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如何成为纺织服装工业最大的发展动力

2019-04-13

中国纤检 2019年12期
关键词:透明度价值链制造商

未来的发展契机皆可囊括于一词:创新,而拥抱数字化则成为纺织服装真正的未来。

在创新中预见未来

纺织服装行业价值链曲折,创新对不同对象意义也各不相同。但其中一些因素仍将引导行业发展。人们不禁思考,是否能找到一种能使创新成为行业的颠覆性力量?新的数字化有望在纺织生产链中形成,从原材料到消费品,实现更高层次的自动化,更有效的沟通及互动。同时,还有望增强透明度、可追溯性及可问责性。因此,可持续性的要求实属必要,否则将对行业发展及制造商构成不利影响。

2019年的纺织工业发展趋势清楚地告诉人们,西方曾提倡无水染整工艺,但这适得其反,留下了更多的碳足迹。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协会(CEMATEX)由9家纺织机械协会构成,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ITMA)创办者。他们认为,纺织工业依赖于创新的步伐。然而,也有专家认为,他们尚未有一项创新能称之为行业进步的关键。但只有创新与技术结合才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例如,只有通过传感器才能实时监控纱线张力,提高经轴纱线的质量,并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停机时间,这才是企业提升效益的关键所在。

在过去几年中,用于自动化生产和货物搬运的机器人获重大发展。数据的实时监控为纺织制造商提供了优化和调整生产的机会。在服装与家纺生产自动化领域,瑞典铱腾公司(Eton Systems)和ACG Kinna自动化公司(ACG Kinna Automatic)等企业更是行业的领导者。他们采取整合流程步骤间的新接口与价值链的方式,为纺织服装业注入了新的灵活性与定制化活力。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服装个性化的3D扫描以及材料的再利用也在2019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这些趋势新颖独特。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 University)织物技术研究所(ITA)专家认为,纺织业再次处于动荡期,但现在也正值创新的大好时机。气候变化、世界人口增长和亚洲日益繁荣等全球进程将改变纺织业的面貌。这就是为什么在未来几年,业界将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纺织业天翻地覆的变化。

ITA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从传统大规模生产转向微工厂生产的模式。截至目前,该研究所已为各种产品创建了6家微型工厂,预计未来3年内还将创建12家。但资源效率也不容忽略,从2019年创新趋势来看,诸如德士古特G4精密喷涂系统的研发成功对节水、节能和原材料领域带来巨大的影响。

区块链的巨大能量

对纺织机械行业而言,区块链以及其他一些元素是改变供应链运作方式及提高透明度的因素之一。但随着发展日趋全球化,世界准备好应对这种透明度了吗?这种透明度是否只会在有限的范围发挥作用呢?

目前发达国家的纺织服装行业已开始试验区块链技术,旨在建立信任网络,提高透明度,减少摩擦和成本。区块链可通过跟踪和库存管理改变供应链,它是改变当今时尚产业趋势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随着3D打印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服装行业的这一趋势也将会加速发展。

工业4.0和区块链等金融模型的潜力不断提升,整个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也在不断提高,跟踪产品,其内容以及生产方式和产地更加便捷。若一家公司声称正在做某件研发,就必须不断提高透明性,否则它将成众矢之的,这极可能对企业品牌及声誉构成破坏。新一代从业者正领导制定议程,转变发展方式,向非政府组织和立法者施压,要求强制执行新型供应链的运作方式,因为现阶段一切发展皆涉及自动化与数字化。企业若不想面临失败,则需要顺应行业跨地域、跨时代的发展潮流。

原则上,区块链技术非常适合于全球供应链管理。但也有学者认为,目前因其所需的基础设施过于复杂及昂贵,这项技术尚未成熟普及于各工业领域。此外,该技术也尚未获得公众鼎力支持,其数据共享的敏感性仍然处于严格监控之下,抛开其益处,并非人人都乐于接受高透明度。

纺织服装业过去一直被视为“夕阳产业”,世界各地许多银行都对该产业贷款施加限制。目前纺织制造商面临的最大成本不再是人工或原材料,而是投资增加与设备折旧加快。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出现这种情况:制造商按使用量、平方米或公斤数支付生产许可证的费用,而这类生产创造的利润将直接流向拥有这台机器所有权的金融公司。金融企业务必更强烈地意识到这种转型观念的需要。而直接导致这一成因的莫过于区块链的巨大能量。

创新:循环经济中的价值链

从循环经济的观点来看,大多数纺企的改革举措虽然都值得称赞,但并没有如野火般蔓延。而这究竟是因为提议太多无法抉择,还是因为没有协调一致的平台或方法可供参考?或是否有必要在全球层面进行政策干预呢?

循环经济因其固有的投资回报率、更高效的资源管理和弹性供应链,应嵌入到行业的经营方式中,同时通过提供产品再利用的寿命终止承诺,变废为宝,提高客户忠诚度。话虽如此,循环经济的发展十分复杂,包含许多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也尤为重要。虽然要实现全球循环经济仍需时日,但纺织服装等许多行业已有所作为。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整个价值链能否合作,包括从品牌和零售商再到服装制造商、纱线和面料供应商,从收藏家到回收商等在内,无一例外。现今世界上主要国际组织已在为此努力。如世界经济论坛多年来一直在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合作,通过一项由其首席执行官牵头的倡议,加速循环经济转型,助力扩大企业驱动的循环经济创新。但该倡议的可行性还有待商榷,原因很简单:它还不能为客户提供直接的附加价值。

为什么消费者要为贴有环保标签的纺织品或用回收塑料制成的纺织品买单呢?决定他们购买欲的首先应是设计,其次才是价格和舒适度。对消费者而言,可持续性是个极为奢侈的理念,但可持续发展又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但大多数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时是情绪化的,非理性的。可持续性归根结底是关乎理性的问题,而政府在这方面负有责任。为进一步提高工业的可持续性,未来政府必须出台更多规定以规范行业发展。

在此背景下,可持续性方面创新的最大范围可达何种程度?从棉花和其他天然纤维的种植,到加工,甚至到装饰和零售,业界见证着无数的措施和创新。而后可持续创新方式是否会继续转变,从而改变纺织与服装业本身的运作方式呢?现如今工业发展理念已有明显的变化。大家的共识是,必须大力减少工业二氧化碳足迹,强化纤维循环再利用。未来几年,更多创新技术将为市场注入活力,并进一步改变纺企面貌。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应用为纺织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在数字化背景下,人工智能在处理海量数据方面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处理过程自动化、客户信息自动分析、数字图像处理以及辅助系统上。其方法已在研究和工业项目领域获成功验证,但仍在进行广泛的工业部署。纺织服装行业在各个层面上的运作方式都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受消费者需求推动,品牌和制造商在供应链中引入了可持续性的材料和工艺。纺织及制衣业正致力于推动长远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责任落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上,其透明度也不断提高,服装行业也拥有了更多的认证,以帮助公司确保其产品符合关键的环境标准。

价值链上的每个从业者都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但归根结底,最终的责任在于品牌本身。面向消费者的品牌影响着整个价值链。有专家认为,品牌应从最初就有自己的价值链。为什么不呢?也许这看起来很极端,但它是最终能提高透明度和可跟踪的逻辑依据。消费者对循环经济条件下的纺织品认识不断深化,兴趣在不断提高。若将这种模式与新技术相结合,它将成为进一步改善价值链的强大力量。

未来研发 尚需联合

全球范围内的行业协会皆应联合起来推动可持续性发展和提高透明度。为此,目前已有许多行业协会展开合作。如ITMA已设立可持续创新奖,以表彰参展商与客户合作,为推出可持续生产解决方案所做的努力。

世界发达国家除了不断推出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新技术外,还应提供无与伦比的市场定位和知识平台,如ITMA纺织染料和化学领导者论坛、SAC和ZDHC制造商论坛、瑞士优质棉发展协会及全球纺织品大会等。

国家工业协会将纺织机械制造商聚集一堂,与研究机构、大学、制造商和品牌联系起来。近年来,技术的联合开发与供应链合作大大加强。与此同时,欧洲协会在欧洲艺展中心的领导下联合起来,促进了ITMA展览及许多其他活动的成功运作。

ITMA的创新奖确实引起了轰动,已有几十家企业被授予创新奖。而新的发展也从未止步。但其中大多数研发成果几乎从未走出实验室,许多甚至从未实现量产。这便引发人们的思考:研发计划是否应该更多地考虑其实施可行性呢?

联合国最新统计显示,全球每年行业用于研发的支出达1.7万亿美元,这不是一笔小数目。研究人员的创新涉及从新产品设计到可持续发展改进。为创新而进行创新对于商业组织而言是不切实际的。研发的目的应始终为在解决挑战或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组织的需求与目标。企业必须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创造满足客户真正需求的产品的能力是成功创新的基础。

从长远来看,所有高质量的研究都是有益的,都将为世界做出贡献。好奇心和实验性对社会发展尤为重要。有时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辨明研究对行业或社会进步有何好处。即使毫无结果,也对新思想的探索有着积极意义。影响最大的不是重大的科学突破,而是建立在这些突破基础上的小规模、系统的测试和研究。

工业和研究领域间应加强交流。亚琛工业大学ITA研究所拥有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创新团队,他们之所以强大,是因为科学家与实业家间创建了无形的联系网络。其团队成为成功进行工业研发的典范。

(据印度《从纤维到时尚》https://www.fibre2fashion.com/industry-article/8346/heading-into-the-future近期资料)

猜你喜欢

透明度价值链制造商
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美国篇)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受挫的汽车制造商在通向全新未来的十字路口止步不前
中国FTA中的透明度原则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天翌全系列卫星天线制造商
高通24亿美元收购芯片制造商CSR
股权结构与信息透明度相关性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