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4-15张思思蔡英敏通讯作者
张思思 蔡英敏(通讯作者)
(1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陕西 西安 710021)
(2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21)
近年来超声引导下进行神经阻滞麻醉逐渐推广,但是在基层医院应用仍然较少。本单位尝试推广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采用对照研究,选择2018年2月-2018年8月,延期上肢手术患者80例入组,评价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8月,延期上肢手术患者入组。纳入标准:①ASA分级ⅠⅫⅡ级;②年龄18~65岁;③预计手术时间<180min;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认知、精神疾病,无法进行麻醉效果的评价;②药物过敏;③上肢手术史,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等疾病;④凝血障碍;⑤预计手术时间>180min。入选对象80例,每入选1例对象便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31.2±8.4)岁。手术类型:清创术6例、上肢骨折内固定术34例。观察组40例,其中男33例、女7例,年龄(32.4±7.5)岁。手术类型:清创术8例、上肢骨折内固定术32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手术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B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超声定位,探头于锁骨上运动,将声束定位在第一肋骨与锁骨下,来回纵横切扫描,寻找蜂窝状神经束,定位成功后,碘伏消毒穿刺部位,将阻滞麻醉针头平行于超声平面入针,回抽无血、无气体,注射1%利多卡因复合0.375%罗哌卡因1ml,显影后,注射剩余的药物2ml,合计3ml。对照组:手法解剖定位,锁骨中点上1cm处入针,进行神经阻滞麻醉。
1.3 观察指标
阻滞效果、麻醉效果,两组对象的麻醉相关不良事件
1.4 统计学处理
麻醉效果、阻滞效果评价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麻醉相关并发症、阻滞成功率比较采用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阻滞效果的评价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5.0%(2/40)(恶心呕吐1例、穿刺点疼痛1例),低于对照组25.0%(10/40)(术中静脉镇痛补救1例、术中恶心呕吐5例、术中呼吸循环紊乱3例、感觉神经减退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阻滞效果、麻醉效果对比[n(%)]
3.讨论
手法解剖定位一直都是臂丛神经定位的首选方法,经验丰富的医师定位成功率可以达到95%以上,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阻滞成功率达到100%,阻滞效果均在Ⅰ级~Ⅱ级[1-2]。但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医师都经验丰富,特别是随着医师队伍向基层医疗机构下沉,许多青年医师缺乏手法解剖的定位臂丛神经的经验,出现定位差错并不少见。特别是那些体型比较肥胖、臂丛神经变异的对象,传统手法定位可能会导致定位失败[3]。除定位外,在注射局麻药物时,更多的是凭借经验判断弥散效果,这可能会影响阻滞麻醉的效果。
采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客服了传统手法解剖定位不足,可以更直观的判断神经部位,分析神经纤维束分支、结合情况,发现变异的解剖。超声可以评估药物的弥散扩散情况,进行分段注射,提高阻滞的效果。本次研究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阻滞效果、麻醉满意度确实优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超声更为精准的控制麻醉药物扩散不无关系。
综上,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更好,可以提升阻滞、麻醉的质量,降低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