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度构建安全管理自救互救体系
2019-04-15高玉翠
高玉翠
前言
自救互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全社会各个层面、各个系统,解决此问题需要动用全社会的资源。“公众自救互救—急救系统院前急救—医院急救”是国家急救的完整链条,这个链条中的后两个环节己经比较成熟,而第一个环节还非常薄弱,亟待加强。这也意味着增强自救互救体系意识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和我国国情的自救互救概念的紧迫性[1]。
近年来,自救互救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有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但总的看来,自救互救的研究多局限于医学、军事、灾害等领域,并且在我国事故应急管理过程中,往往重视物质因素,忽视生理、心理等因素。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缺乏专业的自救互救组织机构培训,组织与管理松散;公众急救技能水平较低,安全急救设备配置率低下;缺乏自救互救的系统研究。鉴于此,文章通过大安全科学体系的视角,从安全社会科学原理、安全生命科学原理、安全系统科学原理、安全统计学、比较安全学、医疗体系六角度进行剖析,并研究其内涵,进一步补充完善安全学理论,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生活。
1 自救互救体系的内涵定义及其内容
由于大多数安全事故发生在行车途中、工作场所、居家环境等,但最先到达现场的往往是非专业的急救人员,若“第一目击者”能够在宝贵的抢救时间实施正确的救护,就能极大地降低院前死亡率和伤残率[2-3],而自救互救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将伤员从受伤到医院专业急救施救到达之前所采取的医学急救、心理救助等,可以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降低伤残率。
自救互救体系反映了社会公众对突发伤害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应急素质水平[3],在急救医学、安全应急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另外,自救互救体系涉及到医学、心理学、行为学、道德伦理等诸多内容,不仅是受伤人员的医学急救,还涉及到施救者本人及现场的目击人员,是一种特殊状态下的安全行为。
自救互救体系具有客观性、时效性、社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它并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体系,而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应急预案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中,涵盖自救互救体系的安全培训体系,能最大程度挖掘每个人的自救互救潜能,进而有效减少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慌张行为和恐惧、焦虑心理,可有利于事后生产生活的快速恢复和重建。自救互救体系还应作为企业应急能力评价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安全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建立需要全员参与,使每个人都应具备合格的自救互救能力。
2 构建安全管理自救互救体系
2.1 基于安全社会科学原理建立的自救互救体系
安全社会科学原理主要是从文化、法律、经济、教育、伦理道德等方面对自救互救体系进行研究,探索社会科学诸多方面的变化对自救互救造成的影响,从社会科学角度总结如何保障自救互救的实施[4]。其中,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安全教育学等[5]软学科对安全管理自救互救具有重要的方法指导作用,而完善安全法、发展安全经济、普及安全教育则是自救互救得到社会认可并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1)安全文化原理。安全文化有导向、规范、保障等功能,需要加强人们自救互救的安全知识、态度、观念和价值观。其中,自救互救的安全文化原理包括自救互救文化体系建设、自救互救文化评价方法以及自救互救文化与安全管理之间的作用关系等,而自救互救的安全文化意识能够在安全生活、生产过程事故发生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需要从提高安全文化的角度加强安全管理[4-6]。
(2)安全法律法规原理。发达国家促使公众自愿接受培训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法律规定急救技能的掌握与否是某些岗位执业的必要条件,也是某单位开业的必要条件;二是对急救器械与相应急救人员的配置要求做了明确规定[7]。而我国只有部分法规对特殊人员有简略要求,如对危险行业从业人员、救灾抢险人员、消防员、警察、机动车教练等特殊行业人群的急救知识有一定提及[8-9]。因此,自救互救的法律法规的理论基础、建设、应用实践等需要法律人员、医学人员、安全人员等多方面人才综合参与制订。
(3)安全经济原理。安全经济原理。自救互救的安全经济学原理主要包括自救互救对经济的影响关系、自救互救安全资源配置、自救互救效益理论、安全成本变化等[4,6]。在企业中,自救互救所需经济投入应作为安全投入的一部分,根据企业规模、从业人员数量、事故发生频率及严重度等方面,确定合理的自救互救资金及人员数量投入。另外,从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在安全管理中努力提高国家整体的自救互救水平,将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安全教育原理。自救互救的安全教育学原理主要包括教育基础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与模式等内容[4,6]。自救互救解决人的安全问题,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不仅是安全培训的重要内容,也应成为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内容,以此推进不同年龄段的自救互救教育。另外,通过媒体、互联网等平台,普及自救互救知识,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等,加大对灾害应急教育的力度,进一步提升公民的自救互救意识。
(5)安全伦理道德原理。自救互救的安全伦理学包括安全道德情感、安全道德行为、安全道德规范现象、安全道德水平、安全道德原则和安全道德评价的标准、体系、教育、修养以及安全人生观、安全价值取向、安全态度等方面[4]。自救互救的实施具备道德的真诚、伦理的关怀、性善的理念,表现出“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的价值观目标及其对生命敬畏、尊重等伦理精神的执着追求和热忱关怀。在自救互救实践中,伦理关怀所造就出的道德责任感和正直的道德真诚是一种粘合剂[10-11],能把自救互救实施决策与管理过程整合在一起,将危险因素影响尽可能地降至最低[8]。
2.2 基于安全生命科学原理建立的自救互救体系
自救互救是一种非平时状态的特殊性安全行为,不同于生产中的安全行为。自救互救体系不仅局限于人的身体上,还涉及安全生命科学原理中的安全人性原理、安全生理学原理和安全心理学原理等[6]。
安全人性原理指事故发生时人性的基本规律对人的行为安全产生的影响,能够正确地指导人的心理及行为,避免事故发生连锁效应[4]。而马斯洛人性需求层次理论研究则认为,当事故发生时,人们对处于底层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会更迫切,在非例行状态下人们迫切需要的是他人帮助、信息沟通、心理交流等社交需求,而非免遭伤害痛苦折磨的生理需求。
事故的安全心理学包括人的行为特征、对各种事故的安全心理过程和人的心理现象与安全行为的关系等。而人的行为模式有以下两种分类方式,一种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出发点的基于生理学的行为模式;另一种是以人的社会属性为出发点的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行为模式[10]。另外,态度、意识、知识、认知等多种因素决定人的安全行为水平,因此在人的安全行为方面会有所差异性和复杂性,影响人安全行为的因素[10]如图1。
图1 事故发生时影响人的行为因素
事故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测性等特点,针对于此的应激行为,会导致因人而异的情绪波动、心理反应、认知障碍以及行为异常等。其中,事故对个体产生的心理影响,大致表现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2],如表l所示。但在抢救伤员等应急救援活动中,往往忽略了心理救助,从长远看,心理危机干预应作为自救互救必要的组成部分,提升人类处理事件和事故的能力,为受害人和相关人提供有效及长远帮助和支持的一种有效应对策略[13]。
表1 灾害事故对个体产生的心理影响
2.3 基于安全系统科学原理建立的自救互救体系
安全系统是安全管理的对象,更是灾害和事故发生的场所,其构成要素包括人、机、环境、信息、管理等,基于安全系统科学和安全系统思想的理论,可将安全系统科学原理划分为安全人机系统原理、安全环境系统原理、安全信息系统原理、安全系统管理原理等四个分支[4,6]。
(1)安全人机系统原理。安全人机系统原理包括事故发生时人-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促进人-机的相互协调,防止发生次生灾害,从而保证安全的工作条件,减少事故发生率。
(2)安全环境系统原理。由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贯穿于自救互救体系中,因此自救互救体系的安全环境系统主要有: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及其控制,如快速辨识环境中的危险源、隐患等有害因素;安全环境系统的控制,即在辨识危险的基础上掌控系统中各参量的状态变化,以防止伤害的进一步发生。
(3)安全信息系统原理。发生事故时,准确的信息流非常重要,但由于人员的恐慌心理、情绪失控等原因,容易夸大事实或影响信息流的正常传递,可能会造成事故进一步的发展或扩大。因此,安全信息是安全系统的精髓。自救互救的安全信息系统原理包括事故发生时的安全信息流,如致灾源和危险源信息流、伤害人员数量和严重度的信息流、组织系统的信息流、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流、环境的信息流等,从而保证信息流的正常传递,使事故状态得到有效控制。
(4)安全系统管理原理。自救互救的安全系统管理原理包括安全系统管理的对象、思想、方法和手段。自救互救体系内含于安全系统管理,具体对象包括人流、物流、信息流;其基本特征包括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非线性、混沌性;而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有人本思想、事故因果连锁思想、轨迹交叉论、安全系统论、安全控制论、安全信息论、安全耗散结构理论、安全协同理论、安全突变理论等。
2.4 基于安全统计学建立的自救互救体系
2.4.1 基于具体行业安全建立的自救互救体系
通过对不同行业伤害事故数据的收集、描述、处理和分析,研究不同行业事故的伤害规律,从而为开展不同行业事故伤害提供准确的自救互救措施、方法及步骤提供科学有效的统计方法。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自然灾害分类与代码》,从安全理论的角度将行业分为高危行业、普通行业和自然灾害三类[14-16]。
另有罗云认为将行业分为公共安全和专业安全,其中公共安全包括道路事故与交通安全、铁路运输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公共场所安全、自然灾害防治等,专业安全包括煤矿安全、建筑安全、化工安全、石油工业安全、电网安全等;当然也可以有其他的分类标准[17]。马桂林也就企业安全生产活动的现场,有重点地介绍了机械、化工、石油、电力等行业事故施救措施、方法和步骤[18]。
2.4.2 基于伤害分类建立的自救互救体系
在自救互救体系中,从伤亡事故现象及过程出发,通过搜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人员事故数据,并制定相应的自救互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根据事故原因、事故伤害性质、事故类型、事故等级和其他事故进行人员伤亡事故统计[16,19],详细内容见表2。另外,除了不同的行业、部门、地点等有不同的伤害类型外,还可以根据《疾病分类与代码》,参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ICD分类依据的4个主要特征,即病因、部位、病理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
2.5 基于比较安全学建立的自救互救体系
基于安全社会科学原理建立的自救互救体系中,安全法律法规原理、安全教育原理等都在不同程度的用到了比较安全学的思想。另外,吴超的《比较安全学的创立及其框架的构建研究》中提出的比较安全学的应用,为自救互救体系的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研究途径[20]。
(1)不同学科的比较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学科之间关联与区别以探求学科特色,移植和借鉴研究方法,如:将法律学、心理学、行为学、医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移植和改造到自救互救体系中。
(2)历史的比较研究。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变化进行比较与研究,不断继承与扬弃,解决安全科学方法学中“古为今用”的问题,如:古代到现代中医急救的发展变化及如何运用到自救互救体系中等。
(3)中外的比较研究。从法律、教育、文化、技术等方面对我国自救互救体系与其他国家进行系统比较,探讨自救互救体系“洋为中用”的问题。
表2 人员伤亡事故统计学分类及其研究实例
2.6 基于医疗体系分类建立的自救互救体系
应急救援具有及时、高效、准确的特征,但中医疗效缓慢,制药不方便,常被认为在急救领域无用武之地,而西医却在急救、突发事件救援和灾区防疫等工作上充当主力军。事实上,当医疗救援短时间内无法达到时,中医可以就地取材,疗效立竿见影。另外,中医药应急救治优势独特,中药材资源丰富、应用灵活、适用范围广;外治疗法可以就地取材,简便易行,可接受程度高[21];尤其在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西医大型手术无法开展的突发事件救治现场优势更加明显。
虽然,中医急救内涵丰富,但与安全的结合应用少之又少。其实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中有很多治疗急症的方法,周保国在《古代中医急救医学浅述》中尝试运用中医中的针灸、艾条、中药等用于急救,方法简单易学,应用范围广,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2]。因此,在自救互救体系中适当采用中医手法或中西医结合急救,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3 自救互救体系应用分析
以上6个子体系的本质就是自救互救体系实现的途径、方法和形式,它们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包含自救互救体系的研究内容,且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果将自救呼救体系假设为从属于安全科学体系范畴的一张网[23],那么6种子体系则构成网的结构骨架,其关联性形成网丝,那么自救互救体系的研究内容就可包罗其中,如图2所示。
筹划建立自救互救体系时,应从宏观角度构思整个体系,包括子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这也是自救互救体系的系统性安全原理的内涵。有了整体认识后,将自救互救的具体安全要求放置其中,然后确定子系统的综合作用,当系统成型之后,用安全目标检验子体系,最后回归到宏观角度,用整体性思维来评价整个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侧重点也会变化,并且会有更高的要求,当然也可能会有以不同角度或更高水平的子系统出现。
图2 6种子体系构成的网状示意图
4 结论
随着人们对自救互救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文章在安全学原理框架体系认识的基础上,对自救互救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
(1)给出了自救互救的定义,并总结概括其研究内容,使自救互救体系更加清晰化。自救互救是一种特殊状态下的安全行为,涉及到医学、心理学、行为学、道德伦理等诸多内容。另外,自救互救体系为我国在安全工程课程中加强人自身安全问题方面的课程提供了简洁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2)从安全社会科学原理、安全生命科学原理、安全系统科学原理、安全统计学、比较安全学、医疗体系角度分别建立自救互救体系,并对其内涵进行逐个分析。这些内容是对自救互救体系的补充,也是对安全科学的进一步充实。
(3)构建基于六角度安全管理自救互救体系,并示意六个子系统在自救互救体系之中的关联性,对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扩充安全科学体系提供了启发性思路。
(4)自救互救体系覆盖面广,其构建需要法律学、心理学、行为学、医学等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士参与,并且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技术成果,进一步完善自救互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