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多元化美术材料让幼儿成为“玩美”儿童

2019-04-12何志丽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多元化儿童

【摘要】本文论述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美术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多元化美术材料的解决对策,具体包括根据文化的多样性提供美术材料、自主选择材料激发幼儿想象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材料、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收集美术材料、对幼儿作品进行多元化评价等,让幼儿成为“玩美”儿童,让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多元化 美术材料 “玩美”儿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A-0155-03

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曾说过:“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他们的人格得到成长。”这句话强调了美术教育的目的,也强调了美术教育的内在作用,即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提高幼儿的美术素质、审美能力、个人气质等。而美术教学活动中,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如果材料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阐述当前幼儿园美术材料投放现状,并提出多元化美术材料的运用对策,引导幼儿成为会“玩”的“玩美”儿童,在创作过程中体验美术的乐趣。

一、幼儿园美术材料投放现状

(一)材料单一

在幼儿园里,美术活动开展过程中有些教师因害怕准备各种繁杂的材料,或害怕剪刀或小刀等工具存在安全隐患,更多时候在美术活动中投放的材料都是普通的、单一的,多见的有纸张、水彩笔、彩泥、废旧材料等,活动内容基本是以蜡笔画、铅笔画、水彩画或简单手工为主。久而久之,幼儿在单一的材料中就丧失了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同时,相对单一的材料,会束缚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磨灭幼儿对于美术活动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

(二)盲目投放大量材料

部分幼儿教师认为只要在美术活动投放大量的材料、创设一个游戏情景,幼儿就会获得良好的创作体验。这种情况下,教师、幼儿也许会忙得不亦乐乎,实际上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并没有在活动中更进一步,投放的材料也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因为每种材料都有其特性,在进行艺术创作前,幼儿面对过多的材料,并没有理解这些材料的种类、性质、用途等,是很难在美术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运用材料,创作出美的艺术作品。

(三)追求成品材料

幼儿园教师虽已认识到材料对幼儿美术活动的重要性,但对于材料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很多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盲目地借鉴一些大城市幼儿园的美术活动经验,追求、购买一些昂贵的美工成品材料,这样一来减轻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却增加了幼儿园的经济负担,不利于美术活动的良性循环开展。

二、美术材料多元化的内涵与意义

所谓的美术材料多元化即用于美术教学活动的材料更多种类,不单单指以往常用的、专用的材料,还指存在自然界的、社会的一切可利用材料。社会性材料包括常用纸张、颜料、剪刀以及成品材料等工业制品。自然性材料则是取自大自然或在自然界孕育的动植物,如各类瓜果菜豆、石头、树叶、贝壳、动物羽毛、泥土等。

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所以单一、固有或成品材料并不能最大程度满足幼儿拓展思维、挖掘潜能的需求。采用多元化的美术材料,幼儿可以随心所欲对各种材质、密度、形状、厚薄不一的材料进行选择,满足幼儿不同制作的需求,并且多元化的材料进行不同组合创作后得到不同的造型,给人不同的感受,能激活幼儿想象的翅膀,让幼儿体验自由表达、自主创造的快乐,在美术活动中更加得心应手,进而提高幼儿敢于、乐于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多元化美术材料的运用策略

(一)根据文化的多样性选择美术材料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百花齐放,蕴含着丰富多样的美术元素。幼儿园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美术活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平台。首先让幼儿欣赏传统文化中的美术作品,例如窗花、瓷器、泥塑、脸谱等,这些都是独具特色的传统美术工艺品。通过收集各种美术工艺品图片、视频,在课堂上向幼儿展示,给幼儿直观的感受;其次让幼儿感受传统的美术活动,例如在节日里开展融入传统文化的美术创作活动:中秋节制花灯,端午节画龙舟、包粽子,春节学习剪窗花、画福娃、画年画等。笔者所在幼儿园曾邀请家长一起开展关于传统节日的美术手工制作活动,内容有制作中国结、制作灯笼、制作对联,中国结所采用的材料不限于专用的中国结线、红丝线等,还用到宣纸、毛笔、墨水、竹篾、毛线、卡纸、海绵纸等,给予幼儿多种手工制作体验,感受艺术的多样性,并且切合传统节日的美术主题,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美。

除了中国文化较具艺术特色,外国文化也同样充满艺术美感。教师在设计美术活动主题时,可以选择一些较具代表性的外国艺术作品供幼儿赏析,如埃及小塑像、印第安图腾、非洲粗麻布画等,以开拓幼儿的眼界,感受文化的多样性。例如,笔者设计大班编织品教学内容时,为幼儿提供了玉米衣、锡箔纸、毛线、串珠、纽扣、鸡毛、颜料等材料,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幼儿展示非洲粗麻布画相关美术作品,再引导幼儿自由组合材料,制作一幅手工画。受到启发后,幼儿的创作非常有创意,有的将玉米衣与毛线、串珠组合,有的将锡箔纸、鸡毛、毛线组合,创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

(二)自主选择材料激发幼儿想象力

美國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绘画是不能或不应该被教的,它应该是自发的活动,自由地表现儿童自己的思想”。活动中的美术材料可以是教师为幼儿精心准备的,但是在一堆美术材料中,选择权是必须交给幼儿的。多元化美术材料的运用中,需要改变传统教法中的“幼儿跟着教师走,教师抱着幼儿走”,变为“教师顺着幼儿引,幼儿试着自己走”。面对教师收集、提供的多种美术材料,教师只需和幼儿解释清楚每种材料本身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并在旁仔细观察、倾听幼儿的需求,鼓励每一个幼儿遵循自己的认知、审美、喜好来选择材料。有能力自主选择材料的幼儿,教师只需投去欣赏的目光给予肯定即可;当幼儿犹豫不决,无法选定材料时,教师要先试着倾听幼儿心中想法,再给予一定的建议;当有的幼儿迷茫无助、游离课堂时,教师就要及时帮助幼儿,给他几套方案选择,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和思考。

例如让幼儿制作一只手工兔子,笔者并没有具体告诉幼儿怎么做,也没有给出作品范例,只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美术材料,有树叶、白萝卜、黑豆、橡皮泥、彩色卡纸、白纸、水彩笔等,并对每种材料的用法进行简单介绍。开始制作了,有的幼儿自主性很强,选择了白萝卜和黑豆,很快完成制作。有的幼儿则选择彩色卡纸和白纸,手工制作进行一半时,对下一步的材料选择犹豫不决,这时笔者稍作提示:你为什么不用一种可以捏的材料做一双眼睛?幼儿顿时有了主意,很快就制作好一只手工兔子。而很小一部分幼儿还处于迷茫阶段,面对一堆材料,无从下手,笔者对他们一一作了建议:“你可以把小兔子画在白纸上,然后将它剪下来呀”“用橡皮泥捏好兔子的身体造型,再选两片树叶当耳朵,选两颗黑豆当眼睛也不错呀”……最后,每个小朋友都做出了自己满意的兔子手工作品。

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幼儿才会把美术活动看成是自己的事,而不是教师要他做的事。选择权即自主权,给予幼儿最大参与美术游戏活动的自主权,幼儿才会更加投入到美术创作活动中去,我们才能在幼儿的美术作品中看到百种幼儿、百种语言、百种作品的呈现。

(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材料

在美术游戏活动过程中,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尤为重要。同一材料投放到不同的年龄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热情及挑战性可能有所不同。例如针对小班幼儿我们更多的是提供成品材料:树叶、果蔬、棉签、盖子、废旧叉子、气球等材料,鼓励幼儿去拓印、玩色;中班幼儿就要在各类材料的拓印基础上进行添画、组合;大班幼儿不仅要做到材料的组合、整体构图布局、添画,还有做到有造型。所以投于小班的美术材料可以是单一的,中班可以尝试投放多种不同材料,大班则要求挑战性,给出各种材料让幼儿自由进行整合。

(四)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收集美术材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对于幼儿园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在收集美术材料时,家长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家长分布在各行各业,能提供形形色色的材料,可开拓教师收集多元化美术材料的范围,同时也可加快教师收集多元化美术材料的速度。对此,幼儿园教师要充分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热心地参与到美术活动材料的收集工作中来:如各种饮料瓶、果冻壳、一次性纸杯、旧牙刷、报纸等,使家庭中各种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另一个做法是,教师请家长自由填写可收集提供的干净、安全、有趣材料的表格,并要求他們定期轮换补充班级美术活动材料,让家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班级的美术教学活动中,体现家园共育的优势。

(五)对幼儿作品进行多元化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幼儿美术作品评价更多的时候不是为了区分、证明哪些幼儿的美术作品更完美、更吸引人,而是基于每个幼儿的美术行为,使其发现不足而改进。在美术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幼儿的作品都会清晰、干净、整洁,体现出教师所传授的各种技能,有的幼儿在画画时可能会线条歪歪扭扭甚至胡乱涂鸦。在评价环节中,教师不能光凭对画面的第一印象就评价幼儿绘画作品水平的高低,而是俯下身来,仔细聆听幼儿画面背后的故事及独特想法。

1.评价方法多样化

教师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求采取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方法,可对幼儿的绘画态度、绘画能力、绘画水平、绘画常规等方面进行点评,尽可能挖掘到作品的闪光点,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此外,教师要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生生互评,这样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从被动评价转为主动参与者,能激发幼儿参与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评环节中,虽然同伴的评价不够专业,但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并且通过观察能发现同伴的长处、短处,促进幼儿改进不足,激励幼儿大胆选材。

2.评价过程游戏化

儿童美术创作更多时候像是一场游戏,正是这种游戏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个性,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做一个有心人,细心关注每位幼儿,开展美术评价活动时,教师可试着将评价的语言及形式转变为游戏性,这更符合幼儿游戏心理,让幼儿能更好接受教师的评价。如在小班幼儿美术活动《弹珠滚画——美丽的毛巾》中,始终贯彻一个游戏情景:熊伯伯新商店的白色毛巾不好卖,需要大家一起想办法把白毛巾变漂亮,从而引发弹珠滚画。在评价环节中教师对幼儿说:“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家装饰过的白毛巾,你喜欢哪一块?你最想买哪一块?为什么?”评价语言转变为游戏语言,不仅能延续幼儿对本次美术游戏活动的热情,还能促使幼儿对下一次开展新的美术游戏活动充满期待。

【参考文献】

[1]陈修予.浅谈多元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10)

[2]吴一可,郭健雯.浅析多元智能美术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必要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7(19)

作者简介:何志丽(1979— ),女,汉族,广西玉林人,一级教师,本科学历,广西大学第二幼儿园担任行政副园长,主要研究基础教育。

猜你喜欢

多元化儿童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