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述评及建议

2019-04-12罗丹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述评互联网金融课程体系

罗丹玲

摘 要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对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提出了新要求。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本文对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述评,进而提出课程体系的构建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课程体系 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要求高等院校改革教学模式,推动社会发展,并对当代青年寄予了殷切的期望。高职教育的发展走上了教育发展的新平台,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将会为各大企业不断输送一批批有思想、有文化、懂技术、懂管理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随着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的重点。据不完全统计,未来5-10年内,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缺口将达100万以上,2019年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将达104万人,2024年将达435万人。

因此,互联网金融是近十年金融发展方向。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缺口大,高职教育就应对口培养。

1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述评

1.1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主要以传统金融机构对人才的切实需求为导向设立人才培养目标,这已显然不符合当前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应重新思考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

丰翔、智萍利、丰林(2015)通过分析前程无忧网站中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招聘需求,以大专、高职人才及互联网金融为关键字展开了搜索,发现适合高职、大专层次的学生岗位的职位主要有:P2P销售经理、互联网金融产品经理、风险经理、数据专员、销售经理。并建议高职或者大专院校的金融专业的重点应放在培养符合本地需求的互联网金融营销型人才。加强营销型课程、商务礼仪、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方面的课程。

佘笑荷(2017)通过互联网金融对应的职业岗位调研分析,指出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机会主要是客户服务、网络营销、后台服务方面。并建议高职金融类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紧随行业发展,及时反映互联网金融对行业的冲击及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开发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课程,以实现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与未来工作无缝连接。

张佳(2018)以福州地区为主,从智联招聘网搜索发现“金融行业营销经理、客服专员、风控专员”这三类职位与互联网金融专业密切相关。并建议福州地区高校应抓住当下时代发展的有利时机,开设与职位需求相匹配的培养计划。

李建军、吕勇斌(2018)提到目前各金融机构的招聘职位包括互联网金融部门经理、产品研发经理、市场营销经理太丰富,都需要集金融业务知识、互联网信用技术、市场营销等多种知识技能于一体的“互联网金融人才”。并指出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当前金融业态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征和趋势,确定切合实际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以上研究,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需求方向主要集中在销售经理、互联网金融产品经理、风险经理、数据专员、客户服务、网络营销、后台服务等方面。高职院校开设的互联网金融专业可对应培养。

1.2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分析

课程体系是专业教育的实质体现,反映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宗旨,是专业培养的核心内容。大多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是围绕传统金融业务设计的,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之下,应设计符合互联网金融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熊建宇(2017)提出高职院校应将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分类四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专业能力拓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现代金融基础、经济学基础、会计基础、高等数学、商务礼仪、互联网金融概论、金融市场调研、经济、金融法规与案例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金融数据分析、网贷与众筹、互联网金融支付、移动应用开发、互联网金融营销、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征信知识与实务、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及法规等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包括互联网金融业务体验、互联网金融市场调研、IT综合技能实践、毕业设计等课程;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即专业方向课程,包括移动应用开发、互联网金融营销、互联网金融系统运营等方向。

余世文(2018)指出互联网金融專业教育内容与知识体系包括通适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大块,其中通适教育又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两大部分;专业教育分为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两大部分; 综合教育包括思想道德、身心健康与身体技能三大部分。

付春红、钟鸣长(2018)认为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至少应该包括通识课、金融产品认知、金融营销和管理技能、互联网金融运作与应用四大模块。通识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基础、公共外语等;金融产品认知模块除了包括传统的课程如货币银行学、保险实务、证券投资实务等应增加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课程;金融营销和管理技能模块除了包括金融营销实务、消费心理学、商务谈判、市场调查等原有的基础课程,应该增加互联网客户关系管理、互联网财富管理、互联网征信管理等;互联网金融动作与应用模块可开设一些选修课程,如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金融营销、第三方支付企业动作、P2P企业运营、众筹平台运作、区块链技术应用和网络货币等。

李建军、吕勇斌(2018)指出根据金融行业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可以在确定金融行业岗位人员专业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将课程分为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能力两部分,基础部分突出对互联网金融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经济学、经济数学、计算机技术、金融学等课程;操作部分突出对金融行业工作所应具备的技能训练,如互联网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管理课程等,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修订、完善,实现动态均衡。

申睿、吴金旺(2018)提出浙江金融职院互联网金融专业围绕职业技能培养目标,由校政企三方合作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一门(互联网金融基础),核心课程7门(互联网金融支付、网络借贷与众筹、互联网征信、金融数据统计分析、互联网金融平台规划与设计、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拓展课程2门(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另还设有创新创业课程。

综上,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除了通识课程以外,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践(核心)课程。

2关于构建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议

2.1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也不断更新,对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培养方案需具备市场适应性,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动态调整更新。目前,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面向的职业类别主要涉及销售人员、金融服务人员、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涉及的主要岗位类别包括市场推广、客户服务、产品经理、后台维护、商务拓展、风险控制等。

因此,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应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面向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基层岗位,具备熟练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服务、营销、创新创业等能力,能从事互联网金融一线业务操作、产品营销与服务、产品售后维护、电子商务、投资理财、风险管理等工作,同时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質复合型人才。

2.2设计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

本专业围绕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其课程体系应该包括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

(1)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首先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经济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等。

(2)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基础、金融学基础、会计基础、财经基本技能、互联网金融实务、金融法律法规等。

(3)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网络借贷与众筹、互联网金融支付、互联网金融平台规划与设计、金融风险监管及法规等。

(4)专业实践课程主要以实验课和实践课的形式开设。包括互联网金融业务实地体验与操作、互联网金融市场调研、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校外见习等。

总体来说,互联网金融的理论相对于实践来说,发展滞后。在最终设计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时,需要多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应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需求。

参考文献

[1] 丰翔,智萍利,丰林.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探讨——基于前程无忧网站分析[J].时代金融,2015(05).

[2] 佘笑荷.互联网金融高职人才培养现状调研与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38).

[3] 张佳.互联网+时代福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J].当代经济,2018(17).

[4] 李建军,吕勇斌.互联网金融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8(05).

[5] 熊建宇.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7(06).

[6] 付春红,钟鸣长.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金融专业课程体系重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01).

猜你喜欢

述评互联网金融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