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既要上墙也要落地

2019-04-12叶存洪

江西教育A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育方针质量观劳动课

叶存洪

关于教育方针和培养规格,历史上有“三育”论、“四育”论和“五育”论。在中国,最早提出“三育”论的当数严复。他针对当时中国“民力已尽,民智已卑,民德已薄”的现状,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主张。系统提出“五育并举”思想的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1912年他为培养“健全人格”而制定的民国教育方针就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后又历经演变,逐渐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五育。

当然,在不同阶段、不同文件中的表述不尽相同。最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明确表述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时对此曾有过比较激烈的争论。一个观点是,“劳育”完全可以包含在“德智体”之中而不必“单列”,他们的理由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尊重劳动成果等,属于德育的范畴;劳动技能、本领等属于智育的范畴;身体是劳动的本钱,是属于体育的范畴。

最近二十年里,劳动教育的确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越来越不劳动也不爱劳动了,学校什么都“请物业”“服务外包”了,除了教室几十个平方米是学生值日打扫之外,其他各处环境卫生全都外包给物业了。“卫生包干区”的概念慢慢也没有了,中考、高考录取,只有分数这一个指标,学生几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歐美国家很多学校都有木工教室,到过“宜家家居”商城的人,都会为瑞典家具精巧的构思、精良的制作折服。到瑞典的小学看看儿童们的木工课,就不难理解其中的缘由了。

劳动课是一门“综合素质教育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劳动素质的短板,有助于学生从小就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的好品质。劳动课也是一门“休闲锻炼课”,能够起到减负减压的作用,能让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劳动课还是一门“科普宣传课”,学生有了亲近农业、亲近工业、融入自然、接触社会、开阔视野的机会,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在2018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申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一次,劳动教育被纳入整体考量,并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等基础性功能方面被寄予厚望。习近平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是对教育本质、育人规律的理性回归。

不重视劳动教育,从表面上看是没有将它列入教育方针,实际上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片面的教育质量观和公众潜意识里对人生价值理解的迷失。说起教育质量观,不用多解释,就是“教育等于智育等于分数”,分数高,“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相反,分数没上去,“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说起价值取向,就是简单粗暴地将劳动与“不体面”“不优秀”画上等号。当前,很多家长对孩子未来人生的期待是严重扭曲的,以“少劳多得”为价值取向,忽视了劳动的创造力及对完整人格建构的重要性。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是将劳动教育放进教育方针又如何?德育不是放进去了吗?且放在“首位”。我们真正重视了吗?体育也放进去了,我们又重视了吗?只是这些年因为中考要“考体育”,所以中考前学生反复练,且就练那几个要考的项目,一旦考完后又不练了。

所以,我的观点是,劳动教育既要“上墙”也要“落地”。“上墙”,列入教育方针,这是必须的,有意义的;但接下来更要抓“落地”,要以教育质量观和价值取向的转变、教育评价体系的优化作支撑和保障,否则劳动教育还是容易落空。

猜你喜欢

教育方针质量观劳动课
玉泉学子的趣味农场劳动课
劳动课真“独立”还需过“四道关”
劳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必修课”
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三重维度1——重温抗大教育方针的启示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青岛啤酒“大质量观”
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
一种特色的教学理念的提出与讨论
医院要树立全面质量观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哲学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