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建筑师吴晨“子承父业”

2019-04-15谢宁歌

时代邮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吴良镛孝顺人居

□本刊特约记者 谢宁歌

父亲吴良镛是我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是中国建筑行业中“开山立派”的泰斗级人物;

儿子吴晨是率先开始城市复兴理论研究、国内第一个系统研究西欧城市复兴理论的学者,是中国中青年建筑师的优秀代表。

吴良镛和吴晨,这对父子,他们一先一后,走在同样的建筑事业道路上。子承父业,吴晨从父亲手中接过关于建筑的梦想,也诠释了“孝顺”的另一重境界。

2019年2月,建筑师吴晨做客CCTV-4《谢谢了,我的家》栏目,讲述他和父亲拥有“同一份事业”的幸福。

耳濡目染,建筑师的梦想悄悄生根发芽

吴良镛的少年时期,经历了国难当头、山河破碎的系列变故。他曾回忆过躲避轰炸的场景:“一时间地动山摇,瓦砾、碎石、灰土不断在身边落下。当我们从防空洞出来,火光冲天,大街小巷狼藉一片,合川大半座城都被大火吞噬……”亲眼目睹人们安居乐业的家园变成废墟,给少年的吴良镛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他立志要重建被毁的家园,因此走上学习建筑的道路。

1945年10月,吴良镛受建筑学家梁思成之邀,协助筹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又在梁思成推荐下于1948年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学习建筑与城市设计。

在对建筑学的不断探索中,吴良镛意识到: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是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人居环境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人居环境科学是普通人的科学。秉承着这样的理念,1993年,由吴良镛主持改造的北京菊儿胡同被授予“世界人居奖”,这也是近代中国建筑作品首次在国际上取得的最高荣誉。改造后的菊儿胡同,既保留了传统民居文化的精魂,又改善了居民的环境,成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典范。

建筑师一行十分辛苦,吴晨小时候,看到最多的是父亲伏案工作的背影。他记得,夏天没有电扇空调,大部分人都在乘凉的时候,只有父亲还坐在一把藤椅上,穿着汗衫,汗如雨下地画图、写文章。

唐山大地震时,北京受余震影响,父亲任教的清华大学内,几乎所有的家属都住在临时搭建的抗震棚内,只有父亲,返回一楼的家中,挑了一个离门最近的小房间,在没有电、点着蜡烛的情况下,坚持工作。

吴良镛刻苦的工作态度,给吴晨留下了深刻印象,再加上家里来往的多是建筑界人士,他们和父亲谈论的话题也总离不开建筑,所以吴晨从小就对建筑有一种特别的情感。

叫爸爸“吴先生”,不靠父亲闯出一片天

长大后,吴晨也踏上了建筑师的道路。1995年,当时在国内事业发展十分顺利的他,为了更好提升自己,思考良久之后,做出了出国深造的决定。

在伦敦,吴晨以超出常人的努力打拼学业。有一天,他起床后,房东太太问他:“你昨晚睡觉忘记关灯了吗?”吴晨问:“您是几点看到我房间的灯光的?”“凌晨三点。”房东太太答。吴晨告诉她:“那时我还没有睡觉,我每天凌晨五点休息。”在英国学习最紧张的三四年间,吴晨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五点睡觉,九点起床,然后一路飞奔到学校,十点钟开始上课。

在英国学习和工作的吴晨,受到了“城市复兴”理念的深远影响,这也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回国后的建筑思路。

2003年之后,吴晨开始以外方主创建筑师和高层技术管理人员的身份同国内设计单位合作。后来受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邀请,他回到了祖国,工作重心也转移回国内。

和父亲在同一个行业工作,吴晨对父亲,有一个特别的称呼:“先生”。他解释说,一方面,这样称呼能够让彼此之间更有同行的亲近感,另一方面,他希望尽量避免过分强调两人之间的父子关系,更多凭借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天。

回国后,在英国埋下的“城市复兴”的种子一直在吴晨心中萌动,他抱着一个坚定的想法:中国的建筑,要由中国人主导;中国的城市复兴,要由中国人来完成。

他不断用优秀的作品,接近自己的梦想:正阳门下的新地标“北京坊”,古今辉映,中西合璧,现在已是潮人云集的一片“网红商业街区”。在设计“北京坊”的时候,吴晨和团队特邀吴良镛作为顾问,吴先生提出的“和不而同,围而不乱”八字精髓,成为整个项目创作的方向。最终,这组建筑群完美呈现出城市的多样化和生活的多元性,成为一张“北京老城复兴的金名片”。

吴晨的另一个作品是北京最高建筑——“中国尊”。其设计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尊”的理念,以中国传统礼器中的容器“尊”命名,这个名字也是吴晨亲拟的:“设计‘中国尊’是我内在的情感流露,把文化镶嵌进技术、让文化引领技术,这是创作的初心与坚持。”吴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诠释“孝顺”的另一重境界

吴良镛曾说:“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越是在这个行业奋斗,吴晨越是能理解父亲的这一理念。他对孝顺,也有另一重境界的理解:我们大多数人会认为,孝顺是对父母生活上的照顾和经济上的支持,但吴晨觉得,“如果有幸跟他们的专业一致,我们就有很多的共同语言。如果我们的观点、我们的思想能够一致,那便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孝顺”。

在父亲这座高山面前,吴晨谦虚地说,很难评判自己做到了几分,但是他可以非常肯定的是,自己付出了十分的努力。这些年,吴晨先后获得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不断收获着和父亲同样的荣誉。

现在,吴晨每周都会回到父亲身边,然后把自己的工作和他念叨念叨:“我觉得,这成为他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吴晨享受着这种和父亲成为同行的幸福感。

吴良镛对儿子吴晨,有这样的评价:“我在他30岁的时候,就感觉到他是可以做出一些什么来的。我看他做得还好,也就放心了。”

在《谢谢了,我的家》栏目的“时光瓶”环节,吴晨留下了对父亲吴良镛最真诚的话语:

“吴先生,小时候,您在画图的时候,我在旁边静静地看着,面对您的叮嘱,我总爱说句我知道了。后来我渐渐明白,我知道的很少,您教会我的很多。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懂得您一直以来践行的,是让人们诗意般地,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理念。您孜孜不倦地追求的事业,也是我心中的向往,我常常会觉得,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成长的道路上一直都有您的陪伴和激励,更幸运的是,我和您从事一样的职业,这让我和您距离更近了,也让我们拥有了一般父子很难拥有的一种幸福。谢谢了,我的家!”

猜你喜欢

吴良镛孝顺人居
百岁国匠吴良镛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孝顺
La cultura de la piedad fi lial en China
人居环境
中国城市雕塑蓬勃发展的50年
孔子研究院展厅主题雕塑构思
雕塑.建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