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导课艺术
2019-04-13王悦臣
摘 要:导课是课堂教学的最初环节,也是调动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热情的关键。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导课艺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得学生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进行知识学习,这对于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本文就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导课艺术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课
一、 前言
导课也可以看作是开场白,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初始,别具匠心的导课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得学生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实际看,在导课环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导课艺术的研究,从而为后续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导课环节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高中地理教师在常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对导课不重视的情况,从而造成了导课有很多问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主要表现在:
1. 课堂教学没有导课环节,有的高中地理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导课也可以,在进入课堂后,直接进行知识讲解,而学生则刚进入课堂后,还难以调动自身学习热情,有的在找书本,有的在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如果直接讲解知识很难获取好的教学效果。
2. 导课设计缺乏艺术性,有的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虽然也设置了导课环节,但是由于导课本身缺乏艺术性,难以发挥出导课的作用,也无法获取好的效果。如教师采取的导课方式比较单调,形式呆板,缺乏新意,无法唤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如教师设置的导语十分浅白,缺乏感染力,不能引起学生深度思考。
三、 高中地理课堂导入的原则
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课堂导入活动时,还应坚持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出导课的作用。
1. 结合教学内容,导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在设置导课内容时,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导课引导下进入课堂学习中。
2. 启发学生思维,高中地理教师在采用导课法的时候,应将重要目标定位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在开始的时候就给学生透露全部教学内容,应该让学生带着疑问上课,进而通过由点到面的教学措施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最终使得教学效果得到良好的提高。
3.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导课设置时,还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水平,选择契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导课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可以主动地进行新知识探索,真正地发挥出导课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四、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导课方法
(一) 复习导入
对于复习导入,其主要是结合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自然地进入到新知识学习中。复习导入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导课方式,良好的复习导入能让学生感知到已知知识的喜悦感,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想法。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月相和潮汐变化》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中从上一节课《月球和地月系》的知识点出发,通过月球自转的知识,将月相位置、周期性变化、形状等内容引出来,从而强化知识结构的系统性、连续性,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十分陌生,反而会感觉比较熟悉,这就会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二) 多媒体导入
新时期下,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手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性、丰富性,为学生展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这节课时,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自然景象视频,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亚马孙森林的美,然后教师再将亚马孙森林面临的生态危機视频播放出来,激发学生的保护欲望,使得学生主动进入新知识学习上。
(三) 问题导入
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计划,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在课堂上为学生描述出来,同时在描述过程中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在学生思考过程中引出新知识,指引学生可以在学习新内容中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知识时,教师在进入课堂后,先将荒漠化的相关图片、视频播放出来,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然后教师将中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展现出来,让学生根据图片说说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都有哪些?在西北地区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结合问题积极地进入到课堂学习上,经过课堂学习学生就会知道荒漠化是我国西北地区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学生也会学到防治荒漠化的知识,促进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 艺术导入
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课堂导入时,还可以借助美术、音乐等艺术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索。艺术导入可以带给学生美的体验,能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喜爱感,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这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有很大帮助。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宇宙中的地球》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歌曲《在地球的日子里》,让学生根据歌曲产生对地球的好奇心理,然后顺利地进入到课堂上进行知识学习。
五、 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置导课环节,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得学生更加主动地融入课堂上,这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有极大帮助。因此,在实践中,高中地理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现实情况,设置多样化的课堂导入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上好每一节课。
参考文献:
[1]宋成城.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导课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7):124.
[2]张小林.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导课艺术思考[J].文理导航,2017(16):25.
[3]王亮.构建艺术化的课堂——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导课艺术[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5):155.
[4]廖明阳.导课艺术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6(5):142.
[5]李艳艳.基于不同视角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新课导入艺术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8):164.
作者简介:王悦臣,一级教师,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