姻登记处新上岗登记员进行了业务培训,用精彩的业务讲座赢得了组织方和受训者的一致好评。

2016年5月,经省民政厅推荐,张卫东参加民政部组织的婚姻登记标准起草小组研讨,凭借先进的工作理念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他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婚姻登记新标准的出台做出了应有贡献。

业余时间里,张卫东还编写了“全国婚姻登记QQ群政策问答”,供同行参考。

婚姻登记处是民政部门为民服务的重要场所,是打造“亲情民政”服务品牌的重要窗口,“群众满意是第一标准”,张卫东说。

2016年2月14日,一对年逾八旬的老人来到婚姻登记处找到张卫东,说他们已经同居生活20多年,84岁的男方身患绝症,想在临走之前拿到结婚证。就在工作人员办理业务过程中,老人突然发病昏迷,张卫东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当医务人员赶到时,老人已经去世。他又及时联系殡葬用车,与工作人员一起将老人抬上担架,护送到殡仪馆,耐心做好抚慰工作。整个过程,张卫东都像亲人一样忙前跑后,感动得亡者家属热泪盈眶地说道:“儿孙也莫过如此啊,张主任,好人哪!”

登记业务“零差错”

“人家是高高兴兴来登记的,咱就得让人家高高兴兴地拿证走。”张卫东说,婚姻登记场所软硬件都要按照这一原则配置。

2013年,文登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自原址迁至现在的文登区政务服务中心,为营造宽敞、明亮、舒心、喜庆的登记环境,张卫东亲自设计图纸、谋划布局,广泛征询婚姻登记服务对象意见,充分借鉴国内同行的既有经验,三次精心修改,最终形成了设计方案。

在张卫东全程参与下,新的婚姻登记服务大厅,人性化地设立了结婚、离婚登记区,设置了彰显文明进步的婚姻证件展台、文登传统婚礼习俗照片展台、工作人员办公室等功能区域,还设置颁证宣誓厅、心理辅导室、调解室,保障了婚姻登记当事人的隐私权。

同时,在等候登记区配置了长条沙发、免费报刊赠阅栏、饮水机、桌椅,桌上备有填写表格需要的笔和样表;摆放休息椅、老花镜等免费服务设施,给服务对象宾至如归的感觉。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张卫东也是个热心人。平时参加自行车骑行活动为受伤队友捐款,自费买物品到敬老院看望老人,过节为敬老院的老人包饺子,为孤儿过生日送礼物和学费……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服务对象评价党委政府工作绩效的依据。”20多年来,张卫东时刻牢记这句话,他像螺丝钉一样扎根本职岗位,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满腔热情为人民服务,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耽误一件事,婚姻登记业务实现了“零差错”,群众满意率达100%。“干婚姻登记工作,就是把结婚登记这件‘好事’办得更好,把离婚登记这件所谓‘坏事’办得尽心尽力,利落合规。”张卫东如此总结。

猜你喜欢

文登婚姻登记服务
赴文登,静享“陌上花开”
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探讨
文登西洋参“红”了!
“参”得人心的文登西洋参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文登:给我三天,还你千年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同性恋婚姻登记第一案 体现了法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