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音乐形象 培养审美意识
2019-04-12王瀚
王瀚
[摘 要]音乐的审美过程,离不开欣赏者和演绎者对音乐作品形象的感悟与提炼。审美意识是人对审美对象的能动反映。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细节处拓展想象空间,在乐段中联系生活场景,从乐章中揭示音乐形象,让意象的音乐物象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音乐教学;音乐形象;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3.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9-0063-01
审美意识是审美活动中人对审美对象的能动反映。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在音乐课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那些由音符串成、不具备语义性和直观性的音乐中感悟作者的情感,揭示作品的音乐形象,使音乐物象化,让学生乐于接受,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目的呢?下面笔者结合一些课例,谈谈几点体会。
一、在细节处拓展想象空间,感悟审美意趣
一位教师执教《小小足球赛》时,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曲中有两个小节的读白,读白之后,乐谱中出现了两拍间奏。如下:
教师在指挥学生唱完这首歌后,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乐谱中那两拍的间奏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突然没词儿了?”问题提出后,学生沉默,教师依旧期待地予以提示:“间奏前的歌词是什么?”学生答:“注意,射门!”“既然已经起脚射门了,为什么要让歌词中断两拍呢?”学生回答:“这时,所有的观众、球员都屏住了呼吸,看那个球到底进没进。”“说得真好!大家一起练习下,在唱到‘注意,射门后,一定要屏住呼吸!”……
当代著名音乐教育家王安国教授在《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起点》中指出:“不宜将教育行为中的音乐审美,局限于审美主体(音乐学习者)对审美对象(音乐作品或音乐物象)的单项体验,理应包括从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出发对审美对象人文内涵的感悟和认知。”王安国教授这句话是上述教学的理论依据。音乐进行到这,若单纯地喊停,那实在是一种缺乏说服力的单项体验。但执教教师却在这瞬间抓住了音乐的文化语境,形象地揭示了赛场的瞬息万变,令课堂生辉。
二、在乐段中联系生活场景,体验审美意蕴
在地域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各地区、各民族都流传着大量民歌,这些歌曲经过祖祖辈辈的传承演绎,人文内涵愈加深厚,音乐形象更加丰满。如山西民歌《走绛州》:
该曲第一乐段中大跳音程频繁出现,学生学唱困难,但细心分析曲谱就会发现不少大跳音程对应的歌词都是“软溜”二字。于是教师问:“什么东西軟溜?”学生答:“扁担。”教师接着问:“扁担为什么软溜?”学生答:“挑担行走时,肩上的扁担上下抖动。”“真棒!(出示道具扁担)请大家一起感受扁担上下抖动的特点,唱一唱这一乐段。”……歌曲通过对扁担形象的塑造,展示了黄土高原上挑夫的精神风貌。艺术源于生活,该曲的教学若仅仅在音乐层面上训练学生的大跳音程,往往适得其反。如能将这种意象型的音乐语言转化为物象型的生活场景,不仅能使课堂妙趣横生,还能以润物无声的手法突破教学难点。
三、从乐章中揭示音乐形象,品味审美意境
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代表作《天鹅》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天鹅》出自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动物狂欢节》由十四首独立的乐曲组成,不少是以动物的名称命名,《天鹅》为第十三首,曲调柔美,意境高远,是圣桑最满意的作品。教学这首曲子时,笔者将《动物狂欢节》中以动物名称命名的曲目悉数出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听着《天鹅》的音乐猜该乐曲的曲目,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经过聆听与讨论,学生的目光聚焦在了天鹅上。笔者问:“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天鹅一般在什么地方活动?”学生答:“湖上。”“音乐是如何表现湖水的?”学生沉默。笔者说:“没关系,我们再来听一听音乐。”学生说:“钢琴奏出起伏的旋律,就好比哗啦啦的水声。”“点赞!这位同学听得真仔细。那只高贵典雅的天鹅在哪里呀?让我们一起随着大提琴的演奏唱一唱《天鹅》这首曲子。”整节课,笔者以聆听、联想、哼唱、交流为主要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是音乐课程的一大特色。音乐离不开听觉,但聆听的过程需要合理的联想与感悟。只有这样,才能揭示音乐形象,勾勒旋律背后的画面,品味艺术作品的高远意境。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