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西河古镇公共交往空间特征与更新设计研究
2019-04-13江南大学214122
(江南大学 214122)
西河古镇位于芜湖县,早年归宣城管制,现划分到芜湖,距离市区有一个多小时车程,因地处青弋江西岸,故得名“西河”,古镇周边是农耕土地,水资源丰厚,各类设施建筑保存完好。这里风景优美,是现代人旅游的好去处。
一、芜湖西河古镇公共交往空间兴衰史
古镇曾因沿江地带,水路贯通发展起来,一度繁华昌盛,灯火通明。但历史上因经历了三次衰落,第一次是1982年为防汛而建立的大坝阻碍了大型贸易船只的通行,贸易行为的减少使得公共交往空间的活力降低。第二个次在近代,随着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成本低,速度快,且路线丰富的铁路和公路运输,使得西河古镇的水路运输进一步没落,最后在1991年政府机构从西河迁至红杨镇,使得西河古镇的政治文化地位降低,相对应的社会活动减少。又因地理位置偏颇,学校及各种文化教育设施落后,新一代的人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纷纷背井离乡,去大城市寻求发展。古镇的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青年活动者本是公共交往空间活动发起的主力人群,他们的流失使得西河古镇公共交往空间呈现出活力低下,活动种类单一的现状。
而如今的西河古镇因拥有这样繁华的人文历史盛世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资源,发展为城市旅游的核心,有许多外地游客来古镇旅游体验民俗风情,也有许多在外学习打工有些许积累的本乡人渴望回乡发展,如何结合新时代的交往需求和古文化,让西河古镇公共交往空间重燃生机。
二、芜湖西河古镇公共交往空间的分类
古镇与现代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空间体系,西河古镇公共交往空间的规划是“自下而上”的过程。通过对意态空间和物态空间分类分析,从而清晰空间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
1.意态空间的分析
意态空间是古镇居民共同的生活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公共交往活动,从而影响到公共交往空间的建造。(如表1)
表1 西河古镇意态空间类型
(1)古公共交往空间繁荣原因
以往的公共交往空间发展起来的意态因素主要三点:一是均质化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有着相似的工作和生活,共同话题和情感基础;二是共同的文化背景,各种民俗活动,信仰使他们聚集并产生共鸣;三是同种族间的血脉关系,古时候的宗族血脉相通,因此需要共同维护家族利益。
(2)意态空间新需求
如今变身为文化旅游区,古镇交往活动的主要人群是当地的居民和游客,无论是游客还是居民都希望在古镇中感受到地域特有的文化感,记忆点和场所意识。
2.物态空间的分析
物态空间主要通过对空间的尺度感、边界感、场序性来分析。尺度感调节人的心理舒适度;边界感具有模糊的界限和不确定性;而场序性给人场所记忆。物态空间的类型分为开放型和半开放型公共交往空间。(表2)
表2 西河古镇物态空间类型
(1)半开放型公共交往空间
半开放型公共交往空间,属于公共区域与房屋接近的场所,是居民时长聚集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西河古镇有一条长约1200m的主街道,沿着主街道有七条巷道连接着沿河水运和新城均匀的分布,如上街头的永隆巷、章家巷和下街头芮家巷等,居民们通过这些小巷下河取水,每逢雨季便成了天然的排水设施。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见古镇现在的公共交往空间分布以及留存状况(图1)
图1 西河古镇研究区域路线图及公共交往空间节点现状
这蜿蜒似鱼骨一样的街道为南北通向是整座古镇的骨架,他影响着古镇的空间格局,是古镇与外界联通的渠道。主巷和辅相道路分别宽有2-3m和1-2m,它们的D/H值在1~2之间,主巷空间能允许3人及以上同行,这时的街巷空间有封闭力,但无建筑压迫感,是人们喜爱的空间。辅巷仅仅能2人并肩,该空间封闭感强,狭长而有向前的动势,给人悠长深远想要踱步向前的感觉,而部分过道一次只能一人通过,它的D/H值小于1,则过于压迫,令人想要逃离。整条街道相连恒通有主次之分,这样的层次和亲密尺度,让人在古镇穿梭时能感受得到区别于大城市的距离感和压迫感。(图2)西河古镇远名水乡,常有汛期,因而街面两边的屋基是下沉式的,约1.5m,有利于排水防汛防潮。(图3)
皖南特色晚清建筑,典型的黑瓦灰墙,翘角飞檐是西河古镇特有的建筑文化符号。古街道承载着复合性活动,各活动之间的边界十分模糊。檐下空间、门前是过渡在私密空间和半开放型空间之间的半私密区,这些空间体系在古镇中形成一个系统。
图2 西河古镇街巷空间尺度图
图3 西河古镇街道屋基面下沉图
(2)开放型公共交往空间
开放型公共交往空间是指那些远离居民住宅的纯公共区域,它们通常较为广阔,是居民日常活动的高频区,该区域属于必要性活动空间,受天气状况、公共设施的影响,人们在此所产生的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频率有所波动。
“月上西河,树影婆娑”西河水是古镇生命之源,也是留在古镇居民心中世世代代的场所记忆,沿河区有渔民挑着扁担等一些生活化的铜人场景,即是观赏又能让过往游客感受古镇以往的生活气息。古镇的滨水形态多样,但公共设施较少,亲水平台还可以更为完善。(图4)
图4 西河古镇的6种滨水形态
三、西河古镇公共交往空间特征
西河古镇公共交往空间的发展是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通过以上对西河古镇物态空间与意态空间的研究,总结归纳出西河古镇公共交往空间的特征如下:
1.道路系统化规模化
西河古镇的图底关系疏密有致,道路的分布层次分明,公共交往空间之间能相互连接保持畅通,相对应的公共设施不足,空间延伸感不强。
2.古建筑自然景观保存完好
西河古镇的历史遗留性完善,部分建筑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有强烈的历史年代感。天然的自然景观给人亲近自然,放松的机会。这是古镇特有的生态魅力。但目前沿河区利用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公共设施不足,缺乏管理。
3.宜人的尺度、多样的形式
公共空间由房屋围合的街道自然形成,尺度宜人,人在公共空间中可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层次,这样的空间即可保持与自然间的接触又可以与街道产生联系。
四、西河古镇公共交往空间更新原则与方法
1.原则
西河古镇公共交往空间更新设计原则是“以人为本”,古镇的主要针对人群是游客和居民,所以要满足古镇居民的基本活动需求和增强游客体验感。
西河古镇有和谐且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观,和具有时代特征的民居古建筑,更新设计不能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要有意识的留存古建筑,在原有生态基础上结合草木、山水和人文要素进行规划设计与古镇文化元素融合。
2.方法
西河古镇公共交往空间设计方法,在物态空间中满足可达和可控,在意态空间中满足可感宜人的指标。可达是指空间动线流畅,使用中没有障碍,无消极情绪。可控是指空间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在设计上避免尖锐、增强防护措施。可感、宜人,则分别是指人在空间中的归属感、可感知的场所精神;和舒适宜人的设施使用感、行动轨迹的畅通无阻感。需要考虑到空间活动种类和新旧结合的文化元素在空间中的运用。具体的方法可以有:①在景观环境中制作具有观赏性、故事性的民俗景观小品。②通过体验和展示设计彰显民俗风情。
五、西河古镇公共交往空间更新设计
更新设计主要在是将街道公共交往空间节点串联起来,增加文化元素使得空间具有联系感。因为古镇的水文化丰富,所以选取原码头空间,加以改造,唤起古镇回忆。
图5 街道空间内节点设计示意图
1.街道节点设计
西河古镇整体空间较大,根据西河古镇中存在的空间问题和自身的设计能力,无法对西河古镇做一个全面性的,整体性的设计,当前设计选取了西河古镇中最具代表性的老街线型空间中部分节点,进行串联设计。(图5)以“月上”为主题,分布选取三个节点空间,以望月、弦月和影月为主题设计空间,节点一是望月台,集观景和展览为一体的功能空间,节点二是弦月书院,集喝茶、读书以及休憩为一体的开放型公共交往空间。节点三是影月楼,是类似于戏台的场所,把建筑与投影艺术结合做出的空间,符合剪影的主题。
2.沿河区景观规划
街边的沿河区域由绿植、活动区和水面构成,形成绿化带、公共活动区和水域三种层次空间。通过立面图可以看出,“绿化带”是在沿街区通过绿植与房屋之间形成尺度宜人的街道空间;“公共活动区”通过增设活动设施和地铺材质区分给居民使用,在公共交往设施的设计中用仿古船只改造成休息座椅,与环境相融合,且古镇沿河区本身就有多个古船只停泊在岸边诉说码头历史;考虑到河水汛期的问题,公共设施一般采用经处理后的木材,石材等耐腐性高的材料,阶梯的设计中可以与防汛、座位功能结合,设计出美观有实用价值的沿河公共交流区。“水域”中流动的湖水会将岸边的景色投出倒影,开阔的视野让人心旷神怡。在“水域”可通过亲水平台延伸“活动区”。全景规划中,三者没有明显的界限可相互融合穿插,增加趣味性。沿水域边缘可通过绿植或防汛材质铺设,如:沙石、绿植、石笼等,这样可以有效地缓和水位上升压力。(图6)
图6 滨河公共交往空间设计示意图
注:公共交往空间:公共交往空间是指能给人提供交流设施的除私有空间外的所有空间,本文中对交往的定义是指非书信、网络邮件、微博外的正面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