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提高阅读教学实效的方法
2019-04-13王鑫
王鑫
思维导图是利用词汇、图形、数字、逻辑、色彩等,通过线条连接,分层次展示大脑思辨过程,具有发散性和放射性的特点,是学生认知、学习、理解和记忆的有益途径和方式。
一、课前准备:未成曲调先有情
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自学生字新词,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相关文化知识,熟读课文内容,梳理文本思路,初步考虑所需绘制思维导图的框架。让学生通过先画后续的方式,对新知识初步理解,这样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更具目的性和指向性。
教师带领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朗读,有助于帮助学生构想绘制思维导图的基本框架,也让教师掌握学生在预习时产生的各类情况,对授课作出调整。如在教授《爱之链》时,文中出现三位人物,分别是乔伊、老妇人、女店主,三人存在相互关爱、传递友善的关系。乔伊无偿德帮助老妇人修理汽车;女店主关心老妇人冷暖,端茶送水;老妇人感激,并怜惜身怀六甲女店主的招待,多付钱;女店主疼爱丈夫乔伊,不忍心打扰他休息,默默守护;乔伊热爱妻子而奔波忙碌,四处找工作。所以绘制思维导图应是以三个人物为原点,六条线曲线相接,形成环状,将爱传递下去。
二、课中使用:问渠那得清如许
(一)利用思维导图,带领学生掌握层次性阅读
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将一节课主要内容呈现在黑板上,在相关字、词、短语、简笔画之间用弯曲线条进行连接,最后形成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不仅使课文层次分明,也可借此促使学生激发兴趣、打开想象、训练思维。例如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教师将“西湖十景”贯穿于思维导图始终。学生从课题提取有效信息,净慈寺暮鼓晨钟,就有南屏晚钟一景。对面是镇压白娘子的雷锋塔,黄昏时分便是雷峰夕照。远望两座山峰挺拔,就是双峰插云。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来西湖,都可以观赏别致的景色。春天桃红柳绿,从柳浪闻莺划船,浏览三潭印月的夜景;冬天白雪皑皑,沿苏堤春晓漫步一览断桥残雪的雪景;秋风吹过湖面,平湖秋月下的花港观鱼别有一番情趣。本课思维导图就是将“西湖十景”中代表景致用简笔画表示,用象征道路的粗细不同的线条连成一片。
(二)熟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教师以思维导图为引导方式,指导学生确定探讨步骤和研读内容;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调整和记载思辨过程,梳理研究成果,组织汇报语言,这样不仅牢牢把研究性学习过程固定在核心探究的问题上,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郑成功》围绕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建设台湾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学生在朗读语言文字的同时,深切感受到郑成功不畏艰险、保家卫国的英雄品质。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学生紧紧围绕人物描写手法进行记录和拓展,把郑成功英勇善战、有勇有谋形象凸显出来。
(三)妙用思维导图,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性讨论
在合作式课堂教学中,力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中心话题,每组绘制一幅思维导图,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的分工,相互协作,互为补充。教师要给予时间和空间,学生经过思维碰撞,小组展示汇报合作成果,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在小组合作研究《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肖邦情感变化时,思维导图的绘制紧紧抓住悲愤——眷恋——赤子之情——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这一主线,把肖邦灵魂深处的呐喊通过图像展示出来。有关爱国成语、俗语、名言警句都是展示肖邦爱国之情的有力表述。
(四)巧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制作创造性笔记
学生记笔记往往是被动的,而巧用思维导图记笔记,能够把握课文主题,强调教学重难点。学生对将关键字词加工、整合、分析和整理,绘制过程就是理解过程,思维导图笔记使所记内容清晰可辨,识记和复习更加便捷。在教授《我们爱你啊,中国》时,作者从幅员辽阔、大好河山、丰富物产、民则风情、历史悠久、民族精神六大方面表达对祖国深情热爱。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通过以关键词为叶,以这六大方面为枝条,共同汇入拳拳爱国之心。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波澜壮阔的历史等等文章没有提及的方面,则是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是创造性笔记的源泉。
三、课后延展:天光云影共徘徊
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课教学,要求学生先凭记忆畫出大致内容结构,再比对原文,交流思考,查缺补漏,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薄弱点,有的放矢,巩固书本知识,拓展课外知识。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使大脑中无序知识可视化。在复习古诗词时,教师将诗歌形象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个大类。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理解诗歌难点点与盲点,并及时根据具体内容进行训练。有整体的系统知识再到具体的诗歌案例,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悦。
思维导图通过层级概念、组织关系,能有层次的展示知识的逻辑关系和结构链接,以及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知。思维导图是一步步绘制和完善的过程,信息不断被组合,思维得到逐步提升,主题渐趋明确,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主、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的策略,思维导图的绘制在不同策略下,能帮助学生提取相关材料,围绕主题循序渐进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