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悟相生:学生思维发展的催化剂
2019-04-13何红
何红
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内在思维的运转,语文教学必须要借助于广泛深入的阅读,以积极的思维生发疑问,并凭借自身的能力促发思考,形成顿悟,形成疑悟相生的学习效果。
一、由读生疑,铸牢疑悟相生的基石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强调了阅读对于深化学生认知能力、丰富内在积累的重要性。阅读,已然成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的有效策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空,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同时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在促进读思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引领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很多教师对阅读都存在有一定误解,认为阅读的价值就在于解决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可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调动自己的思维,对文本内容进行多方位质疑,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认知困惑。
如教学《牛郎织女》,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初读时,就鼓励学生从文本不同角度进行质疑。在读后交流中,学生的问题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拔节而出:老牛为什么会说话?牛郎的哥嫂为什么如此对待牛郎?王母娘娘为什么要棒打鸳鸯?每年的七月初七,为什么是喜鹊搭建牛郎织女会面的桥梁?这些问题有的与文本内容密切相关,有的与故事发展的情节紧密相连,有的与人物形象相辅相成,有的主题内容丝丝入扣,真正体现了读中激趣、读中生疑的价值。
一个个问题的产生背后,其实是学生认知思维积极运转的体现。学生有了认知困惑,才能为后续文本的深入阅读和感知明确方向。有了疑问的再现,就形成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
二、提炼归疑,开辟疑悟相生的通道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信息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应该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主动参与者。”因此,语文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大胆质疑,还需要在生发疑问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归类与整理。小学生的思维相对零散混乱,提炼出最为核心的困惑,从而形成提领而顿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语言,体悟了樟树蓬勃和香气拒虫的特点。此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从课文内容来看,作者完全就是樟树的,可题目中为什么要加上“宋庆龄”三个字呢?事实上,这位同学的意识是相当敏感的,所提的问题也与教师预设的核心目标非常接近。教师则对学生的质疑进行了点化与引领:你的发现非常有价值。课文中所描写的樟树是不是与宋庆龄一点关系都没有呢?作者如此描写樟树,是不是还有其他什么用意呢?随后,教师补充了关于宋庆龄的生平经历,引领学生在吸收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基础上,探寻两者之间的共性存在,让学生意识到宋庆龄一生之中都对革命充满了热情,这与樟树蓬勃的生命活力密切相关,她一生坚持正义,与国民党反动派划清界限,与樟树长久保持香气拒虫的特点如出一辙。这样的发现不仅让学生认识到文本中樟树之物的特点,更让学生对宋庆龄高贵的人品形成深入的感知,为感知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奠定了基础。
由此不難看出,阅读教学需要将疑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应善于对待学生动态性生成的困惑,在边学边问中收获更大的效益。
三、激思释疑,深化疑悟相生的体验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堂教学的第一锤应该敲击在学生的心灵意识上,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思维火花。”课堂是引领学生迈向更高层级的平台。教师就需要创设的鲜活环境下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唤醒学生的好奇意识,对自己的困惑进行解释与感知。
如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时,一开始教师就引导学生紧扣课文的题目进行思考质疑:比如徐悲鸿是什么人?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徐悲鸿是怎么励志学画的?最终学画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在正式学习之前,学生就有了鲜明的认知困惑,在介入到文本内容中就有了更加鲜明的认知方向,无意识地将这些问题作为自己自主性阅读文本的有效抓手。并在阅读之后自行解决困惑,让学生认识到徐悲鸿原本是一名学习绘画的留学生,因为受到外国学生的嘲笑,为了给中国人争气,放弃节假日刻苦学画,最终轰动花坛,为中国人赢得了尊重,使得外国学生对中国人刮目相看。在梳理了文本内容之后,教师就在教师的点拨与引领的过程中,完成了对文本内容的概括与复述,可谓一举两得。
四、升华顿悟,达成疑悟相生的效益
理性认知是要建立在大量的感性经验基础上的,教师就需要充分考量学生内在的原始经验,激发他们的原始积累,对原始性的困惑和认知形成质的飞跃与发展,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高效发展。
语文教师只有在课堂上不断优化模式,努力创造语文教学的契机,引领学生在疑悟相生的过程中发展言语生命,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