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强化农村基层社区人群应急能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019-04-14黄宇茜河南理工大学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营销界 2019年51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人群应急

■黄宇茜(河南理工大学、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2],健全农村安全公共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3],把加强农村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卫生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地质灾害等灾害事件的排查和治理,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由此可见,国家已经开始着手从农村基层社区(自然村)层面,持续深化农村基层人群的安全管理意识、加强安全治理综合措施、构建农村社会维稳长效机制等方面做出了回应,已经把农村社区的应急管理、农村基层社区人群应急能力提提升作为推动进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农村基层社区人群应急能力现状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社区正在向现代化建设发展,为了保障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能够安全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政府各级部门都作出巨大的努力。比如,河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精准扶贫建造安全房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互联网+”农业网络安全管理等[4,5,6,7,8]。但是依然频繁出现溺水、盗窃、诈骗、拐卖儿童、群体性械斗、废旧车辆违规、危房坍塌、水电煤消防事故等。我国农村5.77亿人口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方面[9],基本上都处于不设防状态,遇到问题再临时处理成为农村公共风险事故应急处置普遍存在的现象。2006年6月28日贵州瓮安发生严重打砸抢烧突发性事件[10];2018年5月8日,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阳镇枫叶学校着火[11];2018年7月10日,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附近发生3.6级左右地震[12];2018年7月31日,河南省洛阳市关林庙附近多车着火[13];据中国应急服务网监测显示,2018年端午3日假期全国共发现预警类信息2089条,突发事件信息461条,涉及到30个省市地区的突发事件共造成133人死亡157人受伤[14]。这些灾难的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农村社区居民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不足、自防自救能力较差、救援设施不完善、农村应急体制不健全等,这些也都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农村基层社区人群的应急能力便刻不容缓。

二、提升农村基层社区人群应急能力途径

(一)构建“风险-需求-导向”应急能力提升模型

“风险-需求-导向”应急管理模型是以农村基层社区人群为主体,以经济发展过程为载体,以风险规避为核心,以人群应急能力现状和规避风险之间的差距为需求,把政府、企业、社会、居民等组织融入其中,构建应急能力提升导向指标的模型。该模型旨在为提升农村基层社区人群应急能力,助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图1“风险-需求-导向”应急管理模型

笔者把风险的发生阶段分为风险防范、风险处置、风险善后和“0”风险四个阶段,把规避风险的责任方分为政府组织、社会组织、企业组织和全体居民四个类别。把实线设定为责任方的风险规避现状,把虚线设为责任方未来规避风险要达到的状态。与此同时,实线和虚线之间就会形成风险规避的“需求空间”。如果仅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看,农村基层社区人群的实线和虚线之间的差距越小越好、风险应对水平越高越好。但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就要看从投入和产出比,因此并非风险应对水平越高越好额,而是实线和虚线之间的交叉点才是最佳选择,如果没有交叉点,则需要选择两线无限接近的方面。

“风险-需求-导向”应急管理模型能够从为提升农村基层社区人群应急能力提供方向性指导,从而保障农村社区人群的生产生活安全,从而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二)打造“应急能力需求树”

“应急能力需求树”是以“三阶魔方”为原型,以“风险防范、风险处置、风险善后”为核心,以“应急协调员、应急操作工、普通居民”为重点,以应急科学与工程体系[15]为着力点,形成的应急能力提升通道。

笔者把“第一阶、第二阶、第三阶”分别作为“风险防范、风险处置、风险善后”三个风险发生阶段;把“红、黄、蓝”三根轴分别作为“应急协调员、应急操作工、普通居民”三个应急管理人员载体,把魔方的六个面与应急科学与工程相结合形成“应急动能、应急技能、应急体系、应急产能、应急管理、应急工程”六个方面应急管理体系,把“红、黄、蓝”相交的12根顶角线作为“应急体制建设、应急认知水平、应急意识培养、应急预警技能、应急科普传播、应急保障技能、应急处置技能、应急设施建设、应急资源调配、应急动员能力、应急后勤供应、应急保险设置”十二个应急能力提升载体。把54块不同颜色和不同位置的魔方块组成应急能力提升的调研问题。通过“螺旋上升”的“PDCA 管理循环”形成一个应急能力提升的上升通道,以此提农村基层社区人群应急能力。

图2农村基层社区人群“应急能力需求树”模型图

“应急能力需求树”为应急能力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通道。现代农村社区不仅是居民的生活社区吗,还有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特点[16],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农村基层社区人群可以根据自身所属的应急管理人员类别选择自己要实现的目标和上升的通道,着力解决面临的安全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安全保障,为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路径。

三、总结

从农村基层社区人群应急能力提升角度来看,本项研究并不是“空中楼阁”,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应急能力提升体系,先通过构建“风险-需求-导向”应急能力提升模型来挖掘,规避风险过程中,应急能力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为应急能力提升设定指标。再通过“应急能力需求树”来形成应急能力提升通道,为农村基层社区人群应急能力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本研究并不是“水中望月”,它是支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法宝。“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17]的现状还没有改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有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提升基层社区人群应急能力与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两者之间互为充要条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只有实现农村基层社区人群应急能力培养目标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推进,才能最终满足基层社区现代化建设需求、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求和农村社区居民安全保障需求,从而助推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人群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如何提升农村基层会计的业务水平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