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和专科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2019-04-15张晔
张晔
(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泌尿外科 江苏 苏州 215008)
泌尿外科是临床针对机体泌尿系统疾病实施诊断及治疗的科室,临床常见疾病包括各种尿结石和复杂性肾结石、肾脏和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泌尿系先天性畸形等,手术是针对其患者实施的主要治疗手段[1]。为确保临床治疗效果,有必要在其治疗过程中辅以有效护理干预,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本院就38例泌尿外科术后患者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和专科护理干预开展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于2017年9月-2018年5月收治的76例泌尿外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实验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21~70岁,平均(45.8±1.2)岁,其中前列腺增生20例、肾结石14例、疝气4例;参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22~71岁,平均(45.7±1.3)岁,其中前列腺增生19例、肾结石15例、疝气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SPSS21.0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排尿情况进行观察,包括有无排尿困难。尿潴留或排尿延迟等,如有立即开展对症治,同时谨遵医嘱对其实施护理;实验组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和专科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了解,通过与其开展深入交流了解患者面对疾病产生的鼓励,并将泌尿系统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详细讲解,提高其对自身的认知,指导其以正确心理面对后续治疗;(2)专科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对症处理,针对手术切口给予消毒,消毒次数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选择,降低菌落诱发感染风险;针对术后留置双J管,如患者存在腹痛或尿频尿急时,应考虑是否由于双J管放置不当刺激尿管导致,可通过调整体位观察症状或通过膀胱镜调整双J管位置;术后指导患者以正确方式排尿,避免出现憋尿等情况。
1.3 研究指标
干预1个月后观察效果,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焦虑、抑郁评分变化。
焦虑采用HAMA量表作为判定标准,分值≥29分为严重焦虑、≥21分为明显焦虑、≥14分为焦虑、≥7分为有可能焦虑、总分<7分为无焦虑;抑郁采用HAMD量表作为判定标准,以24项为参考,总分≥35分为严重抑郁、≥20分为轻度或中度抑郁、<8分为无抑郁[2]。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3%(1/38),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05%(8/38),其中实验组切口出血0例、皮下血肿1例、尿路感染0例,参照组切口出血3例、皮下血肿3例、尿路感染2例,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要低,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P=0.033)。
2.2 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分)
表 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分)
组别例数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实验组384.16±1.264.12±1.22参照组389.22±1.219.45±1.29 t 17.85518.505 P 0.0000.000
3.讨论
在泌尿外科治疗过程中,由于手术本身处于侵入性及有创操作,在治疗的同时可对其自身造成一定损伤,且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故而在其治疗中应辅以对应护理干预,以减少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二次损伤[3]。以往临床中在泌尿外科手术治疗中多采用常规护理,但整体干预效果不佳,患者面对治疗仍旧存在负性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是临床针对部分心理疾病患者或部分疾病及治疗而出现负性心理患者实施的干预措施,通过围绕患者情绪波动及心理变化实施护理,增强其对自身病情及疾病治疗相关认知,以良好心理状态面对疾病及治疗,并积极主动配合相关工作开展,进一步确保治疗效果;专科护理是临床中针对各个科室实施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实施的护理内容则包括切口护理、留置双J管护理等,通过综合护理使其生理状态面对治疗及护理,并密切观察其生理状态变化,并根据其变化不断调整干预措施,适中确保患者自身状态,从而促使其尽快恢复[4]。本研究结果,实验组切口出血、皮下血肿、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2.6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1.05%),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患者负性心理得到有效改善,证实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和专科护理可取得满意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在泌尿外科手术治疗中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和专科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准确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