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小学数学统计课堂教学初探

2019-04-13陈仁稳

考试周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模式平均数人教版

摘 要:目前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随着各项教育改革的深入,翻转课程以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深入各科目课题教学中,因效果理想引起教育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小学数据统计课题中使用翻转课堂可快速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数学统计课堂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本次研究以小学数学统计课堂教学采取翻转课堂模式为基础,针对性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平均数》的翻转课堂模式,为后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展开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翻转课堂模式;小学数学;统计课堂;人教版;平均数

本次研究以平均数一课为例,采取翻转课堂模式。通过微视频、学习单等方式对课程进行预习试学工作,引导学生对平均数的计算进行思考和探讨,使学生深入探讨和明确平均数的理论和真正意义,并对其深入思考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然后以小组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学习,展开讨论和联系,加深理论及计算印象,这样可引发教学评价发生转变,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及时优化资源共享进程,还原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及探索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将翻转课堂与数据统计课堂相结合,分阶段展开“假设性情景设定——提出问题并深入思考——制定对应解决方案并深入理解——与实际相结合,运用至实际生活中”。将连续完整的教学结构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给予学生更多体验与合作机会。

一、 案例背景浅析

翻转课堂在实际教学中又被称作颠倒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将课程所需传授的知识内容进行有序的颠倒展开知识传授。在最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堂标准的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学习者亲自经历学习知识收集、整理并依照预习知识点加以分析的过程,或简要明确学习内容,学会处理该知识点的一些简单计算或者处理方法。另外新课改还指出,如果学习者可以全面性认识数据中包含的知识点,并对数据进行整合,会逐步形成一种数据分析观。这与试验教材对比更具有统计意义,学习者对于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印象深刻,提升重视程度。

本次课程中的例题就以简单方式对这一观点加以体现。例如对“两队人数不同,不可使用总数对比”提出矛盾后,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存在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依照学生的实际表现,制定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首先下发预览学习单,明确学习内容,通过看视频的形式,加深印象,后填写学习单,将理论融会贯通,最后依照学习单内容展开小组之间的讨论。这种教学流程可以帮助学生开展多角度探讨,学生从视频中对平均数的计算要求进行学习,以自身理解对平均数展开学习和探索空间。另外还可以小组方式开展计算后者口算比赛,以平均成绩评比哪个小组成绩最好。以亲身经历明确平均数存在的意义、存在必要性,并对产生过程进行计算,加深平均数的理解。

二、 翻转课堂教学实录片段分析

(一) 课前试学

课外需依照领取学习单→视频学习→自我测试→填写自主学习单→表明收获,提出问题的顺序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

例题 学校举行小组投篮比赛,小红投入6个、小刚投入7个、聪聪投入2个,这一组的投篮水平如何表示呢?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视频,结合学习工具进行学习。学生利用校园片通过移动补充方式让球数相同,然后借助视频告诉同学们,5就是6、7、2的( ),如果将不同数字变得( ),这个数是该组数据的( ),学生通过视频学习,明确学习目的。

通过视频让学生与现实实践相结合,通过课程例题与视频之间的演变,让学生对平均数有初步认识,预留充足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巧妙避开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学习方法,理解学习意义和实际应用。

(二) 课堂学习及拓展

首先对学生自我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鼓励学生提出疑惑。这种方式可促使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程度,对于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

其次教师设定情景,提出知识点涉及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视频内容,将知识点进行细化分析,例如教师以询问方式:昨天的口算比赛,大家想不想知道哪个小组获得了第一名?成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将口算成绩以小组方式报出,让学生自行计算,学生亲自计算哪个小组是第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起点为准,问题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明确平均数学习的意义和最终目的。

然后为小组讨论,探讨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该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学习起点有一个大致了解,针对性开展学习任务,不仅仅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与生活的结合,还能让学生在问题中明确平均数学习的意义和最终目的。

最后是结合实例,让学生加深印象,明确学习意义。本次学习借鉴气温变化让学生明确现实平均数的使用,比如本地该季节中午气温为25℃,凌晨气温为16℃,那么本地该季节平均气温是( )℃。教师在学习中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加深印象,明确学习目的。

三、 统计与概率的概念教学融入微课后的几点教学反思

(一) 学习重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课前的学习卡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辅助方式,让学生有一个基本认识,与生活实例相结合,以小组讨论方式加深自主学习主动性、个体性。

(二) 结合生活系列情景,让学生逐步明确学习目的

教师引导学生与生活相结合,不论是学校的小组投篮比赛、口算比赛还是气温等平均数计算都是源自于生活,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使用,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四、 总结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仅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颠覆,摒弃一对一传统教学模式,将师生之间的角色根据教学内容加以转变,并通过这种方式将课堂时间进行规划,真正意义上实现传统向新型教学模式的转变。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及规划性的学习构建一个具备个性化、协作化、全面化的学习背景,利于学习者快速融入新型的學习氛围,形成一种全新的学习文化。

参考文献:

[1]朱颖泉.四个“注重”提高小学科学翻转课堂的效率——以《认识常见的几种岩石》一课教学为例[J].吉林教育,2017,12(13):10-11.

[2]郭琴.“可爱的校园”用微课与翻转课堂怎么教——以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习作教学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旬刊,2016,13(9):7-8.

[3]卜茹.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陈仁稳,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太华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模式平均数人教版
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
基于交互式实验模拟软件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与应用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