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供材料作文的指导

2019-04-13黄茂嵩

考试周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指导审题作文

摘 要:教师应围绕作文的不同命题形式及类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提供材料作文是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综合考查,也是对这两种能力的综合训练。由于阅读不细,学生写作时出现偏题的现象多于一般命题形式的作文。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材料时从文体、写作对象、中心思想、写作重点、前后关系等方面进行审题,可以有效避免偏题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材料;作文;指导;审题

众所周知,学生每次的考试内容只不过是知识海洋里的点滴浪花。教师要使学生考出好成绩,就非让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和培养好各种能力不可。对作文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教师应围绕着作文的不同命题形式及类型,进行全面的训练,让其掌握各类各式作文的特点和相应知识,才能使学生在临场作文时立于不败之地。

从不同方面划分,作文有许多出题形式和类型,如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非命题作文;提供材料作文、非提供材料作文;记叙文、应用文(小学阶段);记事、写人、寫景、状物……各类型作文又可以分成许多小类。把作文类型分细,就便于探索、研究和掌握各类作文的规律和特点,便于老师对作文的指导,学生掌握了它们,就能做到临场不慌,沉着应战,写出符合要求的好文章来。

这里,谈谈提供材料作文及其指导问题。

提供材料作文,是指供给写作素材,限定题材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可以说,它是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综合考查,也是对学生进行这两种能力的综合训练。因而,它倍受教育者的重视,成为一种常见的作文命题形式。

从材料的提供形式看,提供材料作文有文字式的和图画式的(即看图作文);文字式的提供材料作文,又包括扩写、缩写、续写、改写等不同形式。这些不同形式的提供材料作文,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教师在指导时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下面,我不面面俱到,只以续写和扩写为例,谈教师如何进行提供材料作文的指导。

扩写和续写,都要求学生对所提供的材料认真阅读,能明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前因后果等主要内容,然后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才能写好。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写扩写和续写这两类作文时,出现完全离题的情况少,但偏题现象却多于一般命题形式的作文。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这个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它多了一层阅读关。作文时要搞清楚的许多问题,都要通过认真阅读并仔细领会所提供的材料才能获得,它又区别于一些作文题明白地告诉某些要求,从而能使学生不费力就能不偏不离地进行写作。学生如果没有过好阅读关,是难保能写出不偏题的提供材料作文来的。所以,不管是扩写还是续写,教师让学生过好阅读关,审明题意就显得特别重要,成为提供材料作文的指导重点所在。因此,提供材料作文重在审题指导。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审题呢?教学实践中,我让学生对材料斟字酌句仔细地阅读,做到反复琢磨,真正弄清材料所包含的内容。具体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明确:

1. 本文属于什么文体?即是记叙文还是应用文,还是其他的。当然,小学阶段的提供材料作文,一般以记叙文居多。

2. 本文的写作对象是什么?即是写事,还是写人,是写景还是写物。有时,写事还是写人较难辨清,这就要下功夫阅读,运用相应知识领会出题者的意思,做到真正弄清。在此,还要进一步搞清是什么事,什么人,什么景,什么物。这样,既能防止离题,又能运用写各对象的不同知识和规律写好文章。

3.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即本文的写作目的是要说明道理,反映好风尚,还是要赞扬人的品质、精神,还是要抒发某种感情等。有些材料本身就点明了中心,要细心体会。

4. 本文的写作重点是什么?即哪些内容属详写部分,应写得具体。这要根据中心思想来确定,因为重点是指能突出表现中心的部分,文章的中心决定了写作重点。明确了写作重点,就要从各方面对重点部分进行丰富的想象,把重点写具体。

5. 本文的前后关系是什么?这一点,学生如果不把材料内容的前后关系搞清楚,断章取义,便容易出现偏题。例如,在下面的例1中,一个平时作文功底不错的学生,便没有明白李老师是针对小冬“因为贪玩成绩下降”而对其“在思想上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她只抓住后面,没有联系前面,结果写该事时,写到小冬在野炊时粗心大意造成严重后果,而受到李老师对其耐心的说服教育。所以,这个问题在审题时是疏忽不得的。

6. 本文的范围有什么限制?即有无在时间、空间、数量等方面进行限制。这也要求学生去细心发现,认真阅读。

7. 对本文有什么附加要求?提供材料作文里,有的规定了题目,有的要自拟;有的则要求在写人时要写点语言或心理活动等,这些都要明确。

例1 以《关怀》为题,把下文扩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六年级甲班学生小冬,第一学期因贪玩而成绩下降。李老师发现后,在思想上对他进行耐心地说服教育;在学习上,进行认真地辅导。在李老师的关怀下,小冬的成绩很快就提高了。

在指导这篇作文时,我便是让学生弄清以上问题的:

1. 文体:记叙文。

2. 对象:人——李老师。

3. 中心思想:通过李老师对小冬的说服和辅导,赞扬了他热爱学生的好品质。

4. 重点:二件事,一是李老师针对小冬贪玩,在思想上进行耐心说服,重在“耐心”;二是针对小冬成绩下降,李老师在学习上认真辅导,重在“认真”。

5. 前后关系:小冬因贪玩而受到李老师的思想教育;因受到李老师的教育和辅导而成绩得到提高。

6. 范围:小冬是六年甲班学生,二件事,时间在第一学期内。

7. 附加要求:题目是“关怀”,字数在500字左右。

例2 以下面材料作开头,把它续写成一篇450字以上的记叙文:

寒假里,我见到的、听到的事很多,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除夕夜里的一件似乎很平凡的小事。它使我懂得怎样关心别人。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的前后内容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可以说,开头决定下文,结尾限制了上文。所以,上例虽是文章的开头,但决定了本文:

1. 文体:记叙文。

2. 对象:事。

3. 中心:使我懂得怎样关心别人。

4. 重点:能使我懂得怎样关心别人的事情的经过部分。

5. 前后关系:因为这件小事“使我懂得了怎样关心别人”,因而“印象最深”(学生如果只注意到“印象最深”,则会写到不能使我懂得怎样关心别人的一件事去,从而偏题或离题)

6. 范围:时间是除夕夜里;事件是一件,而且是平凡小事。

7. 附加要求:字数在450字以上。

实践证明,对于提供材料作文,教师若能围绕着以上问题重点进行审题指导,让学生认真阅读,明确那些问题,然后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便能写出符合要求的好文章来,它能有效地防止学生偏题或离题现象的发生。你不妨一试。

作者简介:黄茂嵩,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溪东小学。

猜你喜欢

指导审题作文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