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 机制改革研究

2019-04-12梁燕莹

关键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双一流

梁燕莹

摘    要:“双一流”建设需要一流的研究生创新人才作为支撑,也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带来了诸多改革优势,明确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与世界一流水平高校的差距,借鉴国外一流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探索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路径,提高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双一流;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3-0089-04

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颁发,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总体战略布局和战略举措。2017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标志着“双一流”建设正式实施。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环节,方案明确指出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关键。

一、“双一流”建设推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

机制改革

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具有重要作用。从建设任务来看,“双一流”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同时也给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带来了改革机遇,对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

育人始终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育人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怎样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时刻关注的关键问题,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双一流”建设本质是服务于国家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是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聚焦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明确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培养、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创新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研究生教育上,重点在于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渠道,能够有力推动“双一流”建设向纵深发展,没有一流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就难以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1]。创新人才培養需要合适的人才培养机制,因此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迫在眉睫。

(二)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是提升科研水平的有力支撑

科研是高校的职能之一,提升科研水平,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双一流”建设强调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研能力,科研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队伍,高校是进行科研的重要阵地,研究生是从事科研的重要力量构成,研究生培养不同于本科生培养,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在科研中进行的,因此研究生人才队伍质量与科研水平息息相关。近年来,高校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获奖数量比例不断攀升,以2017年的获奖情况为例: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24项,占授奖项目总数的68.6%;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33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67.3%;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100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75.8%。由此可见,高校在科研阵地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加,这都离不开高素质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创新精神是从事科研必备的精神品质,创新能力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基本保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创新人才,鼓励研究生积极投入到科研当中,成为学术前沿探索的开拓者和专业领域进步的推动者,为提升科研水平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三)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是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举措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缺乏拔尖创新人才,就难以占领科研的前沿阵地,难以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难以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难以成为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2]。“双一流”建设的本质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的关键一环。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形式,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四)“双一流”建设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改革提供支持

“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战略,国家高度重视,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有利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首先,中央和地方财政为“双一流”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鼓励省级政府结合地方经济基础,加大对区域内高水平大学的资金投入,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赢得了资金支持。其次,国家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到“双一流”建设中,鼓励行业企业积极与高校合作,协同建设,为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提供了实践平台和社会资源支持。最后,国家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利于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推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除此以外,“双一流”建设采取动态遴选机制,以五年为一周期,形成激励机制,有利于所有高校积极进行综合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客观上也有利于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3]。

二、国外一流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

“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推进更多中国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推进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美国、英国的许多大学在全球享誉盛名,研究生教育起步早于我国,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更是探索出了独特的理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本文试图分析国外一流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的经验,为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借鉴。

(一)美国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一流大学最多的国家,其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在培养过程中尤其强调研究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美国一流大学一直浸润在学术自由的氛围中,给研究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思考空间。哈佛大学鼓励研究生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索,斯坦福大学强调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但是自由并不意味着放纵,美国一流大学极其重视研究生的学术规范。在美国,《怎样当一名科学家》一书被许多大学作为研究生学术规范行为学习的正式教材。哈佛大学的《学生手册》还包含了学术标准和学术规范,并让学生承诺保证学术规范,同时《哈佛参考文献注释规范》也为研究生指明了学术写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4]。

跨学科研究是美国一流大学激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又一举措。美国一流大学通过建立学科交叉研究中心,设置跨学科课程,为研究生学科交叉研究创造条件。斯坦福大学坚信协作文化能激发创新火花,设立18个跨学科机构跨越学校界限开展合作,开展39个跨学科项目[5];哈佛大学开设跨学校联合培养博士项目。

(二)英国

英国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独特之处体现在课程学习上,课程学习从不指定教材,鼓励学生主动地去研究相关领域的资料,这种课程往往能引领研究生去关注相关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通过研究生的自主探索提高其创新能力。在剑桥大学,研究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自由地阅读经典文献、围绕问题开展研讨和辩论,大胆地进行科研创新。对于课程设置,英国一流大学非常重视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研究方法论”是所有研究生的必修课程,通过传授给学生具体的研究方法,指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科研能力。

实践教育是英国一流大学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英国一流大学不断加强政府、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为研究生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和实践平台。2003年,英国推行“KTP计划”,引导高校与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6];2008年,发布《创新国家白皮书》,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国家支持。剑桥大学的实践教育是英国一流大学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典范,设置个人与专业发展中心专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以剑桥大学为中心形成的剑桥高新园区是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

英国一流大学还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邀请海外著名教授举办讲座,开展跨國合作,为研究生提供国际学习交流机会,通过设立“海外研究生奖学金”,扩大海外研究生招生比例,吸引国外优秀生源。2012年伦敦大学学院通过“世界公民计划”,加强与全球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全球性思维和创新能力。2016年,牛津大学吸纳了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其中来自英国之外的研究生比例高达60%[7]。剑桥大学也是一个国际化的多元社区,研究生超过50%来自英国以外。

三、“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路径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已然成为当下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双一流”建设给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改革机遇,我们需要牢牢把握这一时机,国家、高校和社会同心协力,立足于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共同探索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路径,合力推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升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一)“严肃+自由”的学术氛围是孕育研究生创新人才的摇篮

一流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的文化,创新人才的成长不能离开优质的土壤孕育,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必须营造严肃且自由的学术氛围,唤醒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引导研究生自发产生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培育高质量的研究生创新人才。所谓严肃,意味着高校要形成严肃的学术管理制度,严肃处理各种学术不端行为,杜绝学术造假,要引导研究生形成端正的态度,对待学术论文和科学研究都不能弄虚作假,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和责任意识。所谓自由,意味着高校要形成思想自由、学习自由、学术自由的理念,给予研究生学术探索和科学研究的自由,激发研究生创造性的热情和灵感火花,引导研究生自主进行创新性学习和创造性研究,积极申报各种创新性项目,参与创新活动,在自由的氛围中形成创新性思维[8]。严肃的学术氛围,在于保障研究生的学术态度;自由的学术氛围,在于激发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在严肃且自由的学术氛围中,形成一流的创新文化,为一流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文化滋养。

(二)强化育人机制改革,为研究生创新人才提供

多元化的成长路径

“双一流”建设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高校要牢牢把握这一契机,强化育人机制改革,培育一流的研究生创新人才。

1.以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构建一流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始终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环节,以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构建一流的课程体系。首先,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大胆的想象并不等于创新,创新是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切合实际的新想法、新观点。基础理论课程是研究生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通过基础理论课程,使研究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科学基础理论,为研究生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知识基础,使创新的灵感之花根植于深厚的基础土壤之中。其次,增加前沿性课程。不断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纳入到研究生课程之中,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引领研究生对接前沿热点问题,把握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激发研究生的发散性创新思维[9]。最后,开设创新教育课程,传授研究生科研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授研究生科研方法,鼓励研究生自主运用理论和方法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2.构建学科交叉培养模式,促进一流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交叉学科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通过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助力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双一流”建设要培养的是具有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跨学科的培养必然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学科交叉形成的多元化知识体系必然有利于碰撞出创新性的灵感火花,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推动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的培养模式,根据国家战略发展需要设置一些交叉学科,开设一些全校性的跨学科选修课程,与其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形成不同知识间的融会贯通,为研究生创新提供动力[10]。

3.强化实践育人,建设一流的创新实践平台。“双一流”建设支持实践育人,鼓励社会和学校的合作,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当中,对高校实践育人和实践平台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实践育人体系,搭建一流的创新实践平台,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一方面,高校为研究生提供多样化的创新实践活动,鼓励研究生参与创新项目和创新竞赛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国际合作,搭建创新实践平台,为研究生创新活动提供实践载体,满足研究生的创新实践需求,在实践中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

4.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助力一流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世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是当前的重要战略决策,我们要看到我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一流研究生创新人才。高校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国际合作办学培养创新型人才新途径,建立海外办学基地,积极吸纳国外优质的研究生教育资源,增加研究生国外交流学习机会,开展高水平的国际科研创新合作,助力一流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11]。

(三)综合改革研究生管理机制,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要以世界一流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标准,明确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综合改革研究生管理机制,全方位、全过程的保障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1.研究生招生管理。生源质量是制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高校必须从源头开始,选拔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在研究生招生阶段,以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拓宽优秀生推免通道,落实博士生的申请—考核制,为优秀生提供硕博连读、直博机会,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成果, 以一流的生源保障一流的育人质量。

2.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研究生管理必须渗透到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加大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科研成果、实践活动、毕业论文这些关键环节的考核力度。借鉴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研究生管理经验,在考核研究生专业课程成绩的同时,把科研成果、创新实践活动等纳入到学分当中,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严格把握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重点关注论文的创新性。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激励制度,为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将研究生创新成果与奖学金挂钩,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

四、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制约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创新型人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关键阶段。培养一流的研究生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双一流”建设在推进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对研究生创新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要牢牢把握“双一流”建设的契机,审视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借鉴国外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优秀经验,全方位推进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升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助力“双一流”建设。

参考文献:

[1]高平发,龚文涛.“五大理念”在引领研究生教育“双一流”    建设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2).

[2]刘晔.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研究[J].东北师    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3]國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8-1-30].http://www.moe.    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11/t201511    05_217823.html.

[4]于小艳,徐胜阳.基于文本分析的哈佛大学研究生学术规    范述评——与北京大学比较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7,(3).

[5]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EB/OL].[2018-03-25].https://    www.stanford.edu/list/interdisc/.

[6]Knowledge Transfer Partnerships Scheme [EB/OL].    [2018-03-24].https://www.etp-scotland.ac.uk/Knowled-    geExchange/KnowledgeExchangeNetwork/KnowledgeTr-    ansferPartnershipScheme.aspx.

[7]Student numbers[EB/OL].[2018-03-24].https://www.ox.    ac.uk/about/facts-and-figures/student-numbers wssl=1.

[8]张荣华.方向与策略:“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研究生培养的    关键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1-16.

[9]陈花玲,仇国芳,王俐,等.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培养研    究生创新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6).

[10]管国锋,吴松强.基于学科交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      制研究[J].江苏高教,2017,(5).

[11]刘晓黎,张莉,刘雷.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支撑“双一流”建      设的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4).

猜你喜欢

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双一流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